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黎巴嫩升起的文学巨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最近,媒体上频繁出现一个过去很少提及的国名:黎巴嫩。这个连冬天都很温暖的小国正深陷战争血海。每当我从电视上看到惨不忍睹的断壁残垣和婴儿无助的目光时,耳边就会响起一位伟大诗人的呼喊:“自由啊!从苦难深渊的底层我们向你呼唤,请你倾听我们的声音。从尼罗河的源头到幼发拉底河的人海口,心灵的嚎啕伴随着深渊的呐喊向你呼救:从阿拉伯半岛之疆到黎巴嫩之滨,无数手臂向你伸出;从海湾沙滩到撒哈拉边缘,饱含心碎热泪的眼睛向你仰望:自由啊!请你回眸,看一看我们吧!”
纪伯伦是一位享有世界声誉的诗人。有位美国总统曾以极其尊敬的口吻谈到纪伯伦:“你是东方刮起的头一次风暴,席卷西方,给我们西海岸带来了鲜花。”
纪伯伦:苦难把人提升为神
纪伯伦(1883-1931)在首次见到他的女友玛丽・哈斯凯勒时,这样介绍自己:“我出生在上帝的杉树下,在神圣山谷的山坡上,那小镇叫卜舍里。”
黎巴嫩是阿拉伯半岛上最小的国家,只有一百多万人口,但它海岸线绵长,山峦起伏,风景秀丽,像是一个横卧在地中海海滨的美丽少女。出生在北部山村的纪伯伦,父亲是一个酗酒成性的山民,由于交友不慎,导致家境赤贫如洗,连同纪伯伦在内的四个孩子都靠母亲抚养。他的母亲是一位人间天使,不仅给了纪伯伦生命,而且给了他善良、坚毅的灵魂。纪伯伦称她为“母亲上帝”。在纪伯伦12岁的时候,母亲带着他们移居到美国波士顿,靠做工维持生计。在极端困苦的情况下,母亲坚持将纪伯伦送回黎巴嫩学习深造,待1902年纪伯伦学成返美,小妹妹、哥哥和母亲相继去世,留下大笔债务。在这个人生极度困苦的关头,纪伯伦生活中的第二个“母亲上帝”出现了。这就是上面提到的玛丽-哈斯凯勒。她是一个女子中学的校长,比纪伯伦年长10岁。她每月定期资助纪伯伦生活费用,供他读书、习画和:写作,使这个山区的穷孩子终于成长为伟大的作家。母亲加上玛丽,两个“母亲上帝”成就了纪伯伦。
贫穷是一个十字路口,它可以通向愚昧、绝望和犯罪,也可以通向善良、坚忍和爱。贫穷导致纪伯伦从小就知道金钱的重要性,在同朋友谈话时他常常可以熟练地说出市场上鸡蛋多少钱一斤。他憎恨贫穷,多次想办法“脱贫”,甚至梦想发财。但是,感谢上帝,他没有做到。唯有像他那样差不多终生与贫穷为伍的作家,才能与苦难的人民心灵相通,使狭小的心灵扩展成浩瀚的大海,将自己提升为神。他早期写出的小说如《草原新娘》《叛逆的灵魂》《被折断的翅膀》都显示出对苦难人民的深厚同情。他在写给一位朋友的信中说,“上帝罚我承受的各种困顿和劳苦”,“像是一条一环紧扣一环的充满苦难的链条”,但是他“发现生活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奋斗和竞争。我泰然坚定而且高兴生活中充满着各种苦难,愿意去克服这些困难”,“眼泪会净化我的心灵,让我明白人生的隐秘和它的堂奥”。
黎巴嫩,东西方文化在这里交融。文化的交汇孕育了众多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家和艺术家。来自黎巴嫩的艺术星群在美国组成了“旅美派”学会,构成予冲击西方文学界的“阿拉伯飓风”。他们中间最为闪亮的名字是纪伯伦。纪伯伦创造了无与伦比的散文诗,用优美的犹如提琴曲或钢琴曲那样跳动的语言娓娓道出人生的智慧和哲理。其中最重要的作品是《先知》《先知园》《泪与笑》等。
人们在生命的最后岁月,往往为乡愁所笼罩,纪伯伦用极度衰弱的手写下了传遍阿拉伯世界的诗篇《朦胧中的祖国》:“您在我们的灵魂中――是火,是光;您在我的胸膛里――是我悸动的心脏。”
《先知》:献给生命的情书
纪伯伦在年轻的时候就立下宏愿:“我愿为追求理想而死,不愿百无聊赖而生。我希望在自己内心深处,有一种对爱和美如饥似渴的追求……夜晚来临,花朵将瓣儿拢起,拥抱着她的渴慕睡去;清晨到来,她张开芳唇,接受太阳的亲吻。”不到20岁的时候他就写成了《先知》并受到母亲的肯定。但是,他的“母亲上帝”告诉他,不要发表,因为不够成熟。到他34岁的时候,用阿拉伯语重写《先知》,而后又用英语写了两遍,才拿出去发表。他说:“《先知》是我思考了一千年的书。它是我的第二次降生,又是我的第一次洗礼,它是我成为站在太阳面前的自由人的唯一思想。”(《给梅亚的信》)
在纪伯伦的心目中,“先知”并不是高高在上的神。他说,“先知”一词的第一个字母同时也是“我们”的第一个字母,也就是说,“先知”就是“我们”:上帝、我们和自我都是一体;用中国的传统语言说,就是“天人合一”。基于这种观念,纪伯伦爱一切人,爱自然,爱整个世界。这种爱是绝对的爱,同他人是否爱自己无关。这种广阔如大海般的爱凝结成的《先知》,就成为纪伯伦献给亿万生命的情书。
《先知》开篇是,东方的先知亚墨斯达法准备离开他生活了13年的阿法利斯,众人来送行,并向他提出了自己的最后的问题。这些问题是:论爱、论婚姻、论孩子、论施与、论饮食、论工作、论哀乐、论居室、论衣服、论买卖、论罪与罚、论法律、论自由、论理性与热情、论苦痛、论自知、论教授、论友谊、论谈话、论时光、论善恶、论祈祷、论逸乐、论美、论宗教、论死。这26个问题几乎囊括了人的精神世界的全部困惑。亚墨斯达法一一作答,每个答案就是一首精美的诗。因此,有的西方人把这部诗集连同纪伯伦的其他作品视为“现代人的福音书”。
纪伯伦认为,在每一个人的身上都存在着“神性”,这就是爱、美和智慧。所谓“爱”不是个人私欲之爱:“爱除自身外无施予,除自身外无接受。爱不占有,也不被占有。因为爱在爱中满足了。”同样,“美”也不是“干渴的口,也不是伸出的空虚的手”,而“是一座永远开花的花园,一群永远飞翔的天使”,“美是永生揽镜自照”。但“你就是永生,你也是镜子”。他高度评价人的理性和热情,说它们“是你航行的灵魂的舵和帆。假如你的帆或舵破坏了,你们只能泛荡,漂流,或在海中停住。因为理性独自统治,是一个禁锢的权力,热情不小心的时候,是一个自焚的火焰”。因此,“让你们的心灵将理性升到热情之最高点,让它歌唱:也让它用理性来引导你们的热情,让它在每日复活中生存,如同大鸾在它自己的灰烬上高翔”。
纪伯伦对于人与人的关系的理解是非常现代的。他认为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一个个体的独立性都应该受到尊重,哪怕是夫妇也应该保有各自的独立性:“彼此相爱,却不要做成爱的系链:只让他在你们灵魂的沙岸中间,做一个流动的海。彼此斟满了杯,却不要在同一杯中啜饮。彼此递赠着面包,却不要在同一块上取食。……要站在一处,却不要太密迩:因为殿里的柱子,也是分立在两旁,橡树和松柏,也不在彼此的荫中生长。”
他认为,人为了爱和美,应该勤奋地劳作,“生命的确是黑暗的,除非是有了激励;一切的激励都是盲目的,除非是有了知识;一切的知识都是徒然的,除非是有了工作;一切的工作都是虚空的,除非是有了爱”。
《先知》的作者喜欢重叠使用比喻,从而把单一的命题构建成不同思想交错的多棱镜,把读者的视野引向生命的峰巅,让人们俯瞰世界,审视人生,得到爱与美的陶冶。著名文学评论家努埃曼把它称作“长青树”,说它“深深扎根于人类生活的土壤里,只要人类活着,这株大树就活着”。
名诗赏析:《论孩子》
于是一个怀中抱着孩子的妇人说:请给我们谈孩子。他说: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他们是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
你们可以给他们以爱,却不可给他们以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却不能荫庇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那是你们在梦中也不能想见的。
你们可以努力去模仿他们,却不能使他们来像你们,
因为生命是不倒行的,也不与“昨日”一同停留。
你们是弓,你们的孩子是从弦上发出的生命的箭矢。
那射者在无穷之中看定了目标,也用神力将你们引满,使他的箭矢迅疾而遥远地射了出去。
让你们在射者手中的“弯曲”成为喜乐吧;
因为他爱那飞出的箭,也爱了那静止的弓。
点评纪伯伦在这首诗中提供了一种“反向思维”:一般父母都把孩子视为“掌中宝”,但纪伯伦说,他们是“手中箭”。因为,父母代表“昨天”,孩子代表“明天”。我们不能用“昨天”去规范“明天”。愿天下父母都读读这首诗,想想怎样给孩子留下一片发展的广阔蓝天;而孩子们则应该想想,怎样用自己在蓝天画下的美丽弧线,让父母为自己感到骄傲和欢喜。
相关链接
《经伯伦全集》:韩家瑞、李占经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经伯伦传》:[黎巴嫩]努埃曼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
《罗马喷朱咏叹》:[黎巴嫩]梅・齐亚黛著,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