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农村“留守学生”行为偏差问题的探索与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农村“留守学生”行为偏差问题的探索与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已成为时展的必然趋势。农村“留守学生”必将是农村中小学学生群体中长期存在的一个特殊群体,而这一群体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种种不良行为习惯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秩序。因此,统筹解决农村“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也必将是农村基础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为此,本文试从“留守学生”行为偏差的表现、成因及解决对策谈谈一己之见。

关键词 留守学生 行为偏差 探索 思考

一、农村“留守学生”行为偏差的表现

1.心理方面

留守儿童由于缺乏与父母亲之间深层次的交流和沟通,他们得不到相应的父爱和母爱,没有可以倾诉的对象。父母不在身边,缺失的情感使他们的心灵容易受到伤害,困惑难以排除,压力难以排解,造成了学生自卑、悲观、孤僻的心理。

2.行为方面

行为方面,首先表现为厌学。由于这些学生主要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没有约束,学校与家庭没有很好的及时沟通,学习的基础没有打好,学习习惯差,因而对学习失去信心,对学习也无兴趣,导致学习困难,陷入恶性循环,把学习看作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希望早点离开学校。其次,经常违反学校规章制度。这部分学生由于得不到应有的教育和重视,出现自暴自弃的情绪,认为“反正没有人在乎我,我怎么样也没人管我。”对学习无所谓,在学校道德品行较差,不遵守规章制度,容易出现迟到、旷课、逃学、说谎、打架、欺负同学等行为。

二、农村“留守学生”行为偏差的成因分析

1.家庭原因

农村留守学生教育除了一般的农村教育问题外,还有其特殊性,其中最大的问题是父母不在家,没有人能管得了孩子。爷爷奶奶由于上了年纪,同时又不懂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状况,与“留守学生”存在代沟,所以难以很好教育;而那些寄居在邻居亲戚朋友家的,由于是别人的孩子,不太方便管,也不能对孩子进行很好的教育。而在外打工的父母,由于长期不在身边,缺乏与孩子之间的接触、交流和沟通,与学校的联系也比较少,另一方面又忙于生计,对孩子的教育心有余而力不足。外出打工的部分农村家长对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造成了在增加经济收入与子女教育之间取舍失衡。

2.教育环境

由于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学生在心理发展上比较其他学生存在更多的困惑与问题,他们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需要通过教师、集体的温暖弥补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形成的消极影响。但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农村学校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并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作为农村学校,虽已实施素质教育,却仍然以成绩的好坏来评价一个学生的优劣,因此容易放松对成绩较差的“留守学生”的管理和教育。同时由于本校地处农村,学生分布较广,家长不太配合,家长会难以召开,和家长的互动较少,这也不利于“留守学生”的成长。

3.自身原因

留守学生的年龄偏小,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缺乏法律、生理、安全方面的知识,再加上不能很好地辨别是非好坏,交友不当,很容易被一些坏人引入歧途,从而导致严重问题的发生,对他们的健康成长非常不利。留守学生正处于这一特殊时期,还没有形成独立的价值观,由于长期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加上监护人的监管不力,导致情感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留守学生心理和性格朝着非健康和非积极的方向发展的可能性大大高于其他的孩子。

三、农村“留守学生”行为偏差问题的对策思考

1.学校教育应不遗余力

首先,建立留守学生档案,实行心理辅导。档案资料应全面反映“留守学生”的各方面情况,教师只有掌握了留守学生的心理状况和生活学习情况,才能通过他们的言行、举止洞悉其心理的变化,并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纠正不良的心理状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寓心理健康教育于有益的活动中。健康的心理不是天生的,而是在社会环境和实践活动中慢慢形成和发展的。丰富精彩的活动是富有教育力和感染力的课堂,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其次,还有加强道德建设和法纪教育。学校要建立关爱留守学生机制,要切实为留守学生办实事,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注重培养孩子坚定的政治素质、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康的心理素质和正确的法纪观念,促进留守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谐发展。

2.家庭教育不可或缺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弗洛伊德说:“一个人的发展,深受早期经验的影响。在正常情况下最有影响力的早期经验肯定是学生的家庭环境。”农民工外出务工、经商造成了事实上的单亲家庭和“隔代教育”现象。缺乏称职的抚养人,学生在生活、学习、心理方面都造成了困扰,这就需要学校与家庭形成合力,给学生的教育提供良好环境。在家庭教育中,结合学校教育,采用“党员跟踪教育和家长学校送到村、办到家”相结合的家庭教育模式,及时解决行为偏差生存在的心理和行为问题。

3.社会关注不容忽视

留守学生行为偏差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农村家庭教育问题,而是一个亟需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参与和管理。目前,社会各界对留守学生教育问题的关注还很不够,因此,应当通过开展各种活动的方式引起社会对这一问题的高度重视。建立留守学生教育的监控和研究机制,不断总结经验,并结合新出现的问题,加强合作与交流,开展联合研究,共同探讨解决农村留守学生教育问题的方法与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