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RFID技术在机器人室内定位中的应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介绍一种辅助家用机器人在室内确定所处位置的方案。方案构思是在地面上铺设电子标签坐标网络,通过安装在机器人身上的rfid(无线射频)识别装置感应标签信息,进而得到对应的地理位置坐标。
中图分类号:TP39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24-0037-02
1 引言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机器人被应用到人们的生活生产中去,诸如清洁机器人、安防机器人等。绝大多数机器人都工作在室内,在他们执行任务时,往往会由操作员给定一个路径,机器人会按照该路径来行驶到指定位置。但行驶过程中各种不可测的因素都会影响实际的路线。故如何保证机器人能够按照给定路径行驶的问题就被提出了。
由于工作在室内,常用的户外GPS定位系统无法工作。继而,需要设计一种能够帮助机器人进行室内定位的系统。本文介绍的一种室内定位方案采用RFID(射频识别)技术,通过组建物理坐标网络为机器人提供可靠的地理位置信息。该方案成本低,实施容易,可靠性高,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2 方案构思
本方案的灵感源自于公共场所地面上铺设的盲道——盲人能够通过感触盲道上的凸点来辨别路径,与之类似,通过有规则地铺设机器人的“盲道”——电子标签坐标网络,机器人便能够辨别所处的方位。
方案示意如图1所示,建立二维直角坐标系X0Y,蓝色圆点为电子标签。假设左下角为原点,则该标签定义为(0,0)。设步长均为1,则可定义坐标系上任意标签的坐标(x,y)。每当机器人运动到某个标签的上方时,便可获得一个坐标信息;收集到两个坐标信息后,便可计算出运动大致方向;或者通过指南针传感器辨别下一刻路径方向。
3 方案实现
3.1 硬件方案
目前市面上与RFID相关的设备有很多,应用广泛,技术成熟,成本较低的有MFRC522芯片的方案,和与之配套的ISO 14443A、MIFARE系列标签。硬件实物如图2所示。圆形标签直径约为25 mm,厚度约为0.8 mm,识别器尺寸为50 mm×30 mm。
3.2 硬件安装
由于使用的电子标签背部有不干胶,故能够方便地粘贴在平滑地面上(如大理石、瓷砖、实木等)。标签正面有塑料保护层,可以隔绝水和油的污染,并保护内部芯片免受日常摩擦损耗。
识别器可以安装在机器人的底盘上,如果识别距离允许或者底盘比较低,推荐安装在机器人外壳内,以保护识别器。
3.3 软件方案
为了适应不同工作环境下和不同性能的机器人,设计两套软件方案。
方案一,机器人内置一个数据库,主要记录不同电子标签的序列号和与其对应的坐标信息。机器人通过读取标签序列号来获取坐标信息,然后自动演算路径并前往目的地。
方案一的程序流程图如图3所示。由流程图可知,采用方案一的机器人在收到定位命令后开始监听识别器,一旦有标签被识别便进行检索,得到坐标信息后机器人可以根据目的地坐标演算出最佳路径。该方案定位方式灵活,可适应各种环境,但需要机器人有较强的路径演算能力。
方案二是针对机器人的某些特殊功能而提出的,如“自动回基站充电”和“定点巡更”功能,此类功能所要求的定位信息相对固定,即都是为了同一个目的地而定位。这样的话,只要在标签中写入当前点到达目的地的最佳路径便可实现定位。其程序流程图如图4所示。
以“自动回基站充电”功能为例,由于标签的位置在安装的时候已经固定,充电基站的位置也是固定的,因此,从任意一个标签点到达基站的路径是可以预先确定的。于是可以将规划好的路径写入每一个标签内,机器人通过读取标签内的路径数据便可直接前往目的地,省去了路径演算。
该方案针对性强,定位直接明了,无需机器人进行路径演算。但预先准备投入较大,需要对每个标签进行路径规划和写入,且标签的铺设范围受其存储容量和地形复杂程度的制约,故适用于小范围内简单路径的定位。为了实现大范围的定位,提供了方案二的改进版。通过给机器人增加一个外置存储器用来存储事先规划好的路径,并与之对应一个标签的序列号。因为存储器的容量可以随意扩展,所以理论上路径的信息也可以随意扩充,而不受标签存储容量的限制。
4 总结
本设计方案的提出是依据笔者参与的机器人项目中所需“自动回基站充电”的功能而提出的。本文介绍的方案通过使用RFID技术,实现了机器人在室内的定位,在中小范围,简单地形环境下定位可靠方便。方案成本低,技术成熟,抗干扰能力强,易于实现,可用于家庭服务机器人、清洁打扫机器人、安防机器人等系统中,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参考文献
[1]程曦.RFID应用指南:面向用户的应用模式、标准、编码及软硬件选择[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2]毛丰江.智能卡与RFID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杨学亮,项安,刘青松,张涛.基于RFID的轨道机器人定位系统研究[J].机电一体化,2012(9):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