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沉积倾角处理解释与古水流方向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沉积倾角处理解释与古水流方向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针对复杂油藏受沉积相带及其断裂、构造和岩性等多种因素控制影响,测井信息应用难度增大的特点,采用地层倾角测井资料结合测井常规资料确定古水流方向、砂体延伸、构造和微相特征。利用地层倾角方位频率矢量统计,确定三叠系目的层段古水流及其相应河道砂体延伸方向。

【关键词】构造倾角模式 沉积倾角模式 古水流方向 砂体展布

油田进入滚动开发时期,由于其沉积环境较为复杂,有利储集层主要为三角洲沉积,受辫状河及河道间砂体控制,确定其物源的具体方向、分布范围及物源对砂体展布的控制作用目前还不十分清楚。因此展开了利用倾角测井资料判别古水流方向的研究,来分析物源的具体分布情况及砂体展布。

1 地层倾角处理

1.1 构造倾角处理解释

处理倾角资料最常应用的是相关分析方法,在相关对比确定地层倾角中,经常要用到的有处理井段、窗长、步长、探索角。其中窗长是指为了对很长的两条曲线进行对比需要先将曲线按顺序分成长度相等的若干个小段,逐段进行对比,这一小段进行对比的曲线长度就叫做窗长。步长是指一小段曲线对比完成后,需要顺序对下一小段曲线进行对比,这两个相邻的小段曲线的中心点的距离为步长。两条曲线进行对比时,需要固定其中一条曲线,而把另一条曲线作相对移动,相对移动的最大距离称为探索长度,探索长度S、井径D与探索角θ的关系为:S=D*tanθ。

在倾角处理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两大类,一类是构造问题,就是研究地层构造形态,断层位置和产状及不整合等;一类是沉积问题,就是研究地层沉积类型、地层层理、沉积时的水流方向、沉积物的加厚方向等。

首先要确定该井构造倾角。对倾角测井资料进行构造处理时,确定的窗长一般为4m,步长为1m,探索角为60o,在比较平缓的井段,探索角可以降低为30o。在完成构造倾角处理后,可以根据测井曲线回放图确定地层构造信息。在确定地层构造信息时,应寻找离砂岩顶部最近的泥岩并确定其倾角与倾向。

1.2 沉积倾角处理解释

在确定了地层构造信息后,就可以进行沉积倾角的处理。在处理沉积倾角时,所用的窗长一般为1m,步长为0.2m,探索角取30o,同时可以用已经取得的构造倾角作为帮助,以可变聚焦面的方式完成沉积倾角的处理。在完成沉积倾角的处理后,进行去构造就可以确定古水流方向。

沉积倾角沉积模式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模式:

绿模式:砂岩层序面或者薄砂层、泥岩层相互平行。常见于席状沉积及海相沉积之中。(平行结构)。

红模式:砂体同一时间单元地层向上倾方向减薄,沿下倾方向加厚。常见河道边缘(发散结构)。

蓝模式:水流向前(盆地)推进。常见于三角洲前缘和水道中心部位(前积构造)。

杂乱模式:反映块状砂或者井眼条件不好(杂乱结构)。

2 地层倾角划分沉积微相

2.1 测井相划分

碎屑岩储层沉积相分析常用的测井曲线是反应岩性变化的自然伽马(GR)和自然电位(SP),有时也配合电阻率。本研究区域主要依靠:SP、GR、电阻率曲线主要反应沉积物在垂向上的粒序变化和韵律,以及沉积结构特征和水动力能量的变化。通过分析测井曲线的组合形态、幅度、顶底接触关系、光滑程度等基本要素来确定单井测井相特征,综合分析后确定单井沉积相的类型。

本地区可以识别出来的曲线形态包括以下几种:

(1)钟形

曲线下部最大,往上越来越小,是水流能量逐渐减弱或物源供应越来越少的表现。其特点底部突变、顶部渐变,即为向上变细的韵律,反映出正粒序结构,典型的代表为典型的代表为分流河道。

(2)漏斗形

与钟形正好相反,垂向上呈现出向上变粗的反粒序结构,说明水动力逐渐加强和物源供应越来越充足。其特点是顶部突变接触、底部渐变,反映前积或顺流加积砂体,典型的代表为三角洲前缘河口坝相。

(3)箱形

也称柱形。反映沉积过程中物源充足、水动力稳定条件下的快速堆积或环境稳定的沉积。其特点为顶底界面均为突变接触,反映沉积过程中物源供给充足和水动力条件相对较强。该特征所代表的沉积环境为典型的代表为扇中辫状河道。

(4)舌形

也称为蛋形。上、下均为渐变形,而且通常厚度不大,反映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整体背景为水动力条件相对较弱或快速变化,多为指状砂坝及远砂坝沉积的产物。

2.2 沉积微相划分

根据研究区域三迭纪沉积了一套湖相泥岩和砂岩、含砾砂岩,其物源来自北部。据轮南A井单井划相和轮南油田相剖面分析,纵向上三迭系可划分两个相带:下三迭统(T1)的浅-较深湖相和中-上三迭统(T2、T3)的扇三角洲相。扇三角洲相主要发育扇中,扇缘和前扇三角洲亚相,在纵相序上它们较连续并重复出现,反映了古湖盆在区域上频繁升降活动的特征。TI油组的扇中亚相主要发育水下辫状河道和河道间微相,通过地层倾角沉积处理结果可以看到以下特征:

TI油组下部的水下辫状河道沉积。分为两个旋回,测井相划分为一个箱型。与底部泥岩冲刷面较为明显,底部泥岩呈现绿模式的测井特征,然后由下至上经历多次蓝模式和红模式的纵向交替,砂体沉积角度最高达到20度,由下至上水动力逐渐减少通过绿模式的水动力平缓期后水动力又逐渐增强。

TI油组上部的辫状河道及河道间沉积频繁交互。分为两个旋回,测井相划分为两个钟型。沉积倾角以红模式为主,角度最高达到30度,两个旋回由下至上水动力由大减少,反映出正粒序结构。

3 砂体展布与古水流方向

通过对单井三叠系TI出油段储层厚展布可以看到在研究区域内由北向南砂体是逐渐减薄的,通过与构造对比分析,构造高部位砂体沉积厚度较薄。砂体古水流方向主要是由北东方向向南西方向,随着古水流方向砂体沉积厚度较厚。通过试油分析可以预测早期油气从南西到北东沿河道运移。根据单井古水流方向结合砂体分布特征可谓下一步的勘探部署提供重要依据。

4 结论

(1)通过高分辨率测井沉积倾角处理结果,分析发现构造角度小于5°,古水流方向在消除构造前后基本一致,即研究区域内构造的影响较小。

(2)通过对古水流方向的研究可判断其物源方向。

(3)利用测井倾角资料结合常规曲线,可判别沉积相沉积及沉积环境。研究区域三叠系砂体发育带为扇三角洲扇水下辫状河及河道充填迭置微相带。

(4)结合古水流及砂体延伸方向的分析,反映出该区储集砂体的几何形态及延伸方向。

参考文献

[1] 王日才,王冠.地层倾角测井[M].石油工业出版社,1987,10

[2] 赵澄林,朱筱敏.沉积岩石学.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年8月,第二十章:264-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