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儿童保健的五大误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儿童保健是一个综合工程,任何偏废或疏忽都可能影响宝宝的健康。遗憾的是不少家长不谙此道,从认识到行动都存在着某些误区,严重影响到孩子的发育质量。
误区一:体验忽略生殖系统
时下不重视孩子体格检查的家长不多了,但普遍存在检查项目不全面,特别是忽略生殖系统的现象。实际上,儿童年龄虽小,生殖系统存在的问题却并不比其他系统少,其消极影响尤其忽视不得。大量临床资料显示,先天性生殖器官发育不良甚至畸形是小儿最常见的一类疾患,如男孩子易思隐睾、包茎、鞘膜积液、尿道上裂或下裂、包皮过长等:女孩子则以阴道瘘、小粘连、两性畸形等为多见。这些疾患往往因缺乏明显症状而不被家长注意,以致延误治疗,不仅影响孩提时代的正常发育,还会“株连”成年后的与生育能力,有的甚至会发展成恶性疾患而危及生命。
误区二:打预防针要忌口
听信民间流行的一些做法,有些家长主张给刚打了预防针的孩子吃些小鱼、小虾或香菜之类的“发物”,意在让预防针“发”出来以取得疗效;而有些家长则主张“忌口”,不给孩子吃鸡蛋、鱼、水果等,生怕干扰了预防针的疗效。
其实,预防针的免疫作用是靠它的抗原作用刺激身体,产生能杀灭或抑制病菌或病毒的抗体来完成的,只要抗原达到一定数量,身体内就会产生足够的抗病力,达到有效预防传染病的目的。所以,“发物”起不了任何作用。至于“忌口”更没有道理,注射疫苗后获得的抗病作用主要体现在抗体的质量上,而抗体实际上是一类特殊蛋白质,若能多吃点蛋、鱼等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反而可以提升免疫力。
误区三:孩子掉牙不必镶牙
孩子牙掉了怎么办?许多家长都认为掉就掉了呗,反正掉的是乳牙,不久就会被新生的恒牙所代替,所以不必镶牙。其实不然。
小宝宝的轧牙从出生后4―6个月起开始萌出,2岁半左右出齐;而恒牙大约6岁左右“亮相”,俗称“六龄牙”,6―7岁开始替换门牙,直到13岁全部替换完毕。如果3-6岁间,乳牙因外伤或龋齿而脱落,及时给孩子做一副活动假牙戴上仍然是必要的――
首先,假牙可以代替真牙发挥咀嚼作用,不仅有利于消化,还能在咀嚼中刺激牙槽骨发育;其次,假牙不会使缺牙两边的邻牙歪斜、移位,以后恒牙萌出也不会错位,因而能减少或防止牙列不齐的现象。
若是恒牙出齐后掉了牙,就更要镶牙。到了17岁,孩子的颔骨面颊已发育长大了,小时镶的假牙需要更换。
只有一种情况例外,那就是7岁时掉了门牙可以不镶,因为那正是门牙萌出的时间。
误区四:一见“虫斑”马上大虫
一些孩子的脸上可见一片或几片色素减退性圆形或椭圆形斑片,初为淡红,后变淡白,边缘清楚,上面覆盖少量鳞屑,可有轻度瘙痒感。不少家长按民间叫法称其为“虫斑”,将其视为孩子肚中有蛔虫的证据,撞自给孩子服用打虫药。
其实,这是一种皮肤病,叫做单纯糠疹,为营养不良或维生素缺乏的表现,与蛔虫感染无关。正确的治疗方法是补充B族维生素及维生素A、D等,“虫斑”可望逐渐消退。
误区五:凡士补药多多益善
相当数量的家长迷信补品,将孩子的健康寄托在形形的滋补药品与营养液上。其实,健康儿童勿须刻意进补,盲目进补反而有害无益。
补参:人参含有人参素、人参甙等成分,儿童服用有可能减弱其抗病力,更易感染疾病。
补铁:最近,国外专家通过一项临床试验证实,健康儿童盲目补铁可妨碍体格发育,补铁儿童较未补铁者体重增长反而慢了50%。
补钙:长期食钙过量可使血压降低,增加日后罹患心脏病的危险。
补锌:儿童过量补锌将会导致锌中毒,引起上腹疼痛、食欲减退、精神萎靡等症状,甚至诱发急性肾功能衰竭。
补营养液:营养液属于强化食品,所含养分有所侧重,盲目服用可能打破体内的营养平衡,造成某些养分过多而播下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