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阿蓬江畔惠民图(散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阿蓬江畔惠民图(散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选择一个绽放冬日阳光的好天气,走进阿蓬江。

眺望两岸数不清的农房民居,昔日脏、乱、臭的农家小院已脱胎换骨,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幢幢新版吊脚楼,它们错落有致地镶嵌在茂林修竹中。

登舟驶入渔滩,“行舟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在一户李姓村民的吊脚楼前,一木工师傅正在安装壁板,这是最后一道工序。宽敞的客厅,舒适的居室,有抽风机、灶台用瓷砖贴面的厨房。侧边修建了独立的卫生间和猪圈,圈舍里只能看见猪,却见不到粪池,原来是沼气池解决了农村圈舍脏、乱、臭这个难题。利用沼气煮饭、照明,用沼渣种菜种粮,用沼液喂鱼,绿色环保,不失为循环经济的一种模式。

离开渔滩,驱车来到濯水镇三门居委会。这里有200多户村民自愿申请改造农房。改造伊始,三门居委会就结合各家各户实情,统一规划,改房改灶改厕改水改电改路,国家投入多少,村民自筹多少,一笔一笔算给他们听。村民有了一本明白账,积极配合改建。房屋变亮了,院落变美了,道路变硬了,室内室外变卫生了……很快,一幅新农村的美丽画卷徐徐铺陈开来。

三门是黔江有名的柑橘之乡,但品种已退化,不少村民砍掉柑橘树,空出地来种粮。当地干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积极争取有关部门支持,对柑橘实行高接换种,改良换代。眼下,满山满坡红在枝头的柑橘,不仅成为村民的一大收入来源,而且给三门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一位冉姓老人告诉我,他一辈子没有遇到过的好事全遇上了:“皇粮国税”说不缴就不缴了,种粮政府还要给补贴;修房造屋、安装水电、建沼气池、修路筑院坝……政府都要给钱;如今农民看病还能报销医药费,老了生活也有保障。

离开三门,来到阿蓬江镇。这里正实施的农房改造,坚持只用一个标准。施工前,帮助农民审定风貌,核算投入成本,自己需出多少,政府可补多少,不让农民花冤枉钱。施工中,重视管理,既保价格最低、质量最好、进度最快,还保证标准规格、技术指标、基本色调、几何尺寸统一,让改造后的农房风貌协调耐看,住在里面舒适。

一路走来,看到的是景色如画的田园风光,见到的是安居乐业的景象。“居者有其屋,住者享其舒”,此乃民生之大计,让亿万农民住上整洁舒适的房屋,过上城市人的生活,共享社会发展的物质成果和精神财富,不正是各级头头脑脑们的良苦用心么?

昔日的黔江,人们曾用“山外青山还是山,只见石头不见田”来描述她的贫困。农业弱,农民穷,水难饮,路难行,书难读,病难看……但这样的历史,已经消融在山水悠然的合奏中。

行进在这儿的山山水水之间,你不仅可以感受到山川之俊秀,民风之淳朴,同时还会被一种精神所震撼,那就是“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黔江精神。它让黔江摆脱贫困的桎梏,升腾出一个飞越大山的希望――渝怀铁路架起了黔江与山外对话的桥梁,渝湘高速公路洞穿了黔江与世界交流的通道,舟白机场插上了黔江遨游蓝天的翅膀……

今天,富于创新的黔江人,给黔江精神注入了新的内涵。从老百姓切身利益入手,区领导亲自上阵,一人负责一个村,帮助农民实施富裕在农家工程,为农民打牢安身立命之本;实施康居在农家工程,为农民提供安居乐业之所;实施知识在农家工程,为农民传授发展致富之技;实施保障在农家工程,为农民营造睦邻共处之地……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如今,为任一方的官员们懂得:密切联系群众,光联系不服务,就会失去群众的信任。《论语》有云:“温良恭俭让,尊行也。有尊行于人,人亲附之,则人告语之也。”黔江实施“五在五心”工程,追求的正是这种为民惠民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