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设计有效问题串 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设计有效问题串 提高数学课堂效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数学的灵魂,是学生思维的中心,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设计有效问题串,可以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串;课堂效率

“问题”是课堂上师生对话沟通、达成教学目标的主要载体,构建适当的问题串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用问题串引导学生学习”应当成为教学的一条基本准则。为此,笔者进行了积极尝试,下面就谈谈几点做法:

一、设计“精细化”问题串,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在探究新知时设计问题串,把数学知识中所涉及的内容通过合理而精心的设计,分解成若干个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和讨论交流。通过观察、分析、综合、归纳、类比、抽象、概括,学生逐步学会接受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现其中蕴含的数学规律并上升为理性认识。

案例1 在讲授《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时,设计了如下的问题串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活动。

在足球比赛中,如果规定赢球为“正”,输球为“负”,那么主客场两场比赛的过程和结果有各种不同的情形。例如:如果主场比赛赢了4球,客场比赛输了2球,那么两场比赛净胜2球。对于上述过程与结果,我们可用数学式子(+4)+(-2)=+2来表示。

问题1:还能说出这样的比赛可能出现哪些不同的情形吗?请用数学式子来表达这些不同的情形。

问题2:观察各种不同的数学式子,能从中得到启发说一说两个有理数如何相加(即法则)吗?

问题3:有没有特殊的两个有理数相加?它们又是如何相加?

问题4:有理数加法与小学学习的数的加法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说明】对于问题1,学生可通过讨论解决,在讨论的同时,学生还能感受到分类的思想;对于问题2,学生在观察、分析、比较、探索的基础上,归纳出有理数的加法法则;通过问题3,让学生感受“特殊”与“一般”的关系;通过问题4,引导学生类比新旧知识的异同,帮助学生形成有理数加法运算的好习惯——先判断和的符号,再进行计算。

二、设计“层次化”问题串,提高练习的有效性

在练习讲解过程中,如果教师突然抛出的问题难度超出了学生认知水平,学生遇难而退,就无法起到设疑激思的作用。教师不妨将复杂问题合理分解,设计出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一系列小问题,形成环环相扣的问题链,便于学生逐一回答。

案例2 如图1,正方形ABCD,边长为4,E是AB边上的一点,AE为3,P是对角线AC上的一动点,问PE+PB的最小值是多少?

根据我的经验,如果直接给出这道题,学生能完整解决的不会多于3人。而这道题的本质是:在已知直线上寻找与同侧两点距离之和最短的点,对其中一个点做轴对称变换,把同侧点转化为异侧点,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求最小值。于是,在讲解这道题的时候,我设计了如下的问题串:

问题1:如图2,直线l的异侧有A、B两点,在l上求做一点C,使AC+BC的值最小?

问题2:如图3,直线l的同侧有A、B两点,在l上求做一点C,使AC+BC的值最小?

【说明】问题1最基本,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学生很快能找到符合题意的点C;对于问题2,学生会类比问题1,发现两者的区别与联系,想到对其中一个点做轴对称变换,把同侧点转化为异侧点来解决问题。

三、设计“体系化”问题串,体现知识结构完整性

数学知识相互贯通,并在相应的层次及层次与层次之间呈现整体性。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从同一模型、相近题类和方法的归类等方面形成问题串,这样不仅产生布局设计的整体效果,同时也取得相似强化的特殊成效。

案例3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介绍完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判定后,紧接着是矩形的相关内容,但是为了让学生系统地了解平行四边形和矩形、菱形、正方形的联系,我首先设计了如下的问题串。

问题1:观察图形(图4),请你说说平行四边形的一个内角满足什么条件能使它成为矩形?

问题2:观察图形,请你说说平行四边形的一组邻边满足什么条件能使它成为菱形?

问题3:请你说说怎样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怎样的矩形是正方形?怎样的菱形是正方形?

问题4:你能用4个圆圈来表示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关系吗?

【说明】通过以上问题串设计,把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四者有机地紧密串联起来,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总之,通过有效问题串的设计来组织课程,它的效应不仅表现为学生学习兴趣的增加,课堂效率的提高,更为重要的是对学生在学习中如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杨晓翔.刍议中学数学教学中“问题串”的使用[J].中学数学研究,2009(01).

[2]颜仁荣.“问题串”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2.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吕墅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