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疑似氟硅酸钠引起食物中毒的检测方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疑似氟硅酸钠引起食物中毒的检测方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氟硅酸钠 食物中毒 检测方法

氟硅酸钠(又称氟硅化钠、硅氟酸钠、水玻璃型耐酸水泥)作为水泥中的硬化剂,被广泛应用于建材工业[1]。氟硅酸钠在外观上易与碱、食盐、食糖、发酵粉等相混淆而误食引起食物中毒,在国内曾经有多次报导。目前,在化学性食物中毒的毒物检测中,还没有一套较完整的鉴定与检测氟硅酸钠的方法,各地只能依据检测其中氟含量的多少,推算出氟硅酸钠的实际含量。食物中毒时多为情况不明,可疑污染甚多,给毒物的及时鉴定及检测带来许多困难。为了尽快查明中毒原因,给中毒人员的抢救治疗赢得宝贵的时间,基层工作人员在中毒症状的判断、采样、鉴定与检测、结果与分析中,需要对氟硅酸钠的理化性质、中毒症状等全面的了解和整体的认识,才能用少的时间,以最高的效率,准确可靠的给出检测结果。现将有关氟硅酸钠的理化性质、毒性及中毒症状、以及鉴定和检测等资料进行综合整理,以期对从事处理突发食物中毒的检验同行们有所启示。

1.氟硅酸钠的性质

氟硅酸钠是由过磷酸盐生产中捕集的废气制得的。工业上常用的氟硅酸钠通常含有氟化物(NaF)、氟氢酸(HF)、氟硅酸(H2SiF6)及氧化硅(SiO2)等杂质。氟硅酸钠的外观为白色晶形或颗粒状粉末,由于生产工艺的不同,有些氟硅酸钠产品会带有浅灰或浅黑色。

氟硅酸钠分子式:Na2SiF6;分子量:188.08。无臭、无味,比重:2.75。在水中溶解度为0.65%(17℃)、0.76%(25℃)、2.46%(100℃)。加热会使氟硅酸钠分解,生成的四氟化硅成气体逸出,所以氟硅酸钠没有熔点和沸点。

氟硅酸钠在水溶液中按下式水解:产物为氟化钠、氟氢酸和硅胶。水解液呈酸性(PH3.2)。

2.毒性及中毒症状

氟硅酸钠毒性[2]主要为水解后的氟化氢,除对粘膜、皮肤有很强的刺激或腐蚀作用外,同时又能抑制机体许多酶(如骨磷酸酶、胆碱酯酶等)的活性,致使血钙降低,血磷增加,严重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脏的正常活动。口服0.2~1.5g可引起急性中毒,5~10g可致死。

误食氟硅酸钠时有严重的酸、麻感。中毒后最初感到全身发痒,口涎增多,恶心,呕吐,先吐粘液样物,后吐血样物质,同时发生剧烈腹痛,泻下血样大便。严重中毒者能进一步发生痉挛,陷入休克,最后因心脏和呼吸麻痹而死亡。

氟离子由胃肠吸收后,迅速进入血液循环,约75%与蛋白质结合而运转,少部分氟离子可穿过毛细血管壁到达组织或器官。氟主要分布于在骨骼、牙齿等硬组织,少量分布于主动脉、心、肺、肝、脾、肾等软组织。肾脏为氟的主要排泄器官,约85%随尿排出。

3.检材取样

现场采样首选为剩余的饭菜、饮料、调料(特别是食盐)、呕吐物、洗胃液,其次是血液,尿液是较好的检材。

4.检测方法

检测应分为二部分进行。一是采集到类似于氟硅酸钠原料的检测;二是未采集到原料,样品是经加热处理后剩余的饭菜等样品的检测。

4.1氟硅酸钠的原料检测

4.1.1筛查检测

滤液的制备:称取检材10g,加水至100ml,充分混匀后,用干燥滤纸过滤后备用。

4.1.2硅酸根离子鉴别[3]

氯化钡反应:吸取滤液5ml,加1%氯化钡溶液1ml,立即生成白色胶状沉淀。

硝酸银反应:吸取滤液5ml,加10%硝酸银溶液1ml,立即生成黄色硅酸银沉淀。

4.1.3氟硅酸根离子鉴别

氯化钡反应:吸取滤液5ml,加10%氯化钡溶液1ml,放置5min后,有白色胶状沉淀出现。

硝酸银反应:吸取滤液5ml,加10%硝酸银溶液1ml,生成白色胶状沉淀。

氢氧化氨反应:吸取滤液5ml,用1+1氨水调节至碱性(因检液为酸性,在酸性溶液中无此反应),加热后,有白色胶状沉淀出现。

氯化钾反应:吸取滤液5ml,用1+1氨水调节至碱性(酸性溶液中无此反应),加饱和氯化钾3~5滴,不加热,有白色胶状沉淀出现。

氧化镁反应:吸取滤液5ml,加10%氧化镁溶液1ml,将溶液加热后,加入无水乙醇2ml,有白色胶状沉淀出现。

氧化锌反应:吸取滤液5ml,加10%氧化锌溶液1ml,加乙醇2ml,有白色胶状沉淀出现。

4.2氟离子的鉴别

硫氰酸盐反应:吸取滤液5ml,加1ml10%硫氰酸铵溶液,然后逐滴加入5%三氯化铁溶液,如生成的红色很快消褪,则为氟化物。如系氟硅酸钠则红色不消褪。

以上硅酸根离子,氟硅酸根离子及氟离子的鉴别,应根据发生中毒的实际情况,结合实验条件和要求有选择性的进行检测。

4.3 加热处理后的样品检测

由于氟硅酸钠的理化性质的特殊,采集到的样品如剩余的饭菜等,大多是经过加热处理,此时氟硅酸钠已被分解,样品检测时只能以检测氟离子为主,可进行硫氰酸盐反应以鉴定氟离子的存在,氟的定量测定可选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进行。

5.建议

实验室工作人员应积极参与现场调查,争取在第一时间采集到典型样品,尽快分析,给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给患者针对性治疗的窗口期提前,充分发挥实验室在现场流行病学中的作用。

以上是我们在工作中收集到的文献资料,及经验总结,希望能对同行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刘翮天,王惠孚.水玻璃型耐酸水泥[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79.

[2]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毒物分析教研室.毒物分析[M].北京:群众出版社,1986.

[3]陈寿春.重要无机化学反应[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