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承前启后话瓷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承前启后话瓷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元代景德镇已成功烧制了釉下彩瓷青花和釉里红,进入明代以后,景德镇制瓷业迅速崛起,“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景德镇所制各类彩色瓷器,各种颜色釉瓷器,很快占领国内外市场。

洪武青花、釉里红釉下彩瓷无论在釉色、画工和造型等方面,均有元代瓷器的遗风。元青花龙纹高足碗,纹饰线条潦草疏简,色调清淡,洪武早期的青花色泽也很清淡,不浓重,底足也有类似元瓷底足的乳钉状突起。到了永乐、宣德时期,随着手工业和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对外贸易也很快繁荣。自永乐三年(1405年)始,派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足迹远涉地中海,东非一带。郑和下西洋,一方面向外推销精美的瓷器,另一方面又带回苏尼勃青色料,为景德镇烧制独特的青花器皿,提供了物质基础。因此,景德镇烧制出了空前精美的永、宣青花瓷器。尤其是宣德一朝,虽仅十年,但是所制瓷器不光在瓷彩和瓷釉品种上有明显增多,而且在器物造型上也比洪武永乐更加丰富,器物上的年款也大为增加。到了清初康熙、雍正、乾隆都大力推广仿制宣德瓷器,并大力书写宣德款式。

釉里红自元代创始以来,至明洪武继承发扬,发展到了成化,将釉下青花与釉上彩色相结合,青花作纹饰的轮廓线,或作局部图案,再缀填以艳丽的釉上色彩。经低温二次烧就,这是成化时期的创新杰作,是明代瓷器的代表作品。斗彩鸡缸杯名噪一时,在万历《神宗实录》中有记载:“神宗时尚食,御前有成化彩鸡缸杯一双,值钱十万”。清代各朝多有仿制,尤以康熙、雍正所仿最佳,几可乱真。

成化年间,由于苏尼勃青料已经用完,所以改用国产的平等青料,此种青花料和苏尼勃青料有所不同,它表现得比较柔和秀丽,给人以淡雅、舒适之感,且色调比较稳定,没有永乐、宣德苏尼勃青料的那种颜色深浅不均,适用于人物绘画及各种题材的花纹图案,所以,成化开始恢复了瓷器上取法元、明两朝的名人绘画风格。

常见的成化绘画题材有:缠枝花卉,松竹梅,葡萄,蕉叶,团花,花蝶,草虫,花鸟,鸡花,狮球,云龙,海兽,人物,山石,回纹,八宝等,绘画题材空前广泛。成化与前朝的宣德可谓明瓷的黄金时代。宣德、成化所创烧的五彩、斗彩、三彩等釉上彩和釉上釉下结合的彩瓷,大大继承和发扬光大了元代开创的青花和釉里红的釉下彩瓷器,将景德镇瓷业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对于形成景德镇的瓷都地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弘治时期,青花还是使用国产平等青料,而其中的黄釉加青花十分著名。当时不太盛行彩色装饰,彩色品种也比较少,只是用青花与红彩合绘的青花抹红器物,在白釉上以独一色彩绘画的白釉绿龙盘。而曾在成化盛行一时的斗彩,此时很难见到。

正德、嘉靖、隆庆直到万历,可谓五彩瓷器的繁荣兴旺时期,尤其是嘉靖、万历两朝,各历时四十多年,是明代皇帝在位时间较长的朝代,对明代瓷器的发展有着自己独特的贡献。嘉靖时五彩的使用已相当广泛,五彩到此时已趋于成熟,其颜色增加,红、黄、绿、紫、青花各彩比较齐全,色调非常浓重,可称得五彩缤纷,同时,这时的五彩所绘花纹图案一般都用红彩及少量的黑彩描绘花叶等部分的轮廓。

到了万历时,五彩器物数量更多,这时五彩中的青花使用面积比以往要小了,而釉上其他几种绘画的面积就大了,因此万历五彩表现得色泽浓艳,达到五颜六色,光彩夺目的境界,发展成为明代五彩瓷器的顶峰。

青花、釉里红、斗彩;五彩还有三彩等釉上彩,是明代彩色瓷器的排头兵,代表作品,它们从元代釉下彩瓷青花和釉里红发展而来,又开创了好多釉上彩品种,以成化斗彩和万历五彩为代表。进入清代,尤其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明代彩瓷开启了清三代的青花、釉里红、斗彩、五彩、三彩等釉上彩,并创造出了康、雍、乾三朝名震中外的珐琅彩瓷器。

当然,明代除了彩瓷,一色釉瓷器亦夺人眼球,相当发达。代表作品有永乐的甜白、铜红釉,宣德的蓝釉、仿龙泉釉、紫金釉、成化的哥釉、弘治的黄釉、正德的孔雀绿、嘉靖的瓜皮绿釉。

永乐、宣德年间,景德镇成为制瓷业的一枝独秀,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书中所述:“合并数郡,不敌江西饶郡产......若夫中华四裔,驰名猎取者,皆饶郡浮梁景德镇之产也。”说明了明代景德镇所产瓷器,数量大,销路广,已成瓷业中心。

与此形成反差:其他各大窑场,都日趋衰弱。首先是钧窑系的各种产品全部停止生产。龙泉青瓷虽在明初仍继续大量烧造,但它已无法和景德镇釉下彩、釉上彩、斗彩以及多种多样的高低温颜色釉相匹敌。磁洲窑系的白地黑花虽然仍为民间所喜爱,但是和景德镇的青花器相比,在胎釉和制作工艺上都望尘莫及,最后亦归于没落。

明朝景德镇瓷器能取代宋元以来其他各大窑场,是由自然和人为两个因素决定。

景德镇位于昌江与其支流西河、东河的汇合处,四面环山。明代,浮梁县境内的麻仓山,湖田及附近的余干、婺源等地,都蕴藏着丰富的制瓷原料。

浮梁和附近地区,怀玉山脉绵亘起伏其间,山区多产松柴,可经昌江及其支流航运到景德镇,为烧窑提供丰富的燃料。当时的民窑很多设于昌江及其支流沿岸。河水不仅可供淘洗瓷土,而且可以设置水碓,利用水力粉碎瓷土。

一个窑场要成为全国制瓷中心,号称瓷都,要有品牌产品。有全国优秀工匠的汇聚努力,更有作为封建王朝最高统治者皇帝的提倡、带头、促进、推动。在中国这样一个长达几千年的封建集权国家,政治作为艺术的导引者和助推器早就垂现史册了。

历史上当然有不少明主推动艺术繁荣昌盛,更有昏君庸主本身就是艺术行家。明朝的明宣宗宣德皇帝和明宪宗成化皇帝正是这两方面的典型,宣德、成化二朝所制官窑瓷器史称“宣窑”、“成窑”,是明代乃至华夏陶瓷史上名扬中外的品牌瓷器。

宣德皇帝深受祖父明成祖永乐皇帝的喜爱,从小带在身边,随时教诲,接受了完整的宫廷教育,即位后既在政治经济方面继承祖父的事业,比如继续推行郑和下西洋的航海里程。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兴旺。同时更在艺术上成就辉煌,宣德皇帝本人就擅长诗书画,宣德一朝绘画、铜器、漆器、珐琅器等各类艺术品的争相创作问世,尤其是在位虽仅十年,遗留数千宣德官窑瓷器传至今日,工艺之精湛,生产力之旺盛、前追宋元、后传康乾。

而成化皇帝是个文弱、昏庸的皇帝,政治上乏善可陈,毕身宠爱比他大十七岁的万贵妃。他不惜经费、人力大量烧制的官窑瓷器,却在陶瓷史上留下了崭新的篇章。所创成化斗彩瓷器,将釉下彩与釉上彩争奇斗艳的工艺技术发挥到了极致,五百多年来与宋汝窑、清珐琅彩瓷器一样,在中华陶瓷史上光耀永垂,饮誉全球。由此承上启下,营建瓷都。最后作《清平乐?缅怀瓷都》词一首,以此告一段落:

开元洪武,永乐营基础。宣德升平精艺术,成化承前启路。

治隆唐宋双龙,天时地利人工。窑业凭何亮闪?青花斗彩鲜红。

作者单位:上海文物商店瓷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