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的产业集群调整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的产业集群调整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从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经济资源三个维度对灾区资源承载力变迁进行分析与评估;就灾区产业集群现状,给出产业集群的内外聚集评价与分析;从网络设施、环境发展、集群计划、外部平台四个层面思考灾区产业集群调整战略,从过程和布局两大部分探讨灾区产业集群解决思路,从实施原则、集群涅?、外包服务和支持体系四个方面研究灾区产业集群调整的实施框架,从工业产业现代化、集群工业园区化、企业+基地+农户农业产业集群化、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化、区域特色+地震纪念五个方位讨论灾区产业集群调整的有效途径,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国家集体与个人利益、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政策性集聚效应与非政策性集聚效应四个角度阐述灾区产业集群调整的统筹兼顾,在此基础上构建灾区新型的产业集群。

关键词 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灾区资源承载力;产业集群;产业布局

中图分类号 F06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08)06-0142-10

资源是一个地区生产生活的基础,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动力,资源承载力反映一个地区的资源对生产活动速度、规模的承受能力。将地区资源承载力看作一个系统,这个系统包括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经济资源,三个维度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一种均衡。汶川地震由于其巨大的破坏性,改变了灾区资源的存在状况和开发条件,打破了灾区资源系统的均衡。就德阳的磷矿石来讲,地震使德阳磷矿石生产企业几乎遭受灭顶之灾,矿井被掩埋,产业链断裂,磷矿资源承载力下降。地震后,国家了一系列灾后重建的保障政策和救助救援政策,如《国务院关于做好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等,灾区制度资源承载力提高,同时,汶川特大地震给当地的经济资源带来了极大的损害,灾区国民生产总值锐减、金融投资等资源承载力也发生变化,灾区产业重建需要在重新评估资源承载力的基础上开展。产业集群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聚集形成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1]。产业集群有效地结合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灾后产业集群的调整是灾区产业恢复重建布局优化的重要途径。目前国内有学者提出用统筹优选的方法进行灾区民营企业恢复重建[2],用综合集成的方法对灾区的民营企业恢复重建进行研究[3],从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出发提出灾后民营企业恢复重建的政策建议,并提到了对口援建技术承接模式。四川地震灾区是我国化工行业相对集中的区域,也是我国农业、旅游业发展密集的地区。灾区产业集群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已经有所发展,对地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灾区产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各方面原因,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产业集群竞争力弱、集群创新能力差等。灾区产业的恢复要在分析灾区产业集群现状的基础上进行。通过对灾区资源承载力系统变化的分析,提出在灾区新的资源承载力系统均衡状态下调整产业布局,跨越式的建立新的、高级的产业集群,实现灾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产业发展的高层面的均衡,形成有利于灾区企业对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经济资源合理利用的产业集群模式,促进灾区的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恢复重建与持续发展。

1 灾区资源承载力分析与评估

资源承载力反映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潜在能力[4],是包括总量、强度和结构的要素集[5]。汶川特大地震灾区资源承载力指被地震破坏地区的资源所能保证其持续发展的能力。根据贝塔朗菲对系统的定义:“相互作用的多元素的复合体”,可以认为灾区资源是包括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经济资源三个子系统的开放复杂巨系统[6],其承载力取决于资源系统本身以及资源系统与社会系统的相互协调程度。灾区自然资源承载力、社会资源承载力和经济资源承载力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灾区复杂稳定的资源系统,如图1所示。

1.1 灾区资源承载力分析

自然资源是社会经济资源作用的对象,而社会经济资源则是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手段。灾区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决定了现有的社会经济资源状况,而社会经济资源反过来促进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地震改变了灾区原有的资源承载力水平。

1.1.1 灾区自然资源承载力分析

自然资源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等等。汶川地震发生在龙门山山脉,从西南往东北方向延伸总共300多km,地震对这一地区的自然资源或者其开发条件产生严重破坏。

(1)水资源。受汶川特大地震影响的汶川、茂县、彭州、都江堰等地位于岷江中上游,水资源丰富,水能理论蕴藏量巨大,水能发电带动着这一地区经济的发展。地震发生后,许多水电站不同程度遭受破坏,水利部统计四川受损水电站481座,受损水库1 263座,四川堤坝受损686.71 k m,全国因地震损毁乡村供水设施49 949处,供水管道36 521 km,灾区水资源承载能力发生变化。

(2)土地资源。汶川特大地震受灾面积达10万km2,根据四川省国土资源厅数据,四川地震灾区遭破坏耕地达583.3 km2,其中不可复垦耕地110 km2,而灾后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各种次生灾害的潜在威胁也使很多地方变得不适于居住,灾区土地资源承载力降低。

(3)矿产资源。灾区矿产资源丰富,绵阳市天然气储量达100亿m3,有铁、金、铝、铜、煤等有工业开采价值的矿产资源57种,已经开发利用的有21种。德阳是四川省天然气和磷矿石生产基地,磷矿探明储量约占全省的25%,德阳的磷矿企业震前每年为德阳贡献约1/3的GDP;德阳天然气储量丰富,约占全省储量的17%,已成为成都经济圈的工业民用天然气供应基地。地震没有造成矿产资源数量的减少,但是大量的塌方、地震裂口使矿产开采难度加大。同时,灾区开采加工矿产资源的工业企业遭受重创,从产业链来讲,由于上游磷矿企业的毁损,产业链断裂,严重影响了下游的磷化工企业的生产,灾区矿产资源承载力降低。

(4)生物资源。汶川特大地震受灾地区位于岷山-横断山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地区,生物多样性丰富。地震造成灾区植被大量破坏、地貌分割,每个保护区不同程度受到损伤,区域生态系统景观的连通性显著降低,景观破碎程度显著增加,形成大量“岛屿式”斑块,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十分深远。地震灾害直接造成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食物结构产生变化,野生动物大量死亡,形成严重的生境隔离,造成生物多样性丧失。地震使灾区45个林业重灾县公益林受灾165.2 km2,占一年人工造林面积的25%,直接经济损失2 111.2万元;森林活立木蓄积损失2 098.63万m3,占区域森林活立木蓄积总量的3.6%,林木储备价值损失83.95亿元。生物资源的受损改变了灾区生物资源的承载力,灾区产业的恢复重建要考虑生物资源承载力的变化。

(5)旅游资源。汶川特大地震对四川旅游资源造成了重创,震中300km范围内的景区局部受损严重。111家A级景区受损,占四川A级景区的91.7%。世界遗产地都江堰、青城山、大熊猫栖息地(卧龙)等景区受灾严重,损毁价值无法估计;沿汶川地震带上的彭州银厂沟、什邡欢乐谷、安县千佛山、北川猿王洞等景区遭受毁灭性破坏,供水、供电、通讯、房屋、景观建筑等设施严重毁坏。初步估计全省旅游业直接损失超过数百亿元,灾区旅游资源承载力变化巨大。

(6)环境资源。汶川特大地震受灾地区是生态环境非常敏感的地区,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地震对灾区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破坏。第一,导致了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环境灾害;第二,防疫过程中使用的大量消毒剂、灭菌剂,以及生活垃圾、生活污水、腐烂动物尸体等,威胁河流水环境和群众饮用水的安全,会产生严重的水环境安全隐患;第三,地震改变部分珍稀动物的食物结构和生活习性,导致其数量的减少,造成了生态功能的下降,破坏了当地生态系统的平衡;第四,造成了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隐患,生态环境资源承载力降低。从气候环境来看,地震受灾区域的气象条件、地表水水资源量和水文条件未发生明显变化,区域大气环境容量、水环境容量较地震前无明显差异,地震灾区环境空气质量总体良好,气候环境资源承载力无明显变化。

1.1.2 灾区社会资源承载力分析

资源系统是开放的系统,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灾区恢复重建,自然资源只提供基础与可能,而社会资源则把这种可能变为现实,通过对自然资源的开发时序、开发程度和规模、开发效益等体现出来。社会资源的丰富程度和开发利用水平对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由于自然资源的大量被破坏,灾区社会资源的开发利用就显得更为突出,社会资源的开发不仅能够进一步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也能够以本身的开发促进灾区经济的恢复发展。

(1)人力资源。灾区人力资源承载力指灾区震后人力资源所能保证灾区持续发展的能力,从人才的数量和结构来分析。此次地震受灾人口总数为2 000多万,受伤37万多人,死亡人数接近8万人,人力资源遭到了极大破坏。灾后出于对地震的恐慌,许多脑力劳动者放弃在灾区工作,劳动者智力结构发生变化,人力资源承载力降低。

(2)制度资源。地震发生后,国家制定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从制度上保证了灾区的灾后重建工作。很多条例也提到了灾后重建不是简单的“复制”,是对灾区产业布局的优化调整。这些政策措施是灾区重建的丰富的制度资源,从整体上提升了灾区的社会资源承载力。

(3)交通资源。交通资源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动脉,交通资源的承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汶川特大地震造成灾区公路受损里程达到34125公里,桥梁损毁3053座。灾区一些地方震后交通被完全阻断,交通资源破坏严重,承载力降低。交通资源的恢复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灾区产业恢复发展规模应该以交通资源的承载力为前提,在交通资源可承载范围内恢复产业发展。

(4)知识技术资源。知识技术资源是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人力、交通等资源的基础,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地震发生后,随着灾区教育体系的被破坏以及很多知识、技术人员的伤亡和迁移,灾区的知识技术资源承载力降低。但是,灾后随着各地对口援建工作的开展,许多高校、科研院所也在积极地帮助灾区做灾后恢复重建的科学论证、技术指导工作,许多大学生志愿者也纷纷奔赴灾区支援灾区的建设,灾区产业发展的科学知识技术资源发生了变化,知识技术资源的承载能力得以加强。

(5) 信息通讯资源。地震使灾区的信息通讯技术经历了一次考验,灾区信息通讯资源被大量的破坏,在国家和有关部门的通力合作下,灾区的通讯、信息基本恢复正常,在灾区重建过程中,这一资源将会进一步得到加强,灾区信息通讯资源承载力提高。

1.1.3 经济资源承载力分析

经济资源指地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金融投资、物质资本等资源。灾区是一个开放动态的地域系统,区域内外存在着资源的流通和交换,地震发生后,灾区经济资源产生明显的变化。

(1) 金融资本资源。地震造成灾区许多工业企业损失严重,仅四川省1.4万余家工业企业的直接经济损失约670亿元以上,相当于四川省2007年GDP的7%。估计地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将达1 500-1 800亿元,相当于2007年全国GDP的0.6%-0.7%,间接经济损失可能达万亿元以上。灾区大量GDP的减少使灾区自身的扩大投资缩减。地震对灾区资金包括外资的引进也产生影响。出于地震的破坏性,许多企业在考虑灾区投资时重点考虑地质结构和建设成本,而龙门山地震带属于地质结构不稳定地区,在这一地区修建厂房、住宅等都必须要加大投入提高抗震烈度,企业的投资成本增加,这一原因导致大量企业放弃投资。

(2) 物质资本资源。地震造成灾区大量工业企业的厂房、设备被破坏,仅全国重装制造重镇德阳受灾工业企业就达1 400多家,机械损失超过100万台,灾区生产被严重破坏,产业链断裂,产业均衡被打破,灾区企业生产物质资本的能力降低。

1.2 灾区资源承载力评估

灾区资源承载力的评估根据地震前的资源承载力以及地震的破坏性,借助于一定的分析方法,充分考虑生态系统脆弱性和生态系统重要性,在和谐社会建设、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进行,如图2所示。

1.2.1 灾区自然资源承载力评估

地震对灾区的各种自然资源不同程度的造成破坏,受灾严重的有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旅游资源等等。自然资源承载力的评估可以运用生态足迹法。如用生态足迹法和相对人口资源需求比较可以知道阿坝州重灾县不适于人居环境地区占阿坝国土面积的30%,覆盖47%的人口;较不适宜地区占46%的面积,覆盖38%的人口,直接的结论就是这一地区的人口总数为47.08万人,超载人口为11.66万人,超载率为37.5%。也就是说阿坝州重灾区的原有发展规模已超出了土地资源合理承载范围,震后安全意识的提高、次生灾害的加剧还会进一步削减其可安全使用的土地资源。可开发自然资源的减少、开发难度的加大使灾区自然资源承载力降低,灾区产业发展,尤其是依托自然资源发展的产业要在分析新的自然资源均衡的基础上进行。

1.2.2 灾区社会资源承载力评估

社会资源是作用于自然资源以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的方法、手段等因素的集合,地震对灾区的部分社会资源产生巨大破坏。灾区社会资源承载力的评估用相对比较法,通过震前震后的比较分析,灾区人力资源、交通资源承载力下降,而灾后国家政策的出台、各省市的对口援建、社会对灾区的帮助等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灾区的制度、知识技术等资源,承载力有所提高。各种社会资源承载力的变化使灾区社会资源承载力均衡产生变化。

1.2.3 灾区经济资源承载力评估

经济资源是灾区经济恢复重建的动力,对经济资源的评估可以用专家评价法和相对比较法。通过对地震造成的破坏分析,灾区要恢复到灾前的经济水平需万亿的投资,但是,在灾区恢复重建过程中,金融资源、物质资本资源除了社会捐赠和对口援建省市的支持以及外来企业的投资外,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家、地方财政的支持,中央财政今年准备拿出700亿的资金做灾后恢复重建资金,加上国内外399.24亿元的捐款,灾区恢复重建资金达上千亿,但相对于万亿的投入需求,缺口甚大,且大部分资金都是用于交通、学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产业恢复资金需求与供给的缺口大,经济资源承载力降低。

从总体来讲,三种资源承载力都受地震影响产生变化,内部均衡被打破,相互间制约联系的外部均衡也被打破,震前存在的优势互补关系断裂,为了能够使区域中的经济和社会得到持续发展,根据灾区震后新的资源承载能力,寻求新的资源内部和整体均衡,在此基础上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形成新的资源的承载力下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是必要的。

2 灾区产业集群评价与分析

产业集群有效地结合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促进地区经济发展[7]。汶川特大地震灾区产业集群的形成有效地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但是由于起步晚、经济基础薄弱、地形复杂、资金短缺等原因,灾区产业集群的集聚程度不高,集群竞争力比较弱。

2.1 灾区产业集群集聚评价

产业集群的集聚程度是指集群产业的集中指数,就是计算产业集中的主要区域,对产业集群的评价分为产业集群内聚集评价和产业集群外聚集评价两个方面,如图3所示。

2.1.1 灾区产业集群内部集聚评价

产业集群内集聚主要着重于集群内部相关企业、互补企业、供应商、销售商之间以资源的传递为纽带的联系网络的构建。地震导致灾区资源系统均衡被打破,自然资源、技术、资本等资源承载力不同程度发生变化,灾区产业集群内部集聚度失衡,产业恢复需要在各企业之间重新建立新的资源传递的关系,构建新的集群联系网络。

2.1.2 灾区产业集群外部集聚评价

产业集群外部集聚主要指与集群发展相关的中介机构、公共服务机构、行业协会以及政府之间的相互联系网络的构建,具体包括政府集群政策、法律法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科研机构、金融机构等。汶川特大地震灾区产业集群都是在政府统一规划引导下形成的,与集群发展密切联系的中介机构、行业协会发展缓慢,效率低下。地震后政府了一系列政策、条例来支持、规范灾区产业恢复,灾区产业恢复要构建新的外部集群联系网络,来加强和引导灾区的产业集群。

2.2 灾区产业集群现状分析

受汶川特大地震影响严重的市州包括成都、绵阳、德阳、广元和阿坝,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这些地区产业集群已经有所发展,并且积极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地震使这些问题显得更为突出,灾区产业集群亟需调整。

2.2.1 灾区已经形成一定规模产业集群

成德绵地区是四川重要的经济带,2007年GDP占四川省GDP的45%,这一地区已经形成了一些初具规模的产业集群,如德阳重型装备产业集群、德阳磷矿开发集群、绵阳科技城、阿坝水磨工业园区等。

2.2.2 灾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有所发展

灾区产业集群除了依托本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外,还形成了一批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产业集群,如绵阳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就是以四川长虹彩电为产业核心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降低了对自然资源的依赖,而对技术、科研等社会资源依赖性增强。

2.2.3 灾区产业集群经济优势有所体现

经济效应是衡量产业集群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灾区产业集群占地区经济比重大,经济龙头作用明显,对灾区经济恢复发展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德阳的重型装备产业集群,这是包括二重、东电和东汽等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大企业产业集群,仅东汽2007年年产值超过120亿元,占德阳经济比重的18.52%;2007年绵阳总计673亿元的GDP中,有高达460亿元由“绵阳科学城”贡献。

2.2.4 灾区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尚未形成

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首先是建立在先进的生产工艺基础上的,高新技术是促进产业集群扩大升级的催化剂。灾区高新技术产业有所发展,但是集群企业的技术、设备都是直接引进,技术创新能力不强,自主研发能力弱,缺乏信息、资源共享的创新研发中心,高技术成果转化困难,竞争优势尚未形成,这严重阻碍了灾区产业集群进程。灾区产业集群调整要以技术的开发为手段,提高集群竞争优势。

2.2.5 灾区产业集群寄托资源依托产业

汶川特大地震灾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有所发展,但是主要还是基于自然资源型的产业集群,以自然资源的开采、加工为生产的主要任务,导致灾区产业集群结构单一,比例失调,限制了产业链的延长和资本积累速度,同样也造成灾区集群企业产品种类少、产品附加值低、难以显示优势产业集群的特征,难以形成竞合优势。集群调整要在原有基础上加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降低集群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2.2.6 灾区产业集群配套装备相对滞后

集群的形成需要有完善的市场体制作用,灾区产业集群大多是政府推动型,以市场为载体的相关中介服务、行业协会发展滞后,集群配套服务能力与集群发展脱节严重影响灾区集群发展的进程与规模,集群调整要注意配套产业的发展,促使产业集群更加完善。

灾区产业调整要从简单的恢复重建提升为科学发展式的重建,要把集群发展放在突出位置,有意识、有规划、有步骤地加以推动,形成一批集中度大、关联性强、集约化水平高的产业集群,减少灾区集群产业组织内的损耗、降低交易费用和社会成本、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提高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要依靠强大的集群吸引力,聚集人才、资金和信息,促进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灾区产业集群调整要提高灾区竞争优势、拉动灾区经济增长,实现灾区跨越式发展。

3 构建灾区新型的产业集群

《国务院关于做好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建议“以市场为导向,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产业政策和就业需要,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机结合。”灾区产业集群是由大量企业作为子系统根据一定的内在联系集成的一个相互作用、相互竞争的开放的有机整体,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系统。而社会系统又是一种特殊的复杂巨系统[8],需要由系统工程来组织和管理。从系统观点出发,构建灾区新型产业集群就是对产业集群的控制,通过控制活动以达到系统整体涌现。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集群理论和系统科学为理论基础,以系统控制论为解决方法,构建灾区新型的产业集群。

3.1 战略思考

地震破坏了灾区原本已经形成的稳定的产业发展均衡,根据灾区产业结构特点和灾区资源承载力变化情况,从网络基础设施、发展环境、发展计划、开放性四个方面阐述灾区产业集群发展战略模型,如图4所示。

图4 灾区产业集群发展战略模型

Fig. 4 Development strategy model of disaster industry cluster

3.1.1 建设灾区新的产业集群网络系统

网络基础设施系统指集群内各主体之间的联系和沟通,集群企业与科研机构、政府机构间长期的稳定合作基础。地震切断了灾区企业生产链上的合作,原来的集群网络基础设施被破坏,集群调整必须建立新的网络系统。从灾区产业发展来看,中小企业产业集中度不高,竞争力弱,集群过程中要通过小企业与大企业间联盟进行战略的前向后向一体化,构建集群内部新的产业链,形成对外谈判交易的大势力集团。

3.1.2 构建灾区新的产业集群保护环境

地震使灾区产业集群原有的环境条件被改变,原有的稳定的环境依存关系被打破,灾区产业集群发展需构建新型产业集群要与新的环境条件相适应,形成新的稳定的环境依存关系,产生新的产业集群系统的整体涌现性。灾区产业的集群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来促进,尤其是政府提供的制度环境可以帮助灾区构建协调发展、密切合作、知识信息外溢效应明显的集群系统。政府提供的制度环境包括体制环境、经营环境、营销环境等。在灾区推行产业集群战略时,必须首先着眼于良好的制度环境的建设,通过政府制度创新,促进企业之间的合理分工协作,促进灾区与其他发达地区跨行业跨区域的友好合作发展,形成有利于灾区集群发展的良性互动。

3.1.3 制定灾区新的产业集群发展计划

计划是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是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控制活动的依据。灾区震前制定的各项集群计划由于震后资源承载力、集群环境的改变,已经不适于震后的集群调整,制定产业集群发展新的计划,对集群调整提供指导,在集群发展过程中适时纠偏,使灾区产业集群朝着健康科学的方向发展。

3.1.4 建立新的产业集群外部系统联系

集群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系统的开放性要求产业集群调整必须注重同外部的信息交流。灾区构建新型的产业集群要获取集群企业运行所处的环境状况,根据环境状况的变化做出控制,建立新的灾区产业集群外部系统联系,避免集群系统与外部的隔离。

3.2 解决思路

构建灾区新型的产业集群是一项艰巨任务,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于汶川特大地震的影响,灾区企业的市场、供应链、原材料等方面都遭到破坏。灾区企业的恢复发展并非简单的对过去的克隆,而是要以地震破坏为契机,转“害”为“利”,坚持科学发展观,寻求企业发展新突破。

构建灾区新型的产业集群必须借助于控制方法,在科学发展观和产业集群相关理论 指导下,在灾区新的资源承载力均衡下,在政府、社会的支持体系下进行,如图5所示。

构建新型的灾区产业集群要科学的评估产业调整的需求,比较集群需求与震后产业集群的现状,找出集群规模、集群质量等方面的差距,制定出集群调整方案,从中选出最适合灾区发展的方案加以实施。在实施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实施结果的反馈,判断是否出现偏差,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判断实施方案是否符合灾区的发展,如果是则可以纠偏后按照原方案继续实施,如果实施结果不符合灾区实际发展需求,则需要重新评估灾区产业调整的需求以及灾后灾区产业集群的现状,修正集群调整方案,然后进行实施。在整个构建灾区新型的产业集群过程中都要贯彻这一反馈控制的理念,使灾区的产业集群最大贡献的促进灾区经济又好又快的恢复发展。

构建灾区新型的产业集群除了对过程进行控制外,还需要对产业集群空间布局演化进行控制。根据产业波聚集理论,选择灾区一个城市,随着这个城市产业发展规模的扩大,慢慢向周边地带辐射,在周边地带形成小范围的波心,从而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如图6所示。

灾区新型的产业集群的构建以成都为中心,再慢慢的向扩散,在周边形成德阳、绵阳等二级核心地域中心,带动县级城市产业的发展。灾区发展核心地域中心网络模式可以缓解大城市产业集群发展用地紧张的局面,减缓土地资源承载压力,在开发小城镇的前提下,有利于灾区城乡一体化建设,有利于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加强灾区产业与成都产业的衔接,使产业链更加稳固。同时,这样辐射扩大服务产业面,可以就地安置灾区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从而使得灾区的经济获得持续的发展。

3.3 实施框架

在汶川地震灾区构建新型的产业集群,可以使灾区企业以集群的形式连接企业,帮助企业快速获取所需要的设备、技术知识、市场信息等要素。同时,由于处于同一网络集群中的企业与其他主体能够形成高度的最优信任关系,可以减少中间投入品的在途损耗,缩小运输成本,降低中间投入品的价格[9],节约经济资源。结合政府对灾区产业发展的整体规划,提出构建灾区产业集群的实施框架,如图7所示。

3.3.1 实施原则

构建灾区新型的产业集群需要在国家统一规划、统筹管理下进行,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兼顾,走以内涵提升促集聚发展,以功能优化促集中发展,以创新驱动促集约发展的道路,使灾区产业恢复重建的过程成为增强加快发展能力的过程、推进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构建灾区新型的产业集群不能急于求成,要从灾区整体出发,立足于灾区实际,循序渐进,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的开发为依托,以高新技术为手段,以工业园区为载体,统筹协调,科学发展,还要树立恢复重建就是发展的观念,把恢复重建作为灾区产业发展强大引擎,作为灾区推动发展的重要契机,变压力为动力,变重建为机遇,变坏事为好事。

3.3.2 集群涅?

企业恢复―企业集中―产业集群,是灾区企业逐渐整合构成集群系统的过程。通常产业集聚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区域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性和产业区域聚集的外部效应[10~13],关联企业是集群竞争力的关键因素[14]。企业集中布局是推动生产要素集聚,促进产业升级的有效载体。企业的恢复是灾区集群模式调整发展的基础,灾区企业的恢复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是尽快修复已有的企业,二是兴建新的企业。企业在空间上的集中能加强经济功能布局,由分散经济向板块经济转变,加快产业集聚。产业集聚并不必 然产生集聚效应,当集聚企业建立广泛和深入的产业联系和专业化分工的基础,在新的资源承载力系统内获取互补技术、互补资产,加快学习过程、降低交易成本、取得协作经济效益等益处时[15],灾区产业集群网络形成。

3.3.3 外包服务

灾区集群企业专注于价值最高的环节,而把低价值增加的活动放弃或者外包出去得 到相关和相异产业领域的高收益率[16~18]。灾区新的资源承载力系统和企业受灾情况决定了集群企业必须在某种程度上回归主业,将部分不擅长的、现有资源承载力下无法开展的业务进行外包,如灾区企业缺少财务、管理类人才,则可以将人力资源的招聘、考核、薪酬管理等业务外包;灾区交通资源的破坏使企业物流业务成本增加,集群企业可以将物流业务外包,降低成本,缓解交通压力;灾区基础设施的破坏使灾区单个企业治污成本提高,产业集群后则可以将污染处理业务进行整体外包,既减轻企业生产管理成本,也减少灾区重建投入。

3.3.4 支持体系

根据系统开放性特点,构建灾区新型的产业集群必须加强同外部系统的联系,在国家宏观指导下,在灾区政府统一规划引导下,在国家扶持、对口援建省市和社会帮助三个方面开展。

(1) 国家扶持。国家对灾区产业集群发展的支持主要包括政策支持、金融税收和法律规范支持,具体包括土地政策、金融政策、税收政策和法律政策等。

土地政策。灾区产业集群调整需要大片面积集中的土地,国家可以根据行政划拨或者协议出让等方式保证其需求。这里面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对于异地重建企业的项目用地,可按原有用地面积实行等量置换,免除其应交纳的土地费用,并保证企业异地重建的项目在空间上集中;二是对于招商引资的新建企业来说,新建企业投资建设对土地的使用应设立一些优惠政策,如土地租金的优惠等。

金融政策。《国务院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意见》中建议“对受灾地区实施倾斜和优惠的信贷政策”,这就需要金融机构在构建灾区新型的产业集群过程中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充分发挥信贷在灾后重建中的作用,同时,国家在保障灾后重建财政资金充裕的同时,也要研究政府如何通过财政补贴、贴息、资助等措施长期的支持和引导灾区企业集群发展。

税收政策。税收政策是国家调整产业集群的另一工具,国家可以通过减免、返退等措施减少灾区集群企业应该缴纳的税务,在政策上保证灾区企业集群发展。如国家可以对企业新购机器设备所含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予以抵扣,对重灾区严重受损的集群企业免征企业所得税等等。

法律法规。法律法规是规范产业集群发展的制度保障,国家应当制定完善的调节集群企业利益分享、解决集群企业利益纠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2) 对口援建。按照《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的规定,“参与对口援建的省市要鼓励企业投资建厂”。根据灾后重建评估划分的行业,确定灾区与援建区的企业对口援建机制,建立“一帮一”帮扶项目,包括三个方面:技术援建:灾区企业可以同对口援建的大企业积极协商,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促进灾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转移:灾区承接支援地区的产业转移,借助外地大企业的技术、品牌和市场优势,优化灾区产业布局,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形成“引进―升级”相结合的循环发展,实现灾区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促进灾区的经济发展。资金援建:除了技术和产业转移外,资金也是对口支援的积极有效方式之一,灾区企业震后损失巨大,基本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资金的投入可以为灾区企业的恢复注入新的活力,可以减轻灾区企业重建的巨大成本压力。

(3) 社会帮助。社会帮助也是促进灾区快速恢复产业发展的重大力量。社会对灾区的帮助包括高校、科研院所等智囊团的战略、知识、规划等帮助,包括非政府组织的桥梁作用,也包括社会其他组织的资金、设备等的捐赠。

3.4 有效路径

根据对灾区资源承载力系统的分析与评价,在灾区产业集群调整模式讨论的基础上,灾区新型的产业集群有如下具体有效路径。

3.4.1 走现代工业产业发展道路

在灾区的恢复重建过程中,各地先根据本地资源承载力明确自己的功能定位,在此基础上形成以现代优势产业为核心的产业布局模式,如条件较好的成德绵经济带,要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以现代服务业为配套的产业布局模式,如电子信息产业、新材料工业、装备制造、能源电力、现代中药等优势产业,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生物工程、新材料等有潜力的特色产业以及物流、保险、信息、法律等现代服务业。德阳还可以依托丰富的磷矿资源,调整形成以磷矿开发为依托的产业集群。阿坝州、彭州等地可以依托自然风光构建以旅游业及相关的酒店业、餐饮等核心的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而都江堰可以以成都为大后方,利用四通八达的交通,大力发展会议、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现代服务核心产业集群。这样,可以使相关优势产业中的企业获得价值链上下游的高附加值,让生产过程变得更加有效率,而把不利于地区发展的产业外包出去,进而使得灾区的自然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3.4.2 走集群工业产业园区道路

工业园区是产业集群的重要平台,是集群企业资源共享的主要途径。形成工业园区布局可以使灾区的产业布局由分散无序向集聚有序转变,使灾区的社会资源和经济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民营企业可以借助于对口援建,结合灾区产业重建过程中的优势,在资源系统可承载范围内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在区域内部慎重选址,结合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建立一批新兴的“飞地”工业园区,使灾区逐步形成功能定位清晰、发展导向明确、开发秩序规范、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区域开发格局。

3.4.3 企业+基地+农户的农业集群化

调整形成灾区农业企业与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户家庭经营三个层次的经济联合网络,发挥灾区农牧业基础良好的优势,按照农村主导产业或主要农产品兴办优势,以企业为核心,用其自身所拥有的资金、技术、设备、人才等方面的优势,通过建立相应的农业产业基地,形成长期的网络联系,扩大该地区农业经济规模,带动农业产业的发展。这一模式将使灾区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经济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同时,由于社会经济资本在灾区的投资,经济资源承载力得以提升,更易实现灾区农业产业的恢复发展。

3.4.4 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化

灾区在集群落后的地区调整走“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的模式,借助对口援建,依托丰富的电力资源,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引进一批大的项目,发展大项目配套产业,促成大项目产业链发展,随着产业链的发展完善,形成产业集群发展。承接产业转移不等于把污染企业搬到西部,而是技术升级、节能环保前提下的转移,在灾区资源承载力前提下的转移。

3.4.5 区域特色+地震纪念的旅游集群化

灾区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是四川省重要的产业之一,恢复调整旅游业集群发展,充分开发灾区旅游资源,修建地震纪念馆等旅游景点,结合新农村建设发展生态旅游业,认真做好景区的规划、开发和对外宣传工作,恢复旅游景区、景点和旅游配套服务设施,恢复旅游市场信心,延伸生态旅游产业链,重塑四川旅游形象。旅游产业集群要与其生态环境和谐互动[19],不能破坏灾区生态环境。

3.5 统筹兼顾

构建灾区新型的产业集群要注意利益问题、调整的速度与规模问题、调整的产业结构问题等等,这都需要从整体出发、从灾区可持续发展出发、从灾区传统文化保存出发,做系统的考量。

3.5.1 统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地震除了对灾区资源承载力产生影响外,对灾区的生态环境也产生很大影响。四川省本来就是全国酸雨最严重的地区,全省酸雨污染范围达10万平方公里,酸雨率达48.3%。这主要是因为西部工业是以能源和原材料为主的,包括煤炭、电力、石油化工、天然气、有色金属、盐化工和磷化工,这些工业大都是污染密集型产业,造成严重的大气、水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所以灾区的产业集群发展面临着发展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的任务。因此在灾区产业集群过程中要注意转移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不能以牺牲环境的代价换灾区产业的恢复。

3.5.2 兼顾国家地方与集体和私人利益

在开发矿产资源的过程中,资源的归属问题会产生利益的分歧,比如德阳清平乡,这是国内五大磷矿基地之一,年产磷矿石超过200万吨,位于清平磷矿的企业分为几个层次:国家大型国有企业、乡办企业、村办企业、私人企业,另外还有中外合资企业,各企业之间争夺矿井,产生利益冲突。所以灾区产业集群发展的过程中,尤其是依托自然资源的产业集群要注意兼顾地方利益与国家利益、私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

3.5.3 统筹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

构建新型的灾区产业集群要注重高新技术的引进和发展,但是也绝不能摒弃传统产业。传统产业往往是一个地区文化的传承,用高新技术手段提升传统产业的竞争力,在发挥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提升传统产业的竞争力。

3.5.4 兼顾政策性和非政策性集聚效应

灾区产业集群是在政府推动引导下进行,对集群企业给予众多优惠措施,这会导致大量企业为获取政府“政策租”而投资灾区,并不具有一般意义的集聚效应。这种有政策优惠吸引的产业集群根植性差,缺乏内在、紧密的产业联系,灾区集群调整过程中要慢慢调整耗散“政策租”,提升集群企业非政策性的集聚效应。

4 结束语

研究资源承载力系统最根本的出发点是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思想从全局出发,坚持以生态可持续为基础、以环境可持续为准则、以资源可持续为核心、以经济可持续为基础、以社会可持续为目标,通过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调整,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持续协调稳定发展关系。地震改变了灾区地质、地理条件,打破了灾区资源承载力系统的均衡,灾后重建如果只是简单的不考虑资源承载力系统的变化而进行产业集群的调整,则会导致资源的进一步破坏,不利于灾区的可持续发展。灾区产业恢复要在新的资源承载力水平下积极开展产业集群模式调整,走“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开发为依托,以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产业集群为发展模式,以工业园区为发展载体,以技术创新为发展手段”的科学发展道路。在分析灾区资源承载力变化的基础上提出在新的资源承载力系统下寻找产业发展新的均衡,将构建灾区新型的产业集群作为一个系统工程,用系统控制的理论进行分析,给出了灾区产业集群发展战略模型和实施框架,结合灾后对口援建政策提出了构建新型产业集群的具体路径,通过产业调整寻找适合灾区发展的集群模式,加快灾区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的恢复重建。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Porter, M E. Clusters and New Economic of Competition[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8, 11.

[2]徐玖平, 马艳岚, 段雪玲. 汶川特大地震民营企业灾后重建优选统筹模式[J]. 中国管理科学,2008,16(4): 1~12. [Xu Jiuping, Ma Yanlan, Duan Xueling. The Optimum Seeking and Overall Planning Model of The Reconstructions of Private Enterprises in Wen Chuan PostEarthquake[J]. Chinese Journal of Management Science, 2008, 16(4): 1~12. ]

[3]徐玖平, 卢毅. 地震灾后重建系统工程的综合集成模式[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8, 28(7): 1~16.[Xu Jiuping, Lu Yi. MetaSynthesis Pattern of Systems Engineering of Postearthquake Reconstructions [J]. Systems EngineeringTheory & Practice, 2008. 28(7): 1~16.]

[4]王贵明, 匡耀求. 基于资源承载力的主体功能区与产业生态经济[J]. 改革与战略, 2008,(4): 109~111.[Wang Guiming, Kuang Yaoqiu. The Main Functional Region and Industrial Ecological Economy Based on Resource Carrying Capacity [J]. Reformation & Strategy, 2008,(4): 109~111. ]

[5]谭文垦, 石忆邵, 孙莉. 关于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若干理论问题的认识[J].中国人口 •资源与环境, 2008, (18): 40~44. [Tan Wen ken, Shi Yishao,Sun Li. Some Theo retical Issues on Urban Carrying Capacity[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8. (18): 40~44. ]

[6]张保成, 国锋. 自然资源承载力问题研究综述[J]. 经济经纬, 2006,(6): 22~25.[Zhang Baocheng, Guo Feng. Review of Natural Resources Sustain[J]. Economic Survey, 2006,(6): 22~25. ]

[7]曹邦英. 产业集群成长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研究[D]. 成都: 四川大学, 2006. [Cao Bangying. On the Growth of Industrial Cluster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West[D]. Chengdu: SiChuan University, 2006. ]

[8]钱学森, 于景元, 戴汝为. 一个科学新领域――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及其方法论[J]. 自然杂志, 1990,13(1): 3~10. [Qian Xue shen, Yu Jingyuan, Dai Ruwei. A New Discipline of ScienceThe Study of Open Complex Giant System and Its Methodology [J].

Nature Magazine, 1990. 13(1): 3~10. ]

[9]范剑勇. 市场一体化、地区专业化与产业集聚趋势―兼谈对地区差距的影响[J]. 中国社会科学,2004, (6): 39~51.[Fan Jian yong. Market Integration, Regional Specialization and Tendency of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An Implication for Regional Disparity[J].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2004,(6): 39~51. ]

[10]Ohlin,B.Interregional and International Trade[M]. Cambridge: Har vard University Press, 1933.

[11]Marshall, A. Principles of Economic[M]. London: MacMillan and Co, Ltd, 1920. Eighth Edition.

[12]Henderson,J V. The Sizes and Types of Citie[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74, (64): 640~656.

[13]Krugman, P.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J]. Journal of Pol itical Economy, 1991, (99): 483~499.

[14]陈耀, 冯超. 贸易成本―本地关联与产业集群迁移[J]. 中国工业经济, 2008,(3):76~83. [Chen Yao, Feng Chao. Trade Cost, Local Linkage and Industrial Clusters Relocation[J]. China Industrial Economics, 2008,(3): 76~83. ]

[15]蔡宁, 杨闩柱, 吴结兵. 企业集群风险的研究: 一个基于网络的视角[J]. 中国工业经济, 2003,(4): 59~64. [Cai Ning, Yang Shuanzhu, Wu Jiebing. Research on Risk of Industrial Clusters[J]. China Industrial Economy, 2003,(4): 59~64. ]

[16]张辉. 全球价值链下地方产业集群升级模式研究[J]. 中国工业经济, 2005,(9): 11~18. [Zhang Hui. Research on Upgrading Model of Local Clusters in Global Value Chains[J]. China Industrial Economy, 2005,(9): 11~18. ]

[17]文?, 曾刚. 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地方产业集群发展――地方建筑陶瓷产业集群研究[J]. 中国工业经济, 2005,(6): 36~42. [Weng Hu, Zeng Gang. Development of the Cluster Embedding in the Global Value Chain:The Study of the Global Ceramic Tile Cluster[J]. China Industrial Economy, 2005,(6): 36~42. ]

[18]黎继子, 刘春玲,

蔡根女. 全球价值链与中国地方产业集群的供应链式整合―以苏浙粤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为例中国[J]. 中国工业经济, 2005,(2): 118~125. [Li Jizi, Liu Chunling, Cai Gennü. Global Value Chain and Supply Chain Integration for Industrial Cluster: Case Study of Apparel Industrial Cluster in Su, Zhe and Yue Provinces[J]. China Industrial Economy, 2005,(2): 118~125. ]

[19]王兆锋. 基于生态理论的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特征研究[J]. , 2008, (2): 29~34. [Wang Zhaofeng.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 Research of Tourism Industry Cluster based on Ecology Theory[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8, (2): 29~34. ]

Industrial Cluster Adjustment in Post Wenchuan Earthquake

XU Jiuping1,2 YANG Chunyan1

(1.Institute of Emergency Management and Reconstruction in Post-disaster, Sichuan University, Sichuan Chengdu 610064, China;

2.State Keylaboratory of Hydraulics and Mountain River Engineering, Sichuan Chengdu 610064,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assesses resources capacity in disaster affected area from three dimensions: the natural resources, social resources and economic resources, and made evaluation and analysis for inside and outside gathering status of the industry cluster in disaster affected areas. It proposed strategic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clusters from the network infrastructure, the environmental development, the external platform. It discussed the industrial cluster solutions from the process and layout, researched the industrial cluster framework from the implementation principle, the cluster nirvana, outsourcing services and support system, discussed the effective ways of industrial cluster adjustment from industry modernization, clusters of industrial park,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cluster, projectsindustrial chain of industrial clusters and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tourism industrial cluster, and expounded the overall planning of industrial cluster adjustment from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nantional interests and individual interests, hightech industries and traditional industries, and policy effects and nonpolicy effects. It constructed new industrial clusters in disaster affected area on the factors mentioned above.

Key words Wenchuan Earthquake; reconstruction in postdisaster; carrying capacity of disaster area resources; industrial cluster; industrial lay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