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应对“心脑血管疾病”的上上策:预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泛指由于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所导致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的通称。发生在心脏动脉血管的病谓心血管病,主要有:心肌梗塞、冠心病等。发生在脑动脉血管的病变称为脑血管病,主要有脑溢血、脑血栓、脑栓塞等。
心脑血管疾病的现状
心脑血管疾病是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危害人类生命的第一杀手,仅在我国每年就有30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平均每10秒有一人死亡。据最新的医学资料显示,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在逐年上升,并且向年轻化方向发展,30岁以上的发病几率为17%,40~50岁为37%,50~60岁为54%,70岁以上为67%,可见随年龄的增长,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亦随之增高。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特点。面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威胁,唯有预防才是高明之举,万全之策。早一日预防,早一点安心。
以下人群更应当引起高度重视,需要立即采取预防措施。
[1]机关干部、企事业领导、知识分子等。由于他们每天压力过大,精神紧张,导致人体长期神经失调、新陈代谢发生紊乱,使血管积存血垢,造成动脉硬化,从而容易引起一系列心脑血管问题。
[2]长期应酬、生活无规律者。吸烟、饮酒使他们的血管内存在着大量的血垢,对身体造成慢性长期深度的伤害,往往会过早患上心脑血管疾病。
[3]肥胖及饮食不科学者。他们往往营养过剩,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过高,使血液中淤积了大量的血垢,堵塞血管而引起心脑血管疾病。
[4]40岁以上者,尤其是有头晕目眩、心慌气短、记忆力衰退、四肢麻木、听力和视力下降等症状的中老年朋友,他们的血液中积存着大量过剩的血脂、血栓、各种未有效代谢的废物、毒素,对心脑血管时时刻刻产生着威胁。
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方法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秘诀在于“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少吃食盐和心理平衡”等。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应当养成如下良好的生活习惯。
(一)合理膳食
许多人缺乏饮食科学常识,以为大鱼大肉就是高生活质量的表现,其实不然。人的健康状况不同,饮食也应当有所不同。建议需要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养成如下饮食习惯。
增加纤维膳食
膳食中纤维有降低血清胆固醇浓度的作用。膳食纤维含量丰富的食物主要是粗杂粮、米糠、麦麸、干豆类、海带、蔬菜、水果等,每日摄入纤维量35克~45克为宜。具有降脂功能的常见食品还有洋葱、大蒜、香菇、木耳、芹菜等。
多吃豆制品
大豆里面富含多种人体所必需的磷脂。常吃豆腐、豆芽、豆腐干等豆制品有益于人体健康,能够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适当减少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取量
脂肪摄入应严格限制在每日不超过30克或占总热量的15%以下。胆固醇摄入量每日应该控制在200毫克-300毫克以下为宜。尽量避免食用高胆固醇食品,如动物的脑子、脊髓、内脏、蛋黄、贝壳类(如:蚌)、软体类(如:鱿鱼、墨鱼、鱼子)。
(二)科学生活
加强体育运动,每天坚持运动1小时,活动时心率以不超过170与年龄之差,或以身体微汗,不感到疲劳,运动后自感身体轻松为准,每周坚持活动不少于5天,持之以恒。
戒烟限酒,长期吸烟酗酒可干扰血脂代谢,使血脂升高。
避免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失眠、过度劳累、生活无规律、焦虑、抑郁,这些因素可使脂代谢紊乱。中老年人不要长期打麻将、下棋,保持心平气和,尽量少生气。
(三)科学预防
定期体检,35岁以上的中年人、肥胖者、有高脂血症家族史者、经常参加吃喝应酬者、高度精神紧张工作者,都属高危对象,应定期(至少每年一次)检查血脂、血压等指标。
不要盲目服用药品或保健品,必需服用时,要在医生或专业人士的指导下,选择药性稳定、安全性高、又可长期服用的清除血垢的药品或保健品,最好选择纯天然无副作用的保健品。在服用具有洗血功能的药品或保健品时,要注意只有同步均衡调节血脂中的甘油三脂、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这三项被称为“血脂三凶”的指标,使其达到标准值,才是真正的洗血,才能达到洗血保健的初衷。单纯降压或者单纯降脂,其实只是降低了血脂中的一两项指标,很容易反弹,都是短期行为,治标不治本。
总之,中老年人要马上行动起来,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