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情与形的融合 心与身的交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情与形的融合 心与身的交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舞蹈是一种以人体动作来表达内心情感的艺术,动作则是其表达的载体。学生的舞蹈表演能力除了先天的条件之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后天的训练。就提高学生表演能力的方法和技巧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对学生舞蹈表演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所帮助。

关键词:舞蹈教学;表演能力;方舞蹈是一种以人体动作来表达人类情感的艺术。舞蹈动作是其表达感情的载体和手段,舞蹈者通过舞蹈动作来表达其内在深层的精神世界。舞蹈具有很强烈的抒情性和表现性,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各方面人士的合作,编导、作曲、服装以及舞美设计。但是,这些人的心血最终通过舞蹈演员的肢体来呈现在观众面前,所以提高舞蹈演员的表演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下面就谈谈我在这几年舞蹈教学工作中对提高学生表演能力摸索的一些方法和技巧。

一、提高理解能力,为舞蹈表演夯实基础

理解舞蹈的内涵是提高表演能力的基础。为此,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理解能力,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帮助他们理解舞蹈所要表现的主题和思想内容,在思想上和情感上为他们的艺术表演打下基础。一般来说,我会采用“三部曲”的方法,即“感受理解―体验表现―创新超越”,循序渐进,引导学生从根本上了解舞蹈所要传达的思想和意义,从而提升表演质量。

舞蹈《绿色畅想》是“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第三届全国儿童少年舞蹈大赛”金奖作品。刚与学生接触这一舞蹈时,我带领他们来到初春雨后的生态园,请他们用自己的双眼去寻找自己最喜欢的一种植物,并且要求他们用动作说明自己喜欢的理由。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一棵嫩芽,在雨露中自由生长,充满了勃勃生机。我适时地提问:“嫩芽们此时的心情会是什么样的呢?”“快乐的,幸福的,还想长得更快……”听着他们的回答,我也忍不住昂起头,伸出双手接受阳光雨露的滋润,他们和我一起舞蹈。这种情境创设的方法,能为学生提供最身临其境的体验。回到舞蹈房后,当我讲述起这新的舞蹈,学生你一言我一语,俨然就是成长中的嫩苗,因为他们是用心去发现、感受、表现的。在排练中,我也会将生态园体验活动中的照片来提醒他们,他们也能很快心领神会,每个舞蹈动作都是充满动感和生机的。

二、加强形体训练,提高表演中的形体素质

舞蹈演员在表演时,首先映入观众眼中的就是演员的形体。形体对观众来说是最直观的,在舞蹈表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身体姿态正确优美,才能将完美的艺术表演呈现在观众面前。可以说形体训练是舞蹈的基础训练,通过形体训练改造形体的自然状态,使之更符合舞蹈和艺术对形体的要求。形体训练能有效提高形体素质,改善形体条件,从而使得形体动作更加规范。其具体做法如下:

1.学习正确的身姿体态是提高舞蹈表演能力的前提条件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比较等方法指导学生学习正确的姿势,要避免含胸驼背,走路拖沓等坏习惯,并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其认识美、发现美、表现美,从而创造美的意识,逐步提高他们塑造自我、表现自我优美体态的能力。适宜的身体练习可促进骨骼生长,改善体型的基本框架,对已经出现的不良形态改变实施矫正。如优美的站姿要求表情自然;腰部挺直,收小腹;臀部突出;两臂自然下垂,两腿并拢、夹紧、提臀;要给人一种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精神状态。

2.肢体的协调性训练是提高舞蹈表演能力的核心

协调性指身体作用肌群之时机正确、动作方向及速度恰当,平衡稳定且有韵律性。在舞蹈表演中,协调性训练尤为重要。协调性训练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多练,协调性都是在不断练习的过程中慢慢培养的。

三、加强眼神训练,提高表情的感染力

舞蹈演员除了要用形体表达内心的情感、传递表演者对作品内涵的领悟外,最重要的一个载体就是脸部。如果一个舞蹈演员面部表情呆板、僵硬,在表演中就不能将有效的感情传递给观众,从而使舞蹈的表现力大打折扣。而面部表情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眼神,所谓“画龙点睛”。重视眼神的训练,用眼睛来传递表演者的情感与神态、思想与独白,这个过程中眼是关键。舞蹈演员要学会善于用眼传神。如果一个舞蹈演员表情淡漠、眼睛无神、内心空荡,在舞蹈表演中就会缺乏生气,没有活力,自然也不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即使舞蹈本身编排得不错。这就需要教师在舞蹈教育中对学生眼睛的表现力加强训练,提高学生眉目传情的能力和技巧。进我的舞蹈班,首先就会教学生一个眼睛的组合训练,通过眼珠上下、左右的注视和晃视及随眼的训练,使学生具有灵活的眼神。然后用“我的眼睛会说话”的游戏,引导学生用眼神来表现自己的内心,其他学生就一起来“猜猜她的眼睛说了什么”。当然,这对教师自己的要求也很高,只有教师到位的示范引导,才会有学生积极的模仿表现。这一游戏对于刚开始接触的学生来说确实较有难度,但是久而久之,眼睛真的会成为学生心灵的窗户。

四、正确表达感情,提高角色的把握能力

舞蹈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其中有抒情的,也有叙事的,还有二者兼备的,但从大多数舞蹈形式来看,还是仍以抒情为主。舞蹈动作在抒情时可以从多角度、多侧面、多手段来表现不同的气氛、意境和情绪。一个给人印象深刻的舞蹈,一定是学生理解了所表演的角色及其性格并将其表现出来的舞蹈。所以,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舞蹈是用心在跳而不仅仅是用肢体。只有从内心深处感悟舞蹈的魅力,表达出的动作才是有生命力的,才是充满感情的。没有感情的舞蹈就不会有表现力,自然也不会取得成功。舞蹈中感情必须连贯,要始终如一地在舞蹈表演中融入自己的思想感情,在表达感情的过程中可适当进行夸张。在表现时需要集中思想,才能达到全神贯注,使整个表演都充满舞者的感情,给观众以流畅的艺术感染力,引起观众的共鸣。舞蹈要表达的不是学生个人情感,而是角色的情感。只有充分认识自己的角色定位,才能从本质上把握舞蹈表现的形式,才能真正掌握舞蹈的动作技术,淋漓尽致地表现舞蹈内涵。例如,舞蹈《阳光下共成长》中,我设计的主角是一个外来民工的孩子,她在窗外看着教室内书声琅琅,眼里充满的羡慕,想上学却没有书包和书的失落心情。最后,在教师和学生的帮助下,背着崭新的书包,坐在明亮宽敞的教室,刻苦学习,能用自己的努力去创造美好的未来。先前,小演员很难把握那失落的眼神,我就和他们聊天,引导他们想象自己梦想成真的瞬间,比较前后的心情差异,由失落、羡慕到满足的幸福,油然而生。后来在比赛时,小演员通过眼神的一放一收,将失学儿童期盼读书的痛苦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使观众产生了与角色相同的情感体验。后来此舞蹈获得江苏省“晓邦杯”少儿舞蹈新作品比赛的金奖。

舞蹈艺术综合了多种艺术门类,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就需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多种手段对学生加强训练。同时,这种表演能力的提高和训练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一个逐步成长和完善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训练过程中不可急功近利,而要日久天长,将这种训练常规化,落实到日常的教学中。

参考文献:

[1]沈玉萍.谈学生舞蹈表演能力的提高[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5(9).

[2]李瑞祥.谈学生舞蹈表演能力的培养[J].青春岁月,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