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校园里的“江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校园里的“江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近几年来,中小学校园暴力频现。有少数学生模仿着电视画面或网络游戏,动辄对同学拳脚相加,用“江湖规矩”解决问题。对此众家长不安,他们忍不住问:纯净校园咋越来越像“小江湖”?调查显示,多数校园暴力案件的主角都是女生,女生校园暴力事件成为校园暴力的新表象。

女生校园暴力行为常表现为一群女生(加害者)对某一个或某几个女生(受害者通常是一个)的虐待、折磨和,其时间少则一两个小时,多则通宵达旦,手段更是花样繁多,从谩骂到殴打再到性,无所不有,给受害者的身体和心理都造成难以治愈的伤害和痛苦。这些暴力行为的性质都已经触犯了刑法,而且这种犯罪性质的少女校园暴力行为近年一直呈现增长态势。

校园女生暴力事件层出不穷

据调查发现,少女暴力犯罪在数量上呈直线上升趋势。她们实施暴力的手段比起男孩子有时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在校园暴力案件中,施暴者与被害人多为同学、邻居关系,以女性为受害者的案件占全部案件的60%,犯罪地点多集中在学校的宿舍、校园隐蔽地区和上学放学的路上等。

人们一般认为,实施这种暴力行为的女生应是所谓的“差生”和“不良少女”,然而大量案例表明,优等生也加入了施暴者的行列,而且施暴手段之残忍不在前者之下,并且,施暴女生有低龄化的趋势。据相关研究者的统计,最小的女生仅为9岁。职业技术学校、艺术学校等住宿制学校是此类事件的多发地。

女生的这种校园暴力行为与一般的打架斗殴、勒索钱财或男生间的暴力冲突等校园暴力相比,有其独特之处。首先,女生的校园暴力行为往往是群体行为,表现为一群女生对一个女生施暴,加害者在数量上比受害者多得多,处于绝对的强势地位,或由其轮流对受害者进行攻击,或虽然只有少数几人或一人攻击,但群体中的其他人均保持冷漠的袖手旁观态度,放任或容忍对受害人的攻击。

调查显示,女生的暴力多发生在寄宿制学校。女生暴力行为多带有游戏性质,表现为虽然手段多样,方式残酷,但仍摆脱不了游戏型攻击的影子。对受害者的攻击并无功利目的,只是内心某种不良情绪的发泄。同时,将攻击他人作为一种娱乐方式,从受害者求情、告饶、痛苦和挣扎中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女生校园暴力行为中经常出现迫使受害者、强迫受害者做猥亵动作、拍摄记录受害者遭受的过程并加以传播等现象,给受害者造成严重的身心伤害。

“粉拳”为何成“铁拳”

1 暴力文化为催化剂

暴力文化是女生校园暴力行为发生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电视、电影、动漫和网络世界传递的“有仇必报”、“暴力至上”等观念,以及部分家长“不要示弱、不要吃亏”的过激教育,使得青少年无论男女一有机会便在现实生活中大打出手。在当前的女生校园暴力事件中,往往伴随着为数不少的旁观者,他们或袖手旁观,或起哄助威,甚至还冷静拍摄予以解说。这些现象表明,当前的青少年已经开始接受弱肉强食的暴力逻辑,潜意识中已经开始以强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无视弱者受欺侮时的感受。

现如今,暴力文化的传播已经不限于传统媒介了。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各种网络暴力视频、图片、游戏等拓展了暴力文化对青少年影响的广度与深度。暴力文化中的主角也不再仅限于男性,各种视频、音像、游戏等都开始宣扬女性暴力,塑造出一大批威风凛凛的“大姐大”、冷酷无情的女杀手、歇斯底里的野蛮女友等形象。这些形象俨然已经成为许多少女心中的偶像和某些不良少女竞相模仿的对象,受这些人物的影响,女孩子们也把使用暴力作为了解决问题的最终手段。

2 缺失的性别教育

有专家认为,女生暴力事件增多和近年来愈演愈烈的独生子女“中性化”有关。身为女孩子,却想象男性那样变成强势,于是模仿男性那样抽烟、爆粗口甚至打人,这折射出青少年群体价值观的变化。

女生中性化的出现,主要是受娱乐界、媒体界的影响所致。青少年追求个性以及盲目从众的心理特质,导致了她们的追星行为。但事实表明,青少年模仿的往往是明星或异性的服饰、装扮、发型、行为举止等外在表现,即一些表面化的内容,但却可能忽视了学习明星或异性的内在优秀品质以及适应社会的人格特征,忽视人格的完善,误读了中性化的意义,导致性别模糊。如女生理寸头、穿男装,说话大声吼叫,完全失去了女人的温柔淑女形象,这样的情况在校园里已经不是少数现象。

由于青春期女生的性别认同常常出现模糊所致。从幼儿园开始,女生就常常担任班干部等职务,比较强势,进入青春期后,她们潜意识里拒绝承认相对弱势的女性角色,于是出现了“姐妹党”,讲义气论姐们,但遗憾的是这种“义结金兰”多没用在正能量上,常常是“粉拳”变“铁拳”了。

从这里折射出我国中小学生性别角色教育的缺失。

3 忽视的心理问题

女生校园暴力还有着深刻的心理根源。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指出,校园暴力的加害者常属于低自我控制者,具有冲动性格和暴力倾向,学生被害人常属于低自尊和低成就感者。具有病态人格特质的学生,因为不具有罪恶感,缺乏良好的人际关系,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爱和被爱的能力,无社会适应人格,其行为经常与社会规范相抵触,常常被本能的欲念所驱使,导致发生暴力或其他违法犯罪行为。

女生校园暴力事件,大多是出于嫉妒、报复的心理,其中,所谓的“情感纠纷”更易引发暴力事件。而学校和家庭也从来没有告诉过她们产生嫉妒和报复心理的原因是什么,应该怎样认识自己与别人的差异,怎样处理心理上的不平衡感。女生群体暴力行为正是这种长久以来积累的嫉妒心理无法疏导而爆发的结果。加害者施加于受害者的暴力行为不过是为了平复加害者因嫉妒产生的不平衡心理,而群体性的暴力手段则更能满足加害者的这种看到受害人被轮流折磨而倍感痛苦所获得的“补偿性”的心态。

4 缺乏“爱”的教育

相关研究发现,具有校园暴力行为的学生家庭具有这样一些特征:形式上或实质上的家庭破碎,家庭不和谐,家庭的经济水平低于一般家庭,父母染有恶习或者犯罪行为,等等。据某少管所调查统计,在210名少年犯中,因各种原因造成家庭不健全导致无人管教或心理变态的有87人,占41.7%。可见,女生校园暴力行为的出现与家庭关爱的缺乏、父母不良习性的影响有着较大的关联。

当前社会环境的一个不良倾向是人文关怀越来越少,不尊重也不关爱作为个体的人,自私自利泛滥,功利主义盛行,这些反映在教育上,就是以应试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模式。课程围绕升学考试设计,缺少人文教育和人性教育,忽略道德和法制的教化;老师和家长只看重孩子的考试成绩,只以成绩优劣来判断孩子的好坏,漠视他们的情感和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久而久之,孩子被同化或者说被训练成只对学业满腔热忱,而对道德素养、情感需求和付出都极其冷漠的人。

如今,我们正处在一个社会结构急剧变动的时代,传统的道德、理想在不断地被解构,整个社会的价值观走向多元。在这个前提下,孩子世界观中的暴力倾向在很大程度上是现实世界的投影。试想,如果成人世界奉行的是弱肉强食、巧取豪夺,我们又凭什么要求孩子温良谦让呢?毕竟,道德不是靠灌输的,它是靠家长和老师的身体力行传授给孩子的。

面对如此多的女生校园暴力事件,我们不禁要问:当花季少年行凶作恶时,有没有过对生命的敬畏与珍惜?是什么导致了校园暴力的频发?谁又该为他们制造的罪恶承担责任?校园暴力事件,无疑戳痛了当下教育的伤口。(据网易、中国教育新闻网、《教育探索》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