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胼胝体梗死22例临床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胼胝体梗死22例临床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胼胝体 梗死 核磁共振成像 多样化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7.047

胼胝于半球间裂底,是由连合左右大脑半球皮质的纤维组成,胼胝体的功能主要是连系两中侧大脑半球的皮质枢。由于胼胝体的血液供运比较丰富,其梗死在临床上很少见,受损后的临床表现依部位不同而异,经过治疗预后良好。随着头颅核磁共振成像广泛应用,胼胝体梗死确诊率及其临床表现逐步提高。

回顾性分析脑梗死患者中,2008~2011年经头颅MRI确诊的22例胼胝体梗死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表明,胼胝体梗死临床表现较复杂化、多样化,头颅MRI能够积极确诊,积极治疗后恢复较好。胼胝体梗死在临床上发病率通过核磁共振确诊,对其临床表现的多样性逐步提高认识,减少致残率。现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22例,男9例,女13例,年龄50~75岁,平均62.4岁,其中患高血压20例、糖尿病11例、心颤房纤1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11例,冠心病6例,吸烟8例,饮酒5例,高脂血症9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2例。所有患者均符合1995年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并经MRI检查确诊。

临床表现:主要有感觉、运动及语言共济运动等各方面障碍。本组中出现感觉缺失8例,语言笨拙17例,表现有语言迟缓、重复、口齿不清、平翘舌不分和错语等。失用(左手)7例,失写(右手)6例,失读5例,半侧空间忽例略10,异己手综合征3例,共济失调20例,躯体感觉障碍12例,步态失调11例。有明显的近期记忆力及计算力差者10例,计算力稍差4例。情绪变化(易激若)2例。比较突出的表现为:语言笨拙、半侧空间忽略、共济失调,记忆力及计算力下降。较少表现:异己手综合症,情感障碍。

影像学诊断方法:采用德国西门子115T磁共振扫描仪,SE序列及FSE脉冲序列,均行T1WI和T2WI、DWI轴位扫描,常规轴状位、矢状位、冠状位、确定病变部位。另外15例行MRA检查,6例行DSA检查。

结 果

本组中梗死发生于胼胝体膝部8例,体部10例,压部3例,膝部加体部5例,膝部加压部3例,膝部加体部加压部1例。同时伴有基底节区腔隙性梗死9例,半卵圆中心10例,脑干梗死2例。磁共振表现为T1WI病灶为低信号,T2WI所有病灶表现为高信号,20例行DWI扫描。其中15例行MRA检查,6例行DSA检查发现:大脑前动脉狭窄6例,闭塞2例;胼周动脉狭窄2例,闭塞1例;大脑中动脉狭窄7例;大脑后动脉狭窄5例,闭塞2例;血管形态正常3例。预后:本组全部好转,其中痊愈出院10例。

讨 论

胼胝体血液供应及缺血危险因素:胼胝于两侧大脑半球之间,是横越大脑纵裂连结两侧大脑皮层和皮层下神经结构的白质纤维板块。胼胝体分为嘴、膝、体、压四部分,膝部联系左右额叶前部,体部连接左右额叶后部和全部顶叶,压部连接左右颞叶。胼胝体的血液由大脑前动脉、前交通动脉、胼周动脉及胼缘动脉、大脑后动脉、后脉络膜动脉供血。由于胼胝体的血液供运比较丰富,故临床上发生胼胝体梗死十分少见[1]。本组22例患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疾病,或有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并血管存在狭窄(15/22),提示胼胝体梗死患者病因可能与其他部位脑梗死相同,主要与脑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血管痉挛有关。

胼胝体梗死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胼胝体是连接运动性言语中枢、运动中枢及双侧相应视、听区,是综合和传递双侧大脑半球的鉴别能力、感觉经验、记忆和认知的联系通道,所以胼胝体的功能与高级精神活动、言语和视听功能有关,损害后的临床表现复杂,不同部位损害表现各异[2],据文献分析,胼胝体前额部病损出现失用、步态异常、肌力降低、智能障碍、言语障碍及精神障碍等;体部损害出现共济失调、假性延髓性麻痹症状;压部损害出现偏盲及听觉障碍,本组病例临床表现与上述胼胝体损害症状相符。因此胼胝体梗死临床表现较复杂,遇到语言笨拙、半侧空间忽略、共济失调,记忆力及计算力下降。较少表现:异己手综合征,情感障碍等,其他梗死灶无法解释时应高度怀疑,进一步行头颅MRI检查。胼胝体梗死确诊应依据MRI检查,这与本身解剖位有关,因此MRI检查能提高对胼胝体梗死诊断正确率,减少漏诊、误诊,特别是DWI对胼胝体梗死定位诊断具有指导作用。进一步的病因诊断需借助MRA或DSA检查。两者结合更能对胼胝体梗死的部位及病因诊断进行详尽的分析,本组病例中大脑前动脉狭窄6例,闭塞2例;胼周动脉狭窄2例,闭塞1例;大脑中动脉狭窄7例;大脑后动脉狭窄5例,闭塞2例;血管形态正常3例。

胼胝体梗死预后主要取决于患者的一般情况,有无合并症、并发症以及合并非胼胝体部位梗死的部位。本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有10例治愈,大多数胼胝体梗死患者恢复较好,其原因是:胼胝体血液循环丰富,侧支循环较好;胼胝体为弓状白质纤维,缺血后主要发生脱髓鞘改变,无神经元的变性、坏死,及时治疗,病情可望迅速好转[3]。

参考文献

1 隋邦森,吴恩惠,陈雁冰.磁共振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143.

2 朱玉友,李怀玉.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0(12):639-642.

3 陈海,贾建平.胼胝体梗死的临床研究.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6,14(6):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