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非营利组织与企业合作的发展路径探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非营利组织与企业合作的发展路径探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随着非营利组织的快速发展和企业社会责任感的日益增强,非营利组织与企业的合作已成为中国公益事业发展的趋势之一,也成为企业获取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但是,由于两类组织在性质上的区别,双方必须认真考虑合作动机、合作匹配性、合作形式以及合作可能出现的问题,才能有效合作、实现双赢。

关键词: 非营利组织企业社会责任 合作路径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框架

(一)选题背景

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为主要标志的政府改革运动使非营利组织的制度环境发生了显著改变,国外非营利组织获得的政府财政资助和民间个体捐赠不断减少,同时非营利组织的数量急剧膨胀和越来越多的营利企业进入非营利组织的服务领域,这迫使非营利组织不得不面对资源日益减少和竞争压力的加剧的现实。

当前我国企业在各方面因素的促使下逐渐进入公益领域。第一,市场化改革为企业开展公益活动创造了条件。市场经济体制取代计划经济体制,直接导致“单位办社会”体制的瓦解,造就了一大批实力雄厚的企业、企业家。第二,十六大以来的政府态度和主张有力推动了企业公益。第三,舆论压力推动企业参与公益。近年来社会舆论开始大量讨论企业和企业家的第一桶金、原罪的问题,给那些为富不仁、的企业和企业家带来了一种危机感。这就要求企业在创造利润、遵守法律的同时,还要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承担起社会责任。

针对上述状况,非营利组织与企业在存在一定竞争的同时开展有效地合作,两者能在实现各自需求的同时,实现优势互补,创造尽可能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终达到互利互惠、双赢的局面。

(二)研究框架

通过大量的案例我们知道非营利组织与企业展开合作是可行的,但是如何建立这种合作关系,如何按照流程来恰当地应用这种模式是不明确的。非营利组织与企业在合作动机、形式上是复杂多样的。但不管非营利性组织究竟以何种形式与企业展开合作,它们大多属于有时间、预算、资源等限制的项目合作或者主题合作。因此对于这种合作行为,可以从项目管理的思路出发,从项目的投资决策开始到项目结束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评价,以实现项目的目标。参见图1:

二、非营利组织与企业的合作过程

(一)自我审查――合作的动机

非营利组织以追求最大社会效用为己任,体现的是社会使命和责任;而利润和效率是企业的最高追求,反映的是“经济人”的特性。因此两类组织开展合作的出发点及动机是各不相同的。

1、从企业的角度来说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企业社会责任感的驱使:即企业对于利益相关方必须做的事情,并不断满足股东在内的利益相关者的日益增长的需要。当代企业的社会责任感被加强和重视,企业开始大规模与非营利组织开展合作,以体现其社会责任感。

第二,建设优秀企业文化,吸引优秀人才:企业参与非营利事业,可以提高员工的精神境界、塑造企业价值观、增强企业凝聚力,从而有助于企业的文化再造。有突出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将吸引和留住更多优秀的员工,使他们在强大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的基础上推动企业的良性发展

第三,追求政治目的:在中国现阶段,非营利组织都有一定的官方背景,与之展开合作,可以更多的获得一定的政治资源。我国的许多社团,本身就是从一些国家职能机构演变而来,或者由政府出资创建以执行政府转移出来的那部分职能,它们与政府的关系极为密切。

第四,提高公益形象,追求广告效应:企业与非营利组织的合作带来的附带宣传比纯粹的商业广告更能获得社会的认可,更有利于树立“社会企业”的形象。

第五,享受税收优惠的政策:近年来,中国出台相关的税收政策,将企业捐助的税前扣除比例从原来的3%提到15%,从获取利润最大化的角度来说,无疑对于企业来说是一项重大的激励措施。

2、从非营利组织的角度来说可以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克服资源不足,扩展融资渠道:随着政府和私人捐助的越来越少,非营利组织的越来越多,可以获得的物质来源越来越少,与企业展开合作,一反面能够获得相应的资金、实物的支持,另一方通过“搭便车”,利用企业现有的人员、渠道、技术等,降低各种成本,最终提高的资金运作效率和公益服务功能。

第二,扩大公众基础,提高影响力:一家优秀的企业不仅有素质高的员工,还拥有相当一部分的忠实的消费者,通过与企业的合作,非营利组织向他们宣传其使命,获得其认可,从而使更多的人认识、了解、关注组织,进而扩大其影响力。

第三,向企业学习,提高竞争力:非营利组织在管理过程中有相当多的不足,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学习企业的经营管理、绩效评估、财务管理、风险控制等等,从而完善组织内部的各种机制,提高竞争力。

(二)选择合作伙伴――合作的匹配

面对两者合作动机的差异,选择匹配的合作伙伴至关重要,它关系到合作的长期性和稳定性。有效地合作匹配可归纳为以下三方面:

1、价值观匹配

存在差异的组织文化和价值观在合作的过程中必然会带来负面效应,导致合作关系的短期终结。因此,在选择非营利组织的合作伙伴时要将企业的文化和价值观纳入考虑的范畴。即非营利组织不能选择那些与自己的使命、价值观相左的企业合作。

2、能力的匹配

即合作伙伴能够为合作双方创造传统交易所无法创造的价值,这也是选择合作伙伴关系的一个最基本的考量。所谓能力如掌握技术的程度、财力、资金水平、管理制度、组织架构、产品与服务支持系统、创新能力、品牌的可信度、合作团队以及风险管理水平等。

3、环境的匹配

良好的合作环境不仅包括有利的政治、经济以及法律环境,还包括合作双方是否具有强烈合作意愿和要求。如果组织领导者不能建立支持的、受人尊重的关系纽带,组织的合作关系不可能繁荣。

(三)制定合作计划――合作的形式

根据两者的动机以及有效匹配,非营利组织与企业合作的形式主要可概括为以下三种常见类型:

1、 与企业产品或者服务销售相关联的公益推广活动

这是非营利组织与企业的合作中最常见的形式。其最大特点在于直接将企业对非营利组织的赞助或捐赠与其产品和服务的销售连接在一起,在促销的前提下,实现企业对于公益事业的支持。

2、 共同主题营销

在这种合作关系中,非营利组织与一个或者多个企业达成协议,通过资金赞助、分发产品和宣传资料以及广告等方式,共同致力于某一个社会问题的解决或者某种理念倡导的营销活动。

3、特殊经营或者特许授予

对于一些在其所在服务领域具有领导权或者权威地位的非营利组织来说,其所拥有的良好声誉及社会影响力,就是一笔可供利用的无形资产,它可以在收取一定的费用或者提取部分收入的条件下将其名称或者标志授予营利性企业使用,以帮助企业提升形象或促进销售。

(四)执行合作计划的控制――合作的问题

非营利组织与企业在合作过程中可能出对食品安全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 现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定位不清

非营利组织是不以营利为目的,主动承担社会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有别于市场的以使命为重的社会机构。但在与企业的互动中,非营利组织常常需要在违背公益和自身生存之间做两难的选择。为了在市场经济下获得充足的市场资源,非营利组织往往采用市场竞争手段把自身的经济利益和市场利润结合起来,由于定位不明确,从而造成自身需要和使命实现之间的严重失衡。

2、沟通与信任不足

信任是影响组织间合作的关键因素,它不仅是合作关系发生的前提,也是合作成功的关键。“没有互信,伙伴关系根本无从立基”,正是出于合作者间的信任,合作伙伴才会按时按质地投入相应资源、高效的执行合作计划、灵活地适应内外变化。

3、非法行为

非营利组织与企业互动过程中可能出现资金节流、非正当交易、暗箱操作等贪污腐化现象。虽然企业的贪污、诈骗行为也不鲜见,非营利组织与企业的非法合作不仅会招致公众的不满,给两者的名誉带来损害,而且对两者的长期发展都是不利的。

4、监督缺乏

我国非营利组织的监督机制不论是在理论构建上、还是在实践层面上都面临着特殊的困难,不仅非营利组织的外部监督机制长期处于半真空状态,非营利组织内部的自律也很不稳定,而且我国公民的民主意识也不强,很少主动对非营利组织的运作和行为进行监督。

三、结论与展望:

正如弗斯顿伯格所言,“现代非营利机构必须是一个混合体:就其宗旨而言,它是一个传统的慈善机构;而在开辟财源方面,它是一个成功的商业组织。当这两种价值观在非营利组织内相互依存时,该组织才会充满活力。”非营利组织与企业的合作是非营利组织发展的趋势,也是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的必然之路。

随着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企业社会意识的增强,两者之间的合作呈现常规化、制度化和多样化的趋势。非营利组织通过与企业的合作,积累社会资本,扩大自身的公信力和权威性,期待与更多的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本文认为为促进两者合作的成功开展还需在以下三方面进行研究:

(一)合作持续性的研究

从大量的案例来看,非营利组织与企业的合作都是为了达到各自的动机而开展的短期性的合作。而据我们所知,两者的合作领域一般是贫困地区,以改变其经济、文化等方面落后的现状,但一次性的或者短暂性的投入并不能有效地改变原有的状况,因此有待两者保持合作的长期性,持续地开展公益事业。

(二)合作模式演变的研究

随着企业与非营利组织合作行为的进展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二者之间的合作水平会经历一个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的演进过程,由此而形成的两者之间的目标需求也必然会发生演变。因此,随着合作的进一步开展需要对于合作模式进行积极地探索,以适应内外部环境的改变。

(三)合作绩效评价的研究

企业与非营利组织合作,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能够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又多大程度促进非营利组织使命的完成。因此如何构建一个可操作化的理论框架模型进行绩效评价,对合作行为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量化分析,显得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董文琪.非营利组织的合作营销研究[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

2.叶常林,徐克祥,虞维华.非政府组织前沿问题研究[M].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

3.康晓光,冯丽.2011中国第三部门观察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4.[美]彼得.德鲁克.周文祥等译.巨变时代的管理[M].台北.中天出版社

5.[美]彼得.德鲁克.社会的管理[M].上海.上海财经出版社

6.万真.非营利组织与企业合作营销的研究[J].新财经(理论版) 2010(6)

7.周慧. 论非营利组织与企业的合作营销[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

8.凌再阳,周琪. 非营利组织与企业的互动研究[J]. 法制与社会2008(29)

9.尉俊东,赵文红,万迪.非营利组织与企业联盟动机风险与控制的分析[J] 预测2006(2)

10.胡杨成,蔡宁,田雪莹.企业与非营利组织联盟研究现状探析[J] 外国经济与管理2006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