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饱食主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联合国粮农组织1979年决定,从1981年起以其组织创建日10月16日为。“世界粮食日”。我国1991年决定,以每年“世界粮食日”所在周为“爱惜粮食、节约粮食宣传周”。从前段时间新闻可以得知,世界正面临一场严重粮荒。对此,中国做出庄严承诺:“到2030年,中国可以做到自己养活自己。”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壮举。然而,看看全国各地餐厅酒馆每天食物垃圾的惊人数字吧。看学校食堂被随意倒掉的数量巨大的食物吧,甚至在家里,食物浪费几乎无处不在,我们不禁要问,在步入小康社会的今天,我们是否还有必要吟诵那句古老的诗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辽宁中医药大学杏林学院
樊 旭 刘自力
编者按:摆脱贫困、实现温饱并步入小康的人们,早已不再为没吃的而发愁,想得更多的是怎样吃才合理,才健康。就食量而言,是逞口腹之欲而饱食终日、膏粱厚味,还是食不过量、自然健康?
新饱食主义提倡:每餐只吃八分饱。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民以食为天”的饮食观在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的重要性。食为心根,根稳心安,没有饭吃,就无所谓生存和发展,更谈不上健康长寿。中医认为,“人以食为养”,乃表示“人以饮食维持生命延续”,“人以饮食供养五脏六腑”之意。在人类生活的诸多因素中,要数饮食对人的健康影响最大。
食之过饱,疾病来扰
饥饿年代曾给人们带来诸多不幸,如营养缺乏和传染性疾病,使人类实际寿命远远低于自然寿命。然而,饱食终日,大腹便便真能给我们带来幸福吗?非也。孔圣人在《论语》中说:“食无求饱。”庄子在《外篇》中说:“节饮食以养胃,多读书以养胆。”《黄帝内经》也有记载:“饮食自倍,肠胃乃伤。”“饮食有节,重在不过。”那么,“饱食”何以致忧呢?
一、易伤脾胃。“脾胃乃后天之本”。人体胃黏膜上皮细胞寿命很短,每2天~3天就要修复一次,一日三餐经常饱食,胃排空时间延长,就使胃黏膜得不到修复的机会。食物长时间滞留胃中,迫使胃大量分泌胃液,破坏胃黏膜,易产生胃糜烂、胃溃疡等胃肠疾病。
二、易加重冠心病。过度进食,尤其是高脂肪食物特别难消化,这就大大加重心脏负担,使腹部胀气,隔肌位置升高,从而限制心脏的正常收缩和舒张;另外,由于消化食物的需要,全身血液较多地集中在胃肠道,使冠状动脉供血更加不足,从而加重心肌缺血缺氧,甚至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进而危及生命。
三、易致肥胖。“鱼生热,肉生痰”,长期过量饮食,特别是过多进食大鱼大肉等营养品,就会使摄入的热量过剩,日积月累,久发肥胖。肥胖已被认为是大多数代谢性疾病的温床,对健康危害极大。
四、易患脑管病。种类繁多的脑血管疾病,大多与饱食导致的高血脂,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有关。当今,脑血管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最严重的三大疾病之一。
五、易患糖尿病。这种以多饮、多食、多尿为主要症状的代谢性内分泌疾病,诱因虽多,但公认的诱因是与长期饱食和喜美食有关,故此病别称“富贵病”。因此,糖尿病治疗除药物降糖外,主要是节制和控制饮食,改善营养结构。
六、易患癌症。许多国家的科研机构通过研究发现,机体免疫功能衰退是各种癌症的促发因素,而长期饱食就会使人体的免疫功能过早地衰弱或减退。一项调查显示,每人每天摄入2700千卡热能,肠癌死亡率为11.7人/10万人,当摄入增至3900千卡时,死亡率可增加数倍。
七,易造成骨质疏松。人体内甲状旁腺激素的多少与平时饮食量成正比,长期饱食就会使甲状旁腺激素增多,容易使骨骼过分脱钙,造成骨质疏松。从年轻时就经常饱食的人,到了老年,由于体内甲状旁腺激素含量明显增加,即使摄取较多的钙,也难以沉着于骨骼之中,所以患骨质疏松的机会就会明显增加。
八、易加速衰老。有关学者还证实,吃得太饱会让人脑内一种叫做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的物质急剧增加,而这种物质又被证实是促使脑动脉硬化的元凶,脑动脉硬化则与老年痴呆密切相关。此外,学者还发现一个惊人的现象:约20%的老年痴呆患者在他们青壮年时期都是喜欢吃得很多的“美食家”。
食不过量 长寿自找
可以说,大部分现代流行病都是“饱食”惹的祸。面对美食我们如何选择呢?答案早已有之,那就是:八分饱,保健康。
有学者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将大鼠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限制饮食,只吃八分饱;另一组自由取食,随便吃,观察两组大鼠的寿命长短。最后结果是,吃八分饱的大鼠寿命更长。美国科研人员对蠕虫、白鼠和猴子进行观察,每日供给的食物只有总热量的70%,其寿命比供给足够热量的同类长30%。我们人类也是如此,虽然长寿的后天因素很多,养生的方法也不少,但只吃八分饱的养生方法是值得大家仿效的。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第六条强调“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明确指出了“食不过饱”对健康的重要性。《黄帝内经》亦云:“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如果人人都食八分饱,那么剩下的“二分”不但会增加我们的寿命,还能节约大量的粮食,节粮从节制饮食开始。
新饱食主义之心理篇――青少年饮食态度的心理解码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健康教育所 徐岫茹
编者按:有过挨饿经历的中老年人大多有省吃俭用的习惯,而他们在教育子女或者孙子女时,却总是怕孩子饿着、吃不饱。家庭节俭教育的缺失直接造成青少年在学校和社会中奢侈浪费现象严重。本篇仅谈青少年饮食态度的心理解析,因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唯如此,作为父母的我们才能从中反观己身,担起责任。
新饱食主义提倡:饮食态度体现一个人的文明程度。
近日有一则新闻报道说:某校高中生因学校伙食较差而罢课……由此也惊动了上级教育部门、新闻媒体,并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争议。可见,青少年面对“盘中餐”的心态,需要认真研究,才能在家庭、学校、社会上形成科学健康的对策与正确的教育理念。
饱腹非情趣 选择要自主
生活在一个开放的、多元化的社会,青少年从小眼界开阔,享受了与父辈不同的生活方式,对“吃饭”这件事,许多孩子的说法是:只为吃饱啊?那多俗呀,好没情趣!于是,他们要寻求饮食的种种情趣,并希望有自主选择的自由。青少年在饮食方面的心理行为表现,可简略归纳如下:
1 挑食偏食很自然:为孩子的成长发育,家长必给孩子吃好,即使自己舍不得吃,也得留给孩子吃;为保证身体好、考试成绩好,就更要孩子
吃最有营养的,最精致的美食:这样,孩子挑食、偏食、浪费,吃“独食”等,都有了充分的“理由”。
2 攀富比阔甚坦然:有的孩子过生日、请同学吃饭,包下一家餐厅,花个数干上万元也不心疼,这是炫耀家庭“经济实力”的好机会,孩子好有面子,家长“出血”也心甘。
3 美食名吃追时髦:孩子也常有机会参加国内外旅游或社交活动,令其见识了各类“豪华盛宴”“饕餮美食”。这就难免在同龄人中攀比,甚至没有进过五星级饭店、没吃过西餐的,都被当作“土老冒”。
4 请客交际是当然:孩子更会向大人“学样”,校友聚会、选干拉票、发小叙旧、哥儿们聚餐等,“餐桌关系学”被许多孩子玩熟,但却不明白“君子之交淡如水”的真谛。
5 餐桌恋爱多浪漫:随着青春期到来,异性之间交往也会增多;不但要过我国传统的民族节日,还要过洋节,甚至有小学生也开始尝试了。
6 尝鲜情趣更多元:许多爱上网的青少年还会追随网上“美食家”的足迹,有人常在网上新开张的特色餐厅或是独具特色的美食信息,其生动、新颖、奇特的“广告”,会迎合青少年的好奇心与从众心理,并积极跟进试吃。
综上所述,不禁令人怀疑:这些“吃法”与填饱肚子究竟有什么关系呢?
作为心理咨询师,笔者接触过上百例“饮食障碍”患者,多为青少年。其表面上看是饮食无规律、不科学,或是不同于一般人的怪癖行为,而其实质上则是严重的心理障碍。饮食障碍的表现主要有:①以大吃放松心情;②心理失衡易贪食;③胡吃以宣泄抑郁;④绝食皆因无自信;⑤吃吐循环成自虐;⑥青春厌食避风港。实际上,无论贪食还是厌食行为,都与一定的心理障碍有关,一方面要进行心理治疗,另一方面要做临床医学和营养方面的治疗,可以说是对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家中若有孩子患上贪食症或厌食症,会给父母心理上和经济上带来巨大压力和沉重负担。
重识盘中餐 环保又健康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唐]李绅《悯农二首》
这两首小诗,孩子从幼儿时期可能就会背诵,但对其中的含义能够理解吗?如今的大多数孩子,包括部分农村娃,因上学念书,而没有机会接触农业劳动。深圳的一个女孩第一次看见猪,竟然被吓哭;大学生回村下田除草,却不识野草与禾苗的区别……看着这些削肩膀,小细腰、高挑身材的男孩女孩们,看着那些肥胖身躯“规模”远超父母的小男生小女生们,就可领悟什么叫做“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了。
针对我国青少年当前存在的问题,应该提倡下列健康饮食理念:
1 生活做减法,事业成加法:饮食简单,需求适度,物质做减法,精神更充实;可有更多精力与时间用于学业、事业,这是成功人士们的重要人生经验之一。
2 新节俭主义。求实不奢华:节俭是一种超级智慧和美德的前提,将资源用于最需要之处,而不贪图私有和虚荣,是新新人类应追求的境界。
3 生活方式病,可防也可治:贪食和厌食都是生活方式病,做一个身心健康的“青春精英”其实并不困难;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青少年应争做身手矫健的“健美之星”。
4 重识盘中餐。粮食应珍惜:“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这是任何时代颠扑不破的真理,粮食乃生命之本,爱惜粮食就是爱惜生命,甚至可以说是爱祖国爱人民的神圣使命。
5 环保时代潮,人人必参与:节约粮食的实质就是节约能源、土地和保护环境;人人应做环保卫士,做称职的地球公民,“物尽其用”则是“人尽其才”的保障和前提。
6 节约反浪费。爱心无限美:浪费是极大的犯罪,这永远是真理;如今世界上还有8亿多人挨饿;我国也还有为数不少的贫困人口;对于中国13亿人口,粮食问题更不可掉以轻心。
一日三餐非小事,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对于食品有一种科学的态度和善于自我控制的健康饮食行为,真是比绘孩子“吃得好”重要千万倍啊!
新饱食主义之节能篇――节粮的蝴蝶效应
张田勘
编者按:当前社会,人们都喜欢关注数字,CPI、GDP,股指、房指……可是你知道吗?每天的一日三餐,每一碗米饭,都包含了哪些数字呢?而这些数字都能最有力地证明:你节约的每一粒粮食,都在为社会、为国家、为全世界做着贡献。
新饱食主义提倡:从现在开始,节约每粗粮。
对于粮食的节约,中国人历来十分重视。例如,《颜氏家训》中的“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就代表了中国人千百年来养成的节约粮食和其他消费品的良好行为方式。其意义在于,即使是富裕者也能以细水长流的方式获得可持续发展,维持一个家庭的基本生存,拥有、享受和过完美满的人生。今天的节约粮食还赋予了许多新的意义,节粮是与节水、节约耕地、节约能源和节约资源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节粮的效应扩大开来是一种蝴蝶效应。
节粮与节水
1993年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教授托尼・艾伦(Tony・Allan)提出了一个“虚拟水”的概念,用以计算食品和消费品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的用水量。这个理论认为,人们不仅在饮用和淋浴时需要消耗水,在消费其他产品时也会消耗大量的水。
通过计算,人类在生产粮食时所耗费的水最为惊人。例如,生产1吨小麦需要耗费1000吨的水资源,生产1吨玉米需要耗费接近1200吨的水资源,生产1吨稻米需要耗费2000吨的水资源。而一杯咖啡在种植,生产、包装和运输的过程中需要消耗140升水,这相当于一个英国人平均每天的饮用和家庭生活用水量,甚至一个汉堡包也需要消耗约2400升水。当然,非粮食产品的生产也要耗费水。如生产一个2克的32兆芯片也要消耗32升水。而按“虚拟水”概念计算,平均每个美国人每天大约要消耗6800升水。是一名中国人消耗量的3倍以上。
当然,虚拟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水,而是以虚拟的形式包含在产品中的看不见的水,因此,虚拟水也被称为“嵌入水”和“外生水”。但是,虚拟水并非只是一种理论,而是一种可以贯彻和应用到生活中去的可行做法。其意义在于,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量入为出,不浪费粮食,每人一年节约1000克稻米(这是极容易做到的),只要1000人,就可以节约一吨稻米,也就等于每年节约了2000吨水资源。如果把这种节约推广到全国13亿人身上,一年就可节约130万吨大米,相当于节约了26亿吨水。这种节约如果换成是小麦,则可节约水13亿吨,如果是玉米,则可节水15.6亿吨。所以,节约粮食也就是节约水资源,这对于我们的生存事关重大。
节粮与节地
生产粮食必须依赖土地,因此,土地从古
至今都是与粮食密切相关的资源。按中国的13亿多人口计算,每人年均需要粮食300多公斤,对粮食的总需求量大约是每年5亿吨。而2007年中国的粮食产量刚好为5亿吨(2006年为4.9亿吨)。也就是说,18.27亿亩耕地产出的粮食,刚刚能解决13亿多人的吃饭问题。
而实施国家保护耕地政策的国土资源部的官员说,到2010年,中国人口可能增加到近14亿人。要保障这么多人的吃饭问题,18亿亩耕地是底线,绝对不能突破。目前中国其实是依靠提高粮食单产量,用占世界10%的土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为了保证中国粮食安全,必须保证18亿亩耕地这个底线,也就是粮食红线。
但是,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节约粮食,可能就会节约更多的耕地。而节约耕地也可以引进新的“虚拟土”战略,这是2004年由湖南农业大学副研究员罗礼贞等人提出的。虚拟土同样不是真实的土地。而是以“虚拟”的形式包含在粮食产品中的看不见的土地。例如,每生产一吨稻米就需要2亩土地,当然,如果产量低的地区,生产一吨稻米就需要3亩土地。
虚拟土的提出也为人们节粮带来了新的意义。如果每人一年节约1000克大米,1000人也就能节约1吨大米,至少也就节约了2亩地。而13亿人一年则可以节约260万亩地。这对于缓和我国的耕地具有至关重大的意义。
节粮与节能
粮食生产不仅要耗费土地和水,还要消耗人力、技术、化肥、农药、能源(电、石油)等,如果把这一切换算成生产的消耗成本,例如,以生产小麦为例,可以让我们更为清楚地知道粮食中所凝聚的劳动和资源,并通过节粮来节约能源、资源,并保护生态。
如果按照虚拟水和虚拟土的节水节地模式,每1000人节约的粮食等于节约了2亩土地,13亿人就等于节约了260万亩地。按投入到这260万亩地上的种种能源和资源来看,就相当于节约化肥费2.52278亿元,节约农药费0.25818亿元,节约机械作业费1.8213亿元,节约灌溉费0.5759亿元,节约种子费0.79872亿元,节约土地租金(以2007年小麦亩均土地成本为63.84元计)1.65984亿元。
再加上农民和农业工人的劳动力和技术成本,如机械操作的农机人员的技术成本,2007年小麦每亩总成本为424.53元,以此计算,则节约260万亩土地,就相当于节约了11.03778亿元。当然,如果以小麦每亩现金成本248.6元计算,则可以节约6.46336亿元。
所以,节粮的主要目的当然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有更大的保障,能细水长流,也能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但同时也节约了资金,水、土地、资源。能源,技术和劳动力等,也为保护环境做出了重要贡献。例如,减少农药的使用能保护人的健康并有利于生态的良性发展,而农机用油的减少则可以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减少温室效应,同样有利于人类的健康和全球的生态环境。
编后语:几位专家从不同角度对新饱食主义做了深入的分析和阐述,这让我们了解到,提倡新饱食主义就是让我们节制饮食,从而获得健康长寿,这是于身益;是让我们勤俭节约,克已树人,这是于心益;也是节水节地,节能环保,这是于家国益。让我们从现在起,迈出新饱食主义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