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如何运用教材强化德育教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如何使用好教材,是思品课教师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有如下拙见:
1.在开发中重组教材
课程需要共建,教学需要创造,但不能无视教材的引导,只有在尊重教材的前提下实现对教材的超越,教师才能从被动地执行教材转变为主动地参与建构教材,真正实现品德课的教育目标。因此,教师要在教材的提示和引导下理解文本,抓住儿童的“兴趣点”,充分发掘教材中的“空白点”,寻找课程新的“增长点”,不断把对儿童发展有意义的教育资源引入课堂,拓展课程的内容,真正实现思品课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指导生活的理念。
2.在生活中拓展教材
道德是存在于生活之中。儿童的生活是品德课的基础。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这就要求课程内容要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以儿童的生活经验为起点,筛选出符合儿童需要的课程素材,从而激活我们的思品课堂。教师在思品课上应着重培养学生搜集、整理、选择和运用课程资源的能力。学生对课程资源的搜集过程,是学生对社会生活深入认识的过程,也是学生提高自己学习能力的过程。此外,学生搜集、选择和整理来源于实际生活的课程资源,有着极强的教育意义。一方面,由于这些课程资源来自于学生自身生活实际,有着直接的体验,有利于他们对事物认识的加深,便于更好地分析现实问题。另一方面,学生以纯真的眼光看社会、感受社会,并将所听到、看到、感受到的事实作为课程资源进行有效地利用,补充其空隙,使思品课因学生参与生成而丰富充实、具有活力。
3.在实践中深化教材
传统的品德教育严重脱离生活,片面强调知识灌输,与儿童生活实践相隔离。品德课强调生活化教育,以生活为本,即把生活作为课程之本。其课程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并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如果说品德是人在社会生活中所表现的行为、所遵循的心理规范,那么品德课就必须毫无疑问地从鲜活的生活入手,大量选取有利于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的事例,即从生活中选择和提炼育人的课程资源。笔者认为,教师在进行这一类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时,要紧密地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站在学生的角度对课程资源进行选择,提炼出有积极意义的实例填充到课堂教学的内容之中。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依据,既不能拘泥于课本,又不能完全脱离课本,要在整合各类资源中充分用好教材,这样才能让教学“形散而神不散”,达到预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