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突出培育学生的创新精力和实践能力"的思想。在课程构造中增加了综合实践活动,从小学三年级一直到高中都开设。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讨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在哈佛大学师生中传播着一句名言:“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索问题”一个人从小时会说话起就会不断提问,那就是在思索;就是为一个大科学家,他的知识也执偾全部知识海洋中的几个小贝壳,仍然要不断地思索。可是,为什么偏偏在我们的学校里,这样的提问和思考少了,甚至几乎是没有了呢?是不是我们的学生什么都懂了,不需要问了呢?当然不是!是我们的学生不会问了!这要归结于我们的教育形成的这样一种思维定势:学习和研讨是两个阶段,学生只是学,学书本知识,学好书本知识将来自然就会用;中小学阶段只是打基础,搞研讨是上了大学、当了科学家以后的事。但是,我们的先人并不这样以为,在他们看来,“问”就是“学”的一种,也是研讨,所以学习叫做“问学”,学习和研讨获得的知识叫“学问”。在英文中,study的意思既是学习也是研讨,这也表明学习和研讨是有着亲密关系的。所以,把学习和研讨截然离开,并不符合学习的规律。从生理学上说,上了大学才去开发研讨潜能,也会错过火脑中研讨性才干开发培育的最好机会,失去一生中良好思维品德养成的最好机会。现在,人们终于提出了研讨性学习!这是教育观念的一个可喜的提高,是对旧的思维定势的否定。

改变观念,打破传统思维定势;调整思路,重视科学方法和各种能力的培育;通过让学生分组学访,培育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归纳整顿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力。同时,在制作中,不给学生各种条条框框,让学生自由施展,这样就不断培育学生的组织能力、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活动中,由于分组进行,同时培育了学生勤学好问、勇于摸索、互帮互助、公平竞争的优秀品质。增强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以适应二十一世纪挑战;二十一世纪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期,同样是一个极富挑战的信息时期,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接班人――-我们的学生如果不能熟练控制电脑是不行的。因此,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一定要有意识的参加此项内容。研讨性学习,需要具备研讨素质的教师;如果说,向学生灌输知识的教学,发生了经验型教师,那么,要适应研讨性学习,就需要研讨型教师。“研讨型教师” 不是指专门搞研讨,而是指具备研讨问题的素养和能力。

因此,我个人以为研讨型教师除了要体系深入地控制所任课程需要的基本知识,还要具备一些重要的素养、素质:

1、教学实践的理论性与理论学习的实践性。教学活动是一种实践,这种实践有一个上升到理论高度的问题,这就是知其所以然。书本知识重要是一些理论,这些理论也有一个与实践接洽的问题。这就要把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接洽。把教学活动上升到理论的层面来思考、把握,是教学实践的理论性;把教学活动与社会生发生活实践接洽,是理论学习的实践性。

2、兴趣的普遍性与学习的渗透性。除了本专业外,对其他学科有普遍的兴趣,同时能够渗透性学习,从而达到由专才向一专多能改变,这是新时期的教育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各门学科之间都有一定程度的接洽,了解邻近学科或其他学科的有关知识,能够触类旁通、左右逢源;对一个专门课题的研讨,也经常需要邻近学科有关知识的支持;新的学科更往往是在几个边缘学科结合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教师要有普遍的兴趣,在教学中随处体现广博的知识面,引导和激励学生扩大知识面。

3、思考的独立性与思想的开放性。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传统的教学不激励独立思考。我们的教师应当对这些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惰性因素有足够的器重,努力加以克服。要经常阅读学术杂志和最新学术著作,关注学术前沿动态,以善于接受新东西的开放态度,既能把课本外的新知识及时介绍给学生,从而也可以培育学生对新事物的开放的思想观念。除了上述几点,善于摸索、勇于探险,善于与同事合作、结合公关,尊敬科学、坚持真理等等,都是研讨型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

总之,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这门新课程,对于研讨性学习这种新的学习方式,对于刚刚学习科学探究的小学生来说,控制探究的方法非常重要。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通过亲身经历、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体验到求真求实的精力宝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