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金融改革的信号、概念和难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金融改革的信号、概念和难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核心提示:利率市场化、金融机构多样化、资本项下可兑换等清晰的金融改革概念,所传递的信号正是必须冲破利益固化的藩篱。

改革的重要概念

近一段时间以来,中国的金融改革、金融政策有一系列清晰且强力的信号,央行一些高层领导已给出几个重要的概念。

第一,推进利率市场化。利率市场化的攻坚任务是存款利率市场化,一旦完成,整个利率机制市场化的目标就已达到。当然,存款实现利率市场化,相关的制度准备和操作环境条件的创造无可回避。

第二,发展一大批中小型金融机构。中国十几亿人口,美国3亿多人口,而美国金融机构仅银行就有1万多家,更不用说其他各类金融机构。虽然不能简单地说要和美国一样的比重,但中国的发展空间显然很大。

按照央行给出的信号,至少在不太长的几年内,应再鼓励数千家中小银行在中国涌现。需要配套的是,金融界准入门槛进一步降低,以及允许民营资本、社会资金进入这个领域,参加中小银行的创立和发展。这样的前景将使中国金融多样化及相关潜力得到释放,并成为把中国金融改革推到新阶段的重要支持因素。有了这样一大批市场竞争主体,既是中国金融改革的生命力,也将打开金融界深化改革的新局面。

第三,建立存款保险制。存款利率放开,竞争进入白热化,一批经受不了考验的金融机构要进入破产清算状态,这势必需要一个风险防控的机制相伴随。

需要注意的是,面对国际竞争,如何寻求人民币国际化。伴随着中国“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在从商品输出到技术输出、劳务输出、资本输出的过程中,人民币国际化是必然要解决的历史性任务。

资本项目下可兑换是人民币国际化中非常关键的框架。从央行领导层到货币政策司所给出的信号来看,即积极推进资本项目下可兑换。从逻辑上讲,要在积极稳妥的操控之下,把资本项目下可兑换做出来,才能在前提上解决人民币“走出去”乃至国际化的框架支持问题,否则都是纸上谈兵。

当然,风险不可小觑。这一轮全球金融危机中,中国金融界的防火墙――“资本项目不可简单兑换”经受了考验,即只有管制的可兑换,没有放开的可兑换。国际游资欲突袭式操作受到了阻挡。但到了一定阶段,这个防火墙还要用自己的手拆掉,否则无法想象中国和平崛起的过程中,人民币国际化能理所当然地再往前迈进。

冲破利益固化的藩篱

实质上,中国金融改革的难点与中国现在改革碰到的困难在表述上可以完全一致:就是遇到了利益固化的藩篱。当前中国金融改革需要冲破利益固化的藩篱,需要冲破既得利益的阻碍。

社会发展到现在,各个既得利益集团的形成已相对清晰,谁都无法置身事外。无论处于哪个阶层、哪个业界,我们都有自己的既得利益。中国要走向现代化,需要通过共和这种调节机制。承认所有人的利益诉求都可以得到应有的表达,而这些利益诉求之间必须寻找最大的公约数,然后做到一个符合整个民族最长远利益同时又最大限度满足利益诉求的方案。

在金融改革方面,中国在应该改革的方面还没有得到实质意义上的推进。存款保险制过去讨论多年,几大比较有影响的银行回答高度一致,他们都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在这件事上劳神。从他们的改革思路看,也确实没有必要,因为他们的运行是有政府担保的。

如果要几家大银行同意建立存款保险制,显然会增加管理成本;但回到全社会图景来,如果需要更充分的竞争,更多考虑金融的深化和发展,更多考虑“三农”的发展、中小微企业的发展,以及创新发展的融资需要,培育使中小微企业得到更多支持的金融机构,存款保险制的必要性则一目了然。

三个“势在必行”

改革开放30多年后,一系列现状表明中国金融业的发展遇到了严峻挑战。

典型案例就是温州出现了足以震动全局的局部危机。所谓的跑路事件发生后,许多企业撑不住了。资金链出现断裂,当地一些老板纷纷跑路。

政府通过应急措施平息事件,继而不得已推出金融综合改革在温州先行先试。温州一向被公认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标杆性区域,民间资本、股份制企业相当活跃,却遭受了如此沉重的打击。

因此,首先势在必行的,是必须正视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推动中国金融深化改革,以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实效。这需要系统性配套改革,不仅是金融方面,还包括改变政府行为,进而改变政府对市场的参与度,打造国际化、法制化、高标准的营商环境。然后,在这个营商环境里进行配套改革,加上金融本应有的支持,来实现中国实体经济的升级换代,否则中国经济升级版就是一句空话。

第二个势在必行是推进金融业的改革攻坚,让中国的金融进一步多样化。

第三个势在必行是发展健康可持续的政策性金融体系,这是战略层面的任务。中国金融业要充分吸收国际经验,结合自身特点,把政策性融资体系的构建放在政策层面上,并与商业性金融发展统筹。

美国运用预算中透明且可调动的国库资金,支持中小企业署这样的政策机构,通过贴息信用担保等支持一大批中小企业发展。一旦金融危机来了,政府在这方面承担的风险还可以提高。这些经验,中国不能视而不见。当前,中国应注意释放政策性金融体系的正能量,为现在迫切需要加强的中小微企业发展、草根创新和面对“三农”等融资项目,找到一个可持续的支持模式。(支点杂志2014年1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