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油改需有实质突破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油改需有实质突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国际油价频繁“变脸”之后,国内油价终于有了调整。

国内成品油自今年4月份上涨以来,一直没有下调过。尽管国际原油价格多次大幅度降低,且又反复上扬,总体呈现出跌多涨少的态势,但国内油价仍然一直在高位运行,大有“我自岿然不动”的气势。

16个月来油价首降

今年以来,国际市场油价总体在高位震荡,具体走势呈现三个阶段:一是4月中下旬至5月初,国际市场油价继续震荡上行;二是5月上旬以来,国际市场油价高位徘徊;三是8月初以来国际市场油价震荡下行。国际油价从9月30日开始连续下跌,并在10月4日跌出新低,其中,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货主力合约报价跌至75.67美元/桶,刷新一年低点;伦敦洲际交易所原油期货主力合约报价跌至99.79美元/桶,自今年2月初以来首次收于100美元/桶以下。

按照我国成品油(汽柴油等)定价机制,当国际油价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加权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可相应调整国内油价。

10月9日零时起,汽油、柴油价格每吨均降低300元。这是今年内国内成品油价格首次下调,也是16个月来首次下调,而此前已连涨4次。

消息一出,立刻引起了网友的激烈讨论。其中少数网友对此消息表示高兴,称“毕竟是降了”。而大部分网友对油价推迟到现在才下调表示质疑:“每升才降两毛多,降价幅度也太小了”。

不管怎么样,油价下调是个好事。

申银万国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表示,油价下调对于通胀的直接影响是很小的,但这对于控制通胀确实是个有利的因素,油价下调在缓解输入性通胀对国内压力的同时,也能间接的缓解农产品的成本压力。

4%的浮动谁能算准?

我国现行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是发改委以22个工作日为周期,根据北海布伦特、迪拜、辛塔三地油价对国际油价进行评估,当三地成品油加权平均价格变动幅度超过4%时,即调整国内成品油的价格。

现行定价机制采用22天调价周期,是为了反映国内炼油厂的原油采购成本,以“连续22个工作日”(1个月)时间为周期的调价方式,便于准确掌握和核算炼油厂采购成本。

但不少人指出,正是由于22个工作日的长周期外加4%的大幅度,导致了自今年6月1日成品油调整价格之后,虽然国际原油价格上下波动,但是国内油价却4个多月未进行任何调整。其间,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油荒问题。

国家信息中心石油问题专家牛犁也认为,“22天”不能及时反映国际市场石油供求情况。目前国内炼油厂原油采购到达国内口岸一般要30天左右。也就是说,从原油采购环节到炼制环节一般有1个月左右的滞后期,与瞬息万变的国际油价相比有一定的滞后性。

“22天和4%,在一定程度上缓冲了国际油价波动给我们带来的冲击,这是正面的作用,负面作用是国际油价涨完了,我们没涨,国际油价掉下来了,我们又涨上去了。这种机制下,很难达到所谓的4%。”牛犁说。

值得注意的是,数据显示,国内柴油和汽油的批发与零售的全国平均差价已达到300元和900元左右,毛利可观。对此,该负责人称,这是国家调控以及市场供求状况的正常反应。“5月份以来国际市场油价水平有所回落,加之7月1日国家下调了成品油包括燃料油进口关税,地方炼油厂原料油采购成本降低,加工负荷呈上升态势,国内成品油市场供应紧张的矛盾有所缓解。因此,在市场竞争比较激烈的地区批发价格出现了回落。”不过,也有市场人士再次提出,由于调价流程不够透明,三地原油变化率的测算过于神秘,经常出现发改委与专业机构测算结果“打架”,与国际油价走势“不合拍”的现象。

从2009年6月1日,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实行以来,国内成品油最高零售价格共进行了13次调整,其中9次上调,4次下调。以北京93号汽油为例,从第一次调价到现在,涨幅约为30%;而同一时期的纽约原油期货价格仅上涨24%。

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一位专家指出,国内油价比国际油价涨跌幅度小得多,是因为发改委一般会将这三种原油价格通过公式测算后,再留一定的幅度空间,而这个幅度空间就是为了兼顾国内市场的宏观调控。

国际石油定价多达近300种,如果从业内通行的做法来看,最主要的“三地”应当是布伦特、纽约和迪拜。

从国际石油交易量来看,布伦特油价无疑是最“国际”的,原因除了欧洲北海油田自己出产的原油之外,产自非洲和中东,并销往欧洲的原油也采用这种定价方式。

此外就是纽约油价(WTl),从价值和规模来讲它是全世界最大的能源期货合约,因此WTI价格已经盖过布伦特成为全球原油定价的基准。而迪拜油价则被用于波斯湾石油定价,其产品主要出口到亚洲,中国就是其中的主要客户。

至于位居我国选用的“三地”之一的辛塔油价,代表的是产自印尼并由该国的辛塔港出口的原油价格。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石油进口来源中,印尼连前十位都排不上。

对于为何参照这三个地方油价,国家发改委的专家并没有过多解释,而是笼统称,这是综合考虑国际流行因素和国内宏观调控的结果。

新机制有望出台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说,关于价格体制进一步改革,包括资源性价格改革以及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完善,发改委正在进行研究和推进。今年5月底,国务院批转发改委《2011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通知》,其中提出,将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作为今年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重点。位列首位的就是积极推进成品油价格市场化改革。

发改委体改司副司长连启华也曾指出,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以及阶梯电价等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将在年内推出。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将根据国内资源、国际市场等多方面情况进一步完善。

而根据发改委向国内主要石油公司下发的有关征求意见稿,成品油调价间隔将从目前的一个月缩短至10天,并拟将成品油定价权下放。

“新的定价机制需要内外兼顾。”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董秀成表示,我国现行的价格管理办法是与国际石油市场挂在一起的,但与国内的石油市场是相对脱节的,也就是说,价格测算公式里没有考虑任何国内市场因素。这就造成了当前国内成品油供应紧张,按照“调价规则”却需要降价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