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教育经济效益研究方法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教育经济效益研究方法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教育是一种投资,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不仅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而且在定量研究方面应该做出更多的努力,用模型和数量化的结论来揭示教育经济效益和规律。

[关键词]生产函数 相关分析 回归分析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实践,举国上下对教育事业重要性的认识已经达到相当的高度,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到 “科教兴国”,就是一个佐证。 应当指出,当今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人已认识到教育投入不是消费性投资,然而我们不少同志乃至许多领导同志仍然把教育投入看成是消费性的。究其原因,一是只注重教育的社会效益而忽视了教育的经济效益,二是教育经济效益的滞后性。由此看来,我们应当十分重视对教育经济效益的研究

一、教育经济学历史渊源

研究教育经济效益的学科――教育经济学早已创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发达国家非常重视经济的重建和发展,把经济增长作为社会和国家发展的首要目标,如何促进经济增长成为各国制定经济政策的主要问题。通过教育培养的人才在经济增长中发挥出重大作用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因而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成为各国经济领域和教育领域学者共同关注的问题。于是,教育经济学作为教育学和经济学的边缘学科应运而生。教育经济学主要研究个人或国家的教育投入,通过人才的成长和促进科技的发展所产生的经济效益

上世纪60年代,最早出现的教育经济学就是所谓的 “人力资本理论”,其代表人物有美国的西奥多•舒尔茨、加里•贝克尔等。这一理论提出了人力资本概念,分析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了人力资本对工资的影响。美国的弗•韦尔奇对美国农业的研究结果表明,教育不仅通过增加人的认知技能而提高生产率,而且通过人对资源分配能力的培养也提高了生产率。有人认为,作为经济学的一个独立分支的教育经济学在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达到高峰。当时 “要是没有一个经济学家从旁协助,任何自重的教育部长都不敢梦想去作出教育决策”。由此可见,人力资本理论作为西方教育经济学的主流,对西方各国的经济增长及教育发展应该说起了促进作用,今后也依然有着重要的作用。

到了上世纪70年代,西方各国教育的不断扩展与普遍存在的经济不景气发生了尖锐矛盾,出现了“文凭膨胀”、“过量教育”、劳动生产率下降和青年严重失业等现象。在这种形势下,西方一部分教育经济学家便采用新的观点、方法和研究途径分析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于是出现了“筛选理论”、 “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社会化理论”等新的理论,代表人物有迈克尔•史潘斯、莱斯特•思罗、P•多林格、M•皮奥星、塞缪尔•鲍尔斯、亨利•莱文等。“筛选理论”认为教育的主要经济价值就是对雇员进行筛选。“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认为,教育对个人的经济价值不在于提高个人的认知技能,而在于它是确定一个人在哪一种劳动力市场中工作的一个决定因素。总之,上世纪70年代以来出现的新理论在许多方面与人力资本理论大相径庭。

其实,早在上世纪20年代,原苏联的经济学家斯特鲁米林已经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研究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从教育与提高劳动生产率关系入手,通过大量调查,用事实和计算论证了教育的经济意义,否定了把教育看作纯消费的传统观点。他从列宁格勒五万劳动者中抽到2602份比较完整的材料,从年龄、工龄、教育程度三方面分析他们对提高生产率的贡献。他的研究表明:年龄对生产的影响在早期起作用,但如果教育程度不高,到三、四十岁以后就开始下降,工龄也是如此。而教育程度的作用则比较持久,每增加一年教育水平比之每增加一年工龄,在生产上提高的单位要大2.6倍。他还用定量研究表明,教育付出的经费所带来的经济收益,要比一些建设 (例如筑路、发电站、水坝等)所花费用的收益的增长额多。他认为教育是一种投资,是投资的最有效部门之一。

我国对教育经济学的研究起步较晚。1980年,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召开了教育经济学研究交流会。以后又多次举行了全国性或地区性学术讨论会,出版和翻译出版了若干论文集和专著,为建立、发展适合于我国国情的教育经济学奠定了基础。我国的教育经济学专著将教育经济学研究对象表述为:教育与经济相互关系及教育领域内经济现象及其规律。

二、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王梓坤院士在写给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的咨询报告《今日数学及其应用》中指出:“当代科技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定量化”,“精确的定量思维是对当代科技人员共同的要求。所谓定量思维是指人们从实际中提炼数学问题,抽象化为数学模型,用数学计算求出模型的解或近似解。然后回到现实中进行检验,必要时修改模型使之更切合实际。”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不仅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而且在定量研究方面应该做出更多的努力,用模型和数量化的结论来揭示教育经济效益和规律。

国外教育经济学研究中使用了教育的生产和成本函数,例如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现在,我们许多地方也时兴用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来计算经济增长中科技进步所占的比例 (即科技进步的含量)。厉以宁对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在分析教育与经济关系中的合理性提出质疑,还有学者撰文指出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不符合我国国情。有人认为,从国内外教育经济学研究方法来看,“数量统计”的方法目前仍处于不断研究和完善的过程。

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客观存在的,然而其作用的机制和过程相当复杂。寻找适合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的、较精确近似教育对经济作用的某种 “生产函数”或其它模型,应该作为教育经济学者的任务。我们认为数学模型的建立不是惟一的选择,从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方法,特别是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在教育经济学中大有用武之地。

我们应当承认教育对经济作用是宏观的,是通过众多受教育者在实践中作用的“汇总”。对于每一个人,这种作用或者收益是随机性的。正如同气体分子的运动一样,气体分子各自以极不相同的形式运动着,但总体上的体现是气体的温度。概率与数理统计正是以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为研究对象的数学学科。所谓统计规律性就是在大量观测、试验的情况下表现出来的规律性。因此,用概率统计方法来研究教育经济学问题是合适的。美国的马克•布劳格在 《我们的教育经济学正处在何种阶段》一文中虽然对“人力资本理论”持有不同看法,但还是承认在“平均”意义下收益和教育之间有着密切的正相关关系,承认教育与收益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方差关系”。这里的“平均”、“方差”、“相关关系”都是概率统计的概念。而且所谓的“相关关系”本来就是在布劳格特别强调的“平均”意义下的关系。

相关关系的产生大体上有如下几种情形:第一,量间原本存在确定性关系,但在测量时有随机误差,于是测量结果得到的量之间呈现相关关系;第二,某些量间有因果关系,但是有影响的不止我们考察的这些量,由于种种原因而无法考虑我们所考察的量之外的量,于是我们考察的量间的关系呈相关关系;第三,有些量间表面上看来有一定的关系,但它们本身实际上受制于另外一些因素,这些因素的影响是相关性的,从而我们所考察的这些量间的关系是相关性的。

从上面叙述可见,教育与经济增长、收益之间的关系应当属于后面两种情形。用相关分析和同归分析来研究教育经济学的问题是很合适的。

三、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下面我们用若干例子说明这种想法,看看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能够做些什么?能够得出什么结论?由于资料难寻,下面例子中数据的数量都太少,我们的讨论内容只能是提出若干思路,仅供进一步探讨的参考。

1.全员劳动生产率与科技人员比重的关系。

下表是上海经济区全员劳动生产率与科技人员比重的数据资料。朱钧侃 “定性”地发现了这两组数据的关系: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随着职工中科技人员的比例的增加而增加,而且两者增加量几乎成正比。通过计算,两者的相关系数为R=0.9324,两者显著 (线性)相关 (临界值为0.7348)。利用同归分析方法可得如下称为同归方程的关系式:

Y=1387.67X+1076.48

其中,X表示科技人员占职工人数的比重 (%),Y表示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 (单位:元)。经检验,同归效果显著。式中,X的系数 1387.67称为回归系数,加数1076.48称为同归常数。同归系数的意义可解释为:若科技人员增加一个百分点.则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平均”增加1387.67元。换句话说,一万名职工中科技人员增加100人,则按 “平均”意义这一万名职工的产出就要增加13876700元。这说明教育对经济增长的确有显著的作用,在宏观意义下这种作用还可以用数量化的形式给予表达。

2.经济建没投入与教育部投入的比较。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58年至1988年的31年统计资料,研究国民收入与经济建设费投入及教育部支出关系,知道国民收入与后两者都有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得到二元回归方程如下:

E=2.398F+43.620H+129.149

其中,E表示年国民收入 (单位:亿元),F表示年经济建没费 (单位:亿元),H表示教育部年支出 (单做:亿元),经检验,此同归方程效果显著。

此方程中F和H的系数 (同归系数)表明:年经济建没费增加一个单位可使国民收入增加2.398单位,年教育投入增加一个单位可使国民收入增加42.62单位。这种比较方法可以用于人力资本投资与固定资产投资(或资金总额)两者的比较。由于以全国为研究对象,关系和机制比较复杂,我们认为可局限于某一个产业或一个行业,用抽样的方法进行深入的有目标的调查研究,得出的结论更可靠。

3.不同学历相对经济效益的比较及其应用。

经考察、计算得知,全员劳动生产率与每万名职工拥有的本科毕业生数、专科毕业数、中专毕业数及每万名职工占有的资金投入总额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可建立如下的四元线性同归方程:

Y=4382.79+8.751X1+7.3412X2+3.4537X3+1.4077X4

其中:Y表示全员劳动生产率 (单位:元),X1、X2、X3分别表示每万名职工拥有的本科、专科、中专毕业生数,X4表示每万名职工占有的年资金投入额 (单位:万元/万人)。经检验,回归效果显著。X1、X2、X3三个量的同归系数可以作为不同学历职工的相对经济效益的一种象征。因为它们说明在万名职工中本科学历增加一个,全员劳动生产率增加8.751元,这一万名职工的产出将增加87510元,而专科、中专学历者增加一个,万名职工产出的增加分别为73412元和34537元。我们曾经以此系数为基础,建立贡献函数,用于研究高校招生各层次的合理比例,以及高校招生数与中专招生数的合理比例。

参考文献:

[1]曾满超等译.《西方教育经济学流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2]全国教育经济学研究会教育经济学概论编写组.《教育经济学概论》.青海人民出版社,1983.

[3]厉以宁.《教育经济学》.北京出版社,1984.

[4]朱钧侃.《“苏南模式”与中国农村教育发展道路》.江苏教育研究,1987,(5).

[5]郑道钦,陈宗洵.《教育层次比的数学模型初探》.《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1,(11).

(作者单位:江西宜春市公路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