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基于价值链理念的存货管理新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基于价值链理念的存货管理新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存货管理是一种对存货进行管理,使其存量保持在合理水平内的经济活动。一方面,存货库存水平过低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活动,造成生产停工、销售短缺、信用赔偿等额外开支。另一方面,库存存量过大,又会造成企业资金占用、仓储成本加大等不良影响。从价值链的角度而言,存货管理是企业整体生产活动的作业环节,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环节,存货的持有是为生产服务的,为价值链的整体增值服务。因此,笔者认为应综合考虑存货在整个价值链的成本消耗与收益创造,以价值链的整体效益最大化作为企业的存货管理目标。

一、存货控制模型改进

经济批量模型EOQ(J.C.Van Horne 1981)是目前大多数企业常采用的货物订购方式,所谓经济批量是指使一定时期存货的总成本达到最低点的进货数量。该模型的假设条件有:企业在一定时期的进货总量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存货的耗用或者销售比较均衡;存货的价格稳定,不存在数量折扣,进货日期完全由企业自行决定,且每当存货量降为零时,下一批存货能够马上一次到位;仓储条件及所需资金不受限制;不允许出现缺货情形。

首先,EOQ假设扩展。笔者首先扩展该模型的假设条件,考虑购入存货的数量折扣和企业允许出现缺货的情形,保留其余三个假设。这是因为在一个比较平稳的宏观环境下,企业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进货总量与存货的耗用,且销售在短期内也不会有大的变化。同时,企业是能够通过自己的管理手段安排好仓储条件及所需资金的,而允许缺货与数量折扣却是经常发生的。此时,存货成本包括进货成本、储存成本、缺货成本。

进货成本主要包括进价成本、采购费用及采购税金。在一定时期进货总量一定的条件下,无论企业采购次数如何变动,存货的进价成本和采购税金是保持相对稳定的,属于固定成本。相反,采购费用是与采购次数成正比的,包括运杂费、合同印花税等,属于决策相关成本。进货成本为:C1=×B+A×P,其中:C1表示进货成本;A表示某种存货年度计划总量;Q表示经济进货批量;B表示平均每次进货费用;P表示进货单价。

储存成本是指企业因持有存货而发生的费用,主要包括存货的资金占用费(以贷款购买存货的利息成本)或机会成本(以现金购买存货而同时损失的债券投资收益等)、仓储费用、保险费等。其中固定储存成本与储存数量没有直接关系,属于决策的无关成本;而变动储存成本与存货的储存数量成正比,属于决策相关成本。储存成本为:C2=×C,其中:C2表示储存成本;Q表示经济进货批量;S表示允许缺货量;C表示单位储存成本。

缺货成本是指因存货不足而给企业造成的损失,包括停产损失、延误发货损失、紧急采购超支损失及丧失销售机会的损失等。当企业允许缺货时,缺货成本与存货数量反向相关,属于决策相关成本。缺货成本为:C3=×R,其中:C3表示缺货成本;Q表示经济进货批量;R表示单位缺货成本。

因此,存货的总成本TC是以上三项成本之和,即:

TC=×B+A×P+×C+×R

通过对Q和S求偏导可以得到:

经济订货批量Q=允许缺货量S=Q×

数量折扣是一个独立的因素,在运算处理上要单独考虑。首先按照无数量折扣的EOQ模型确定出经济进货批量及其总成本,然后加进不同批量的进价成本差异因素,通过比较,确定出成本总额最低的进货批量,即有数量折扣时的经济进货批量。

然后,引入价值链理念的EOQ模型。价值链理念认为,企业的生产活动包括研发、设计、采购、生产、销售、售后服务等环节,而并不是每一个环节都能带来直接经济效益,所有环节都是相互关联的,是为整个价值链的增值而服务的,只有对整个价值链无增值效益的环节才是可消除的。存货在企业的流动包括采购、存储、加工、销售和售后服务,传统的EOQ模型只考虑存货的采购、存储等“上游环节”,并没有考虑价值链的“下游环节”。因此,笔者认为企业对存货的管理不能局限于某些环节,应综合考虑存货在企业整个价值链的成本与效益,以存货的价值创造为依据的存货管理才是真正为企业价值最大化服务的。因此,在上述传统模型中考虑加工环节、销售环节与售后服务环节。

加工环节消耗的成本是指存货进入生产环节所耗用的成本,其中,生产与管理人员的计时工资、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照明费等属于固定开支,与存货数量无关,是决策无关成本。而生产人员的计件工资、消耗的动力能源、搬运费等费用与存货的数量成正比,是决策相关成本。加工成本为:

C4=×N,其中:C4表示加工成本;Q表示经济进货批量;S表示允许缺货量;N表示单位加工成本。

在销售环节,存货经过加工得到产成品,其收益主要包括企业销售产品的价款、建立的企业信用等。销售收益为:

E=D×P2×,其中:D表示某种存货加工成商品的年度计划销售总量;P2表示产品售价;Ct表示产品的总成本。

售后服务环节主要考虑企业销售产品给顾客的数量折扣和维修咨询服务等。这里的数量折扣所耗用的成本可以近似与购入存货环节所享受的收益相抵消,其余成本为决策的的无关成本。

综合考虑存货在价值链的收益和成本,得到边际收益如下:

M=E-TC'=D×P2×-(C1+C2+C3+C4)

=(C1+C2+C3+C4)(-1)

=[×B+A×P+×C+×R+×N](-1)

对Q与S求偏导很容易计算出经济订货批量、允许缺货库存、最佳进货批次、存货的最大化收益,可以更好地为企业管理者进行存货管理提供参考。

二、存货综合管理

传统存货ABC分类法是依据存货的占用资金确定其重要性的。笔者依据上述扩展模型计算出的某类存货创造价值占所有存货创造价值的百分比确定各类存货的重要性,也分为A、B、C三类。分类方法类似于传统存货ABC分类法,将累计价值创造百分比达到70%的划为A类存货,将累计价值创造百分比达到20%的划为B类存货,其余约占10%的划为C类存货。综合考虑资金占用重要性和价值创造重要性构造下述存货综合分类表,如表1所示:

表1是基于资金占用和价值创造双维度的存货综合分类表,表1的AA类存货表示这类存货的资金占用为A类,价值创造为A类,综合重要性为49%;BA类存货表示这类存货的资金占用为B类,价值创造为A类,综合重要性为14%。笔者建议企业根据上述分类将存货分为三个优先级进行管理:一是最高优先级(AA、AB、BA),这三类存货综合重要性达77%,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关键存货,建议企业按品种严格控制,不允许缺货,详细记录采购及耗用情况,半个月检查一次,保持很少的安全库存,加快其存货周转率。二是中等优先级(BB、AC、CA),这三类存货的综合重要性为15%,是企业较为重要的存货,建议企业按小类一般控制,偶尔允许缺货,统计计算采购及耗用情况,1~3个月检查一次,保持中等的安全库存。三是较低优先级(BC、CB、CC),这三类存货的重要性只有5%,是生产经营中需要但可替代的物品,建议企业按大类松散控制,允许缺货,按金额总计其采购及耗用情况,每3个月检查一次,保持较多的安全库存。

参考文献:

[1]杜争:《价值链理念下的存货管理目标与模型》,《财会通讯》2006年第4期。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