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基于听课者视角的语文有效教学反思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基于听课者视角的语文有效教学反思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上一周,我校围绕“让学生喜欢我的课堂”主题组织了一次年级互动交流活动。下面以语文学科为例,反思一下基于听课视角语文有效教学

一.课堂扫描

现象1.这次互动活动中,语文组共30位老师听取了高三14位老师的课,总结了40条亮点。这40条亮点涉及到9位语文老师,9位老师中最少的获2条,最多的获10条。

现象2.督导室褚一波书记摘录的最被听课老师看中的一节课的10条亮点:①板书清晰;②教态自然;③讲题重点突出,能讲深讲透;④触类旁通;⑤课前名句默写常抓不懈;⑥授课重点把握得当;⑦方法点拨启发到位;⑧课堂复习内容定位准确;⑨重难点剖析方法适当;⑩以学生能力提升为抓手,目标明确。

现象3.在40条中,反映9位老师身上共有的亮点有7条:

①目标突出,评析到位;②剖析错误答案能暴露学生思维中的不足,针对性强;③根据学生的情况定教学思路;④循循善诱很有耐心;⑤善于总结归纳;⑥师生互动效果好。

现象4.14位老师的课堂只有2位老师被指出了2个不足:一是花时间选一篇学生写得不到位的作文进行当堂修改,二是学生制作的幻灯片可以更清楚些。

二.现象分析

1.亮点分布不均衡。结合课堂现象1、4可知,14位老师中只有9位老师的课有亮点,2位老师(查阅评课记录,这2位老师实际上包括在前面的9位老师中)有不足,这样看来,有5位老师的课既无亮点,又无不足。除非是听课者没按学校要求进行认真听评,否则这种情况就不太正常了,因为它给听课者的收获是零。电视剧《老爸快跑》里有句经典台词:“商业中从来不惧犯错误,但只要出发点是好的。既不犯错,又不出成绩,在商业上只能代表平庸。平庸是最不能允许的一件事。”依此类推,一节语文课如果既无亮点,又无不足,看来四平八稳,实际上容易使学生昏昏欲睡,我们就可认定它是一节平庸的课。高三二轮复习课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更应是激情四射,思维迸发,充满魅力的,而不应是这种平庸的状态。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的课堂都应是立体化、多元化的,既要让好学生吃饱,又要让中等生吃好,还得让后进学生好吃。要做到这一点,老师必须在备课上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说到这,我想起一位高三尖子生曾找我诉说胸中的苦闷。他说以前比较喜欢语文老师上课,现在觉得特讨厌。因为现在二轮复习的课堂还在重复一轮复习的知识,没有新意,枯燥无味。自己找老师沟通,老师说:“像你这样的学生班上有几个?我总不能光照顾你而不顾大多数同学吧?忍着吧!”这位老师如果不从多元化、立体化的角度重新架构自己的课堂,将很难改变这种平庸的课堂教学状态。

2.现象2很明显是不同老师对该老师课堂的评价,其中有的角度一样,只是表述不同,如③与④⑥⑦⑨都讲的是方法重点,⑧与⑩都讲的是目标定位,这六条实际上可并为二条,再稍加整合,基于听课者视角的这位老师的课堂亮点有6条:目标明确、板书清晰、教态自然、重点突出、方法得当、课前积累。应该说,该老师具备了一个好老师的潜质,如板书清晰、教态自然有利于帮助学生提高课堂注意力,从而避免低效课堂的出现。但从高效课堂要求看,似乎还有空间。我们不妨仔细分析一下这六个方面:板书、教态是教学基本功;积累属课前活动,是老师帮学生养成语文学习习惯的一种行为;目标、重点应该是集体备课前确定的内容;真正属于课堂上呈现出的亮点是方法。教师因势利导,抓住学生的出错点进行剖析,让学生知其所以然,这无疑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一个必要环节,但从长远角度看,还要辅以其他方面的要求。

3.结合现象3及与之相对的现象4,我们可以提炼出基于听课者视角的有效语文复习课有以下一些标准。

(1)教者自身的语文素养:教态、板书。(2)以学定教,根据学情确定目标,重点突出,目标明确。(3)针对学生的思维漏洞,耐心细致,用得当的方法进行评析,鞭辟入里。(4)总结归纳。(5)师生互动。

这里第(1)条涉及的是教者自身的素质,人们常说“亲其师,信其道”。教者自身素质高,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相对于教态不好(比如有的老师始终课堂上是板着脸的)的老师,这无疑会吸引学生对课堂的关注,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第(2)条反映了一个目标意识,这是今年我校课堂教学改革中的一个方面――“以学定教”。第(3)到第(5)条实际上讲的是达成这一个目标的过程。高三二轮复习课,所有老师都能在课前把教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利用自主时间先认真完成。教师收改学生学案后,根据学生作业上存在的问题,定出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和教学方式,课堂上让学生讨论,暴露错误思维的过程,再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相机引导,并在最后进行总结归纳,使学生将零碎的知识串连起来。这个教学过程体现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策略,把课堂还给了学生,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解决了高三复习任务重、时间紧的问题。

三.效果反思

上述共同亮点虽然反映出我校抓课堂教学效益已小有成效,但还有不少遗憾,其中最大的有三点。

一是缺乏互动而形成的“课堂对话场”。

语文课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应成为生本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对话的诗意场所,这是由它形象思维特征决定的,即使是高三复习课也应如此。师生、生本互动我们做得尚可,就不多说了,下面重点谈谈生生互动。

生生互动,即学生与学生之间在课堂交换思想的过程,它的运作方式是课堂上学生之间的互相讨论、互相切磋。这是一种很有效的课堂手段。首先,在生生互动中,每个学生都处于一种相对放松的心理状态,不用担心说错,特别容易激活思维,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一种“畅所欲言”的机会。第二,在互动中,学生会获得更多的思维结果和思维方法,这对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和思维能力很有好处。第三,在互动中,学生获得一种平等交谈的权利,有利于他们身心的发展。同时,在互动中也可使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得到提高。萧伯纳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各自都得到两种思想。”在生生互动过程中,大家会产生思维的碰撞、心灵的共鸣、情感的触动、疑虑的激发,使对话的内容大大“增值”,更趋于丰富、生动、全面、准确和深刻,使学生更加兴奋,从而感受到语文世界的奥妙与新奇。因此,语文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上营造一个浓郁的“生生对话”的磁场,使每一个学生都融入课堂,引发出一番精彩的心灵对话。上述这些课虽然亮点颇多,但缺失了主体之间的对话,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二是缺乏当堂练习而纠偏的“巩固训练场”。

语文课虽然是充满对话与诗意的,但如果稍不留心,就很容易变成“重对话、轻实效”的课。在高三阅读复习课上,我们常常见到这样的现象,即面对一篇文本,学生懒得自己去分析思路、概括段意和文章中心,只等着对老师的答案加以接受或否定。而一部分教师对此现象也往往迁就,自己直接报出答案或用投影打出答案。这样的后果是,高考试卷上现代文阅读题,学生的答案往往是语言苍白无力,前言不搭后语,得分率十分低下。因此,复习中,教师除了要重视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口头表达训练外,还要特别重视笔头表达的训练,一定要让学生多动笔。这里我们不妨借鉴洋思的经验――当堂训练。

当堂训练就是指教师课堂上讲解了学生“先学”过程中的不足点后,一定要留出不少于1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独立完成相关的纠偏练习,并利用实物投影等形式进行当堂反馈。这样做的好处有二:一是检测和巩固本节课的所学知识和技能,二是引导学生通过练习把知识转化为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这对于巩固学生的所学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良好的答题习惯以及减轻学生过重的课外负担,做到作业的“堂堂清”、“日日清”,都是极为有利的。对于教师来说,教师也可以针对通过学生的作业反馈回来的信息,了解哪些学生已经达成了教学目标,哪些学生课后还需要单独进行辅导,并针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做出相应的处理。

三是缺乏质疑问难而形成的“自主探究场”。

实施新课程以来,语文高考中增加了探究能力的层级要求。要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就得在课堂上不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意识是做学问的开端。古人云: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新课程背景下,我们衡量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再是看学生掌握了多少,而是看学生发现了多少;不只是要学生仅会解决问题,而是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主动提出问题,有勇气面对问题。只有学生以自己敏锐的洞察力发现了问题,学习才有强大的动力,才能真正开启心智的大门,激发学习热情,领略学习的兴趣与魅力。

然而,现在高三绝大部分复习课上,我们很少看到学生主动质疑的场面。是不是学生都懂了,没有问题了呢?这学期,经常有一些熟人家的孩子跑到办公室问我一些问题。可见,不是我们的学生没有疑问,而是学生没有问。不问,不去质疑,也就谈不上有自己的观点、自己的选择、自己的权利,探究能力的培养也就无从说起了。我们在教学上常常看到凡是善于质疑问难的学生都能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学习劲头足的现象,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每一节课上都应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主动地去释疑解惑。

去年暑期开始,江苏省教育厅颁发了“五严”规定,限制了学生的在校时间,这种情况对语文课堂教学的要求就更高了。希望广大语文老师精心准备好给学生的每一桶水,用生动的课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训练学生答题习惯及自主探究能力,为学生眼前利益及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倪同刚,语文教师,现居江苏射阳。本文编校:艾永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