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让作文走进生活,让生活走进作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让作文走进生活,让生活走进作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小学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累素材,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下来,表达真情实感。通过习作训练,学生可以做到“写我、写真、写通”,并逐步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方”,最终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认识能力和写作能力。

关键词写作教学;写作水平;观察生活;真情实感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08-0057-03

《语文课程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这些阐述告诉我们,小学生的作文是一种习作,是一种练笔,要写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对生活的思考,对生活的感受,其基本要求就是要写我、写真、写通。

一、以“写我”为主要题材

叶圣陶先生告诫我们:“要让孩子们写自己的文章。”小学中低年级语文教材习作练习的一大特点就是写“我”,即要求学生记自己熟悉的人,叙自己经历过的事,写自己眼前的景,状自己身边的物。同时,《语文课程课标》指出:“写作时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表述的过程。”所以,检验小学生作文的标准是:是否真实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用自己的语言文字通顺地记叙了事物。一句话,用我笔写我语,用我语表我情。根据这一特点,我们首先要引导学生去捕捉他们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和所感,在这基础上,再进一步启发他们把捕捉到的东西,用自己的语言写成自己的文章。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言之有物”,感情真实。绝不能让教师事先设计好作文内容与方法去套学生,使学生的思维受到束缚。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文章要有材料,这就像煮饭要有米一样,没有材料,也就没有文章可写。一到作文课,学生就喊头痛,认为没有什么可写,其原因就在于头脑中没有写作材料的积累。其实,“处处有生活,事事可作文”,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所以,引导学生学会积累材料,是写作教学的重要一环。根据小学中年级学生初学写作的特点和教材特点,选择以写“我”为主要题材突破点,引导学生积累材料。

一观察生活,捕捉题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要想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就必须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如果学生对身边的事物缺乏直观感性的认识,让他们去描写、去评论就是缘木求鱼。学生每天接触生活,有大量的见闻,但由于他们不细心观察生活,没有发现生活中的闪光点,不善于把生活内容反映到文章中去,生活中大量的活生生的材料,犹如过眼云烟,飘然而过,他们却无所取。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就要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广阔的生活空间,去留心观察周围的人和事、花鸟虫鱼、风雨雷电,去捕捉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和所感,注意观察、感悟和积累,不断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认识能力和写作能力。

例如,学校在“六一”儿童节开展“爱心献给他人”活动,号召大家为孤儿院捐款捐物,笔者抓住这一时机,出了一道作文题《爱心在这里体现》。首先,要求每个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生活,在生活中收集一两个体现爱心的典型事例。然后,让学生把观察收集的事例说一说,让同学们进行对比。最后,引导他们收集身边的材料。

通过引导,让学生懂得写作不能消极等现成的材料,而是要积极、有目的地去向生活索取。不但要留心听,留心看,还要留心询问和分析思考,这样才能捕捉到发生在自己身边的题材。在写作文时就能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有主次。

二组织活动,提供素材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一切有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作为为先决条件。兴趣是一种内驱力,学生一旦对写作产生了兴趣,就会视写作为一种快乐,一种需要,就会满怀热情地去写。”学生年龄小,生活阅历简单,在学校以教室活动和学知识为主,在家以做作业练习为主,天天如此,孩子们习以为常了。写起作文来都是套话,平淡,无真情实感。作为教师,应积极创设多种活动,让学生感受丰富多彩的生活,充实写作内容,为学生提供获取作文素材的好机会,“寓写作于活动中”。

例如,三月中学校组织学生去春游,参观“鹤地水库”。活动前,教师向学生提出要求:首先,按活动进行的先后顺序观察,选择好观察重点,对观察的对象要特别细致地多角度进行观察。先写活动是怎样开始的,经过怎样,再写结果如何。然后,把活动的经过写具体,如果写春天的景物,就要细致地观察,准确地把握春天的特点;如果写春游中难忘的事情,就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最后,表达自己“春游”的愉快心情和感受。

只要坚持这样有计划、有目的、有要求地指导学生以正确的思想观察“我”身边的事物,并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下来,学生的生活质量就会得到提高,情感得到升华,品格得到陶冶,心灵得到净化。丰富了学生的作文素材,解决了“无米之炊”的难题,学生再也不为没有内容可写叫头痛了,写起作文来文思泉涌,落笔生花。

二、以“写真”为根本原则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我们应该把作文看成是一种自然的生命状态,一种朴实的生活行为,引导学生用真实的生命去拥抱作文,让心灵与作文亲密无间,表达自己生命的真情实感。文章能给读者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所写的文章必须实事求是,做到一个“真”字,即所记叙的事物要真实,所表达的感情要真挚。写一句话,一段话,乃至一篇文章,都要把自己想写的事情老老实实地写下来,不说假话、大话、套话,不要写归写做归做,言行不一。所以,我们要教育学生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写老实文。学生写作不真实,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内容不真实,动辄就是拾钱包,公共汽车上让座,帮老大爷推车,扶老奶奶过马路等,其实,根本就没那么回事。二是感情不真实,矫揉造作,无病,硬是把“作文选”中的一些句、段搬到自己的习作中。

首先,帮助学生提高对“真实”的认识。例如:在运用《我们家的猫》一文教学时,指导学生理解课文中大花猫小时候逗人喜爱的样子,如花猫的腿还站不稳,就学会了淘气;又如它喜欢玩具,玩起来没完没了,摔了跟头还要玩;再如它长大一些后在院子里的花盆中间玩耍、淘气。读后,一只既淘气又可爱的小花猫浮现在我们眼前。课文描写小花猫扑打鸡毛、追逐线团、抱着花枝打秋千的情形,不仅具体,而且真实,使我们感到小花猫就是这个样子的。这让学生们深刻体会到,写文章要写自己的所见所闻,写自己的真实情感,写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写自己的亲历亲闻,只有这些,才是作文应该写的内容。

其次,组织学生实践,加深体会。围绕着“迎亚运”这一主题,学校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在符合教材要求的前提下,我们紧紧抓住每一次活动机会展开教学。例如,在练习习作“记一次有意义的活动”中,抓住“争当信使喜迎亚运――广东欢迎您”书信活动,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整个活动,把自己在整个活动中所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写下来。将亲身经历写出来的作文较生动、逼真,不再是为迎亚运喊几句空洞的口号。

最后,促使学生对“真实”有更深入的认识。抓好评议工作,让学生们在班里朗读自己的初稿,再发动同学评议,看是否写得真实。内容不真实的要重写,感情不真实的由大家提出意见,帮助修改。在班中运用幻灯投影评议典型的文章,然后,再分开小组合作,大家来评议,共同修改。

三、以“写通”为基本要求

叶圣陶先生说:“一篇文章怎样才能算得上通?‘词’用得合适,篇章组织得调顺,便是‘通’。”这是小学作文在表达上的基本要求。

一语句通顺,言文达意

通,就是用词造句合乎法则,合乎事理,合乎习惯。顺,就是句与句要上下连贯,不能前言不搭后语。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思维结果是靠词句来表达的。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把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知识教育落实到字、词、句上,并进行一系列遣词造句训练,为学生的写作打下扎实的基础。为了使学生的书面语言更鲜明生动,结合课文有目的、有计划地训练学生写句:用词造句;用关联词造句;学写修辞句: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设问句、反问句等;修改病句。通过训练写句,使学生的书面语言形象化、个性化,从而不断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学生积累的词汇多、句式多,文章才会丰满生动。

二条理清楚,言之有序

先说什么,再说什么,最后说什么,要有一定的顺序,不能颠三倒四、杂乱无章。

首先,在教学中结合课文范例,使学生懂得怎样才能使文章条理清楚,言之有序。在教学《海上日出》一文时,让学生懂得课文是按照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来写的,随着日出的变化,景象也在变,以这种方式详细记叙了日出的整个过程。文章一段一段紧密相连,写得十分清楚。

其次,结合学校开展“雷锋叔叔,你在哪里”系列活动,让学生学习写有关活动的作文,要求做到有一定顺序,条理清楚、言之有序地把活动具体地写下来。通过训练,学生们懂得一篇文章怎样才算“通”。文章的布局正如建筑结构一样,不仅要思想正确、内容具体,而且要有条有理、脉络分明、详略得当。只要我们在教学中指导得法,课内外的语言有中心、有重点、有条理、有说服力,那么学生的逻辑思维就会受到训练并得到提高。学生的写作也就能达到写“通”的基本要求。

综上所述,如果我们在指导学生作文训练时,能让学生做到“写我、写真、写通”,那么,学生的作文也就能逐步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方”,学生的写作水平也就能得到大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志鸿.作文教学三部曲J.上海教育科研,19915.

2肖琼芬.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写作兴趣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版,20087.

3覃可霖.试论写作活动中的具象思维[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