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贴“福”字的由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贴“福”字的由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每当过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在门上、墙壁和家具上贴“福”字。仔细想来,“福”字斗方其实是介于年画和春联之间的一种形式,而过春节贴“福”字的传统,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桃符和宜春贴。

东汉著名思想家王充在其所著的《论衡・订鬼》中,曾详细记载了有关神荼、郁垒的故事:沧海之中,有一座度朔之山,山上有一棵巨大的桃树,桃树的东北枝处有一个万鬼出入的鬼门,由神荼、郁垒两位神人把守,对于害人的恶鬼,他们就用芦苇绳将其捆住后喂给了老虎。黄帝据此制定了驱鬼习俗:“立大桃人,门户画神荼、郁垒与虎,悬苇索以御凶魅。”这在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祀典》中也有记载。可见在汉代,每到除夕之时,人们都要在自家门前立桃人,门上画神荼、郁垒和老虎,悬挂苇索,起到“御凶魅”的作用。

由于桃人制作起来比较复杂,汉代以后便逐渐以桃木板代替,如南北朝梁宗懔们《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正月一日造桃板著户,谓之仙木。”在桃木板上上祈福禳灾的文字,或画上神荼、郁垒的神像,就成为了桃符。这种桃符至宋代时还流行,如宋代陈元靓《岁时广记》引《皇朝岁时杂记》中记载:“桃符之形制,以长二三尺、宽四五寸的薄木板制成,上画以狻猊白泽之类,下书左神荼、右郁垒,或写春词。”

唐末,文人开始在桃符上题写诗句,之后逐渐演变为春联。到了宋朝,人们将桃符上画的门神改用纸印刷,演变为门神画、年画。现存最早的木版年画《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就是宋代的作品。而将桃符上题写“吉祥词”的形式,改为在红纸上书写、印制,则是“吉祥语”斗方的前身。

“吉祥语”斗方的形成还与宜春贴有密切的关系。宜春贴是立春日张贴的一种吉祥语。《荆楚岁时记》有言:“立春之日,悉剪彩为燕形戴之,贴‘宜春’二字。”唐代诗人韦庄的《立春》中有“殷勤为作宜春曲,题向花笺贴秀楣”的诗句。这种原本在立春日祝贺新春时张贴的吉祥语,至宋代就移用到春节了。

宋代的吴自牧所撰写的《梦粱录》卷六中记载:“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纸马铺印钟馗、财马、回头马等,馈与主顾十二月尽,俗云‘月穷岁尽之日’,谓之‘除夜’。士庶家不论家院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祀祖宗。遇夜则备迎神香花供物,以祈新岁之安。”这里说的“春牌”,很可能就是“宜春贴”,因为春节在民国之前都只称元旦,元旦时张贴的东西不应称为“春牌”。“春牌”之称很可能就是从立春时的宜春贴移用而来。那么,春牌上写什么内容?南宋时的周必大的《玉堂杂记》则为我们透露了一些信息:“除日,更春帖、柱联、门额,于堂轩楣枋贴福禄寿、一财二喜等字。”可见,南宋时可能就已经出现了题写福、禄、寿、财、喜的斗方了。

“福”字斗方能够在中国民间长期传承,最主要的原因恐怕是缘于“福”字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福”字在甲骨文中是“两手捧酒浇于祭台之上”的会意字,是古人祭祀活动的写照。在先秦时期,“福”特指祭祀用的供品,如《周礼・天官・膳夫》中有“凡祭祀之致福者”,而这里的“福”指的是“胙”,是祭祀之后众人分享的一种肉。

随着历史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实物层面上的“福”逐渐朝着抽象意义上的“福”演变,产生了两方面的引申义。其一是“庇荫佑护”的意思。以丰富的福物祭供神灵和祖先,原本的目的是希望得到更多的食物,捕捉到更多的猎物,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由此,又逐渐产生了祈求神灵庇佑的愿望,“致福”成为人们希望得到神灵保护的行为。其二是“幸福”的意思。这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福”。《礼记・祭统》中说:“福者,备也。备者,百顺之名也,无所不顺谓之备。”意思是说,福就是事事顺利,所需要的全部能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