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巧设“陷阱”,提高实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巧设“陷阱”,提高实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在近几年的初中物理考试中陷阱题是非常常见的,学生很容易在这些地方出错。本文主要介绍了一些常见的陷阱题,并就如何设置“陷阱”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初中物理教学 陷阱题 设置 建议

引言

陷阱题主要是为了考查学生对于概念的掌握程度,命题人故意给学生设置一些干扰条件,学生往往会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导致解题的错误[1]。陷阱题在近几年的考试题中非常常见,但是如果学生能够识别出陷阱,这类题目也就不足为惧了。

1.怎样设置陷阱

1.1利用无用数据设置陷阱

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如果题目中的某个数据没有用上,他们就会怀疑自己的解答,然后就会出错。出题的人正是想到了这一点才会故意设置这样的陷阱,这种情况体现了学生对自己没有自信,但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并不扎实,缺乏排除干扰的能力。比如有这样一个题目,我们把一个36V、40W的灯泡接到电路中,能够测出流过它的电流为1A,要求它的实际功率。有些学生直接用公式P=UI进行求解得到P=36V×1A=36W,显然考虑问题并不充分,因为我们不确定此时小灯泡是不是达到了额定的电流,首先我们1.2利用负迁移设置陷阱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结的所谓的经验有时候会导致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生负迁移,在学生理解概念的时候会对他们造成干扰,要想把这种干扰排除掉,学生必须摆脱思维定势[2]。比如有这样一道题目,一个电饭煲是“220V,1100W”,它有两档开关,电路图如图1所示,1档是用来焖饭或者保温的,2档是用来烧饭煮饭的,如果接2档,则电路的功率是1100W,如果接1档,则电路消耗的功率是22W,我们要求的是电阻R的阻值,以及电路在1档时,电阻R的功率。

2.一些常见的陷阱题分析

2.1静摩擦力问题

如图3所示,一个物体重100N,给它施加一个水平压力F,F的大小为60N,物体此时处于静止的状态,如果让压力不断增加,那么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会怎么变化,学生很容易想成压力越大,摩擦力也就越大。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物体此时受到的摩擦力属于静摩擦力,它不会随压力的变化而变化,如果我们从二力平衡的角度进行分析,那么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等于物体的重力,所以静摩擦力是不变的。做此类题的关键就是要分析清楚物体受到的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如果是静摩擦力,就需要用二力平衡进行分析。

2.2平衡状态问题

一个起重机吊着一个物体悬在空中,物体的重量为G,那么起重机的钢丝绳对货物的拉力与物体的重力相比哪一个大,当起重机吊着货物匀速的向上升的时候,这两个力之间的关系又会如何变化,如果起重机升到一定程度,又吊着物体以6m/s的速度向下降的时候,这两个力之间的关系又会怎么变化。学生在解这道题的时候很容易产生思维定势,认为刚开始的时候物体是静止的,后来匀速上升的时候,拉力应该大于重力,而匀速下降的时候拉力就小于重力了,而事实上,无论物体处于以上哪种运动下,它都处于平衡的状态,所以拉力是等于重力的。这道题考查的主要是静止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都处于平衡状态,它受到的合力为0。

2.3漂浮问题

一艘轮船原来它的吃水线是浸在水中的,后来在行驶的过程中吃水线露出来了,那么轮船受到的浮力会发生变化吗?这道题很容易让学生误解,认为是浮力增大了才会使船升起来,其实只要轮船处于漂浮状态那么它受到的合力就为0,也就是浮力等于重力。

结语

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要不断地总结经验,对一些常见的陷阱题要仔细地进行分析,找出陷阱所在,此外我们之所以会出现错误就是因为对知识掌握得不够牢固,所以对于相关知识也要及时地理解和复习,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学习。

参考文献:

[1]王玉琢.跳出“陷阱”——谈初中物理习题中的陷阱题[J].中学物理:初中版,2005,23(5):52-53.

[2]陈江.初中物理常见"陷阱题"错解分析[J].新课程:中学,2011(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