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秦淮古桥探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秦淮古桥探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秦淮河是一条美丽的河,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一水秦淮,蜿蜒曲折,横贯南京腹地,对古城南京的形成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被称为南京的母亲河。而秦淮河上的一座座古桥又如同一颗颗闪亮的珍珠,镶嵌在这美丽的母亲河之中。

秦淮古桥发展的与秦淮河历史渊源密不可分。秦淮河由外秦淮与内秦淮组成,“外秦淮水自西北村流至上坊门,穿上坊门桥,经七桥瓮、中和桥,过九龙桥、雨花桥、长干桥,再过三山桥、石城桥后入江。而内秦淮水从通济门人城,流至利涉桥、淮清桥,北会‘青溪’、‘运渎’,南流白鹭桥、文德桥、武定桥,到中华门里的镇淮桥后,即折向西北经新桥、上浮桥和下浮桥,最后流至水西门。由西水关入‘外濠’,号称‘十里秦淮’”。[1]秦淮古桥保留了许多秦淮古都的印记,从一个侧面再现了南京古都的历史风貌和文明进程。在这众多的秦淮古桥中,七桥瓮是我国唯一不是用“桥”,而是用“瓮”来命名的古桥,她以其独特的建构、优美的形态,为我国古代拱桥中的杰作之一。

一、七桥瓮的历史渊源与成因

七桥瓮位于南京市秦淮区红花街道七桥村,其所在的中和桥路,西连大明路,东连高桥门。七桥瓮建于明正统五年(公元1440年)。在明代,因靠近南京外城的上坊门,称上坊桥,(桥身中间最大的石拱上部,还刻有“上坊桥”三个宇,中孔券石刻有“清顺治六年(1649)重修”、“上元县知县陈祖道重修”、“南京马路工程处重修”等字)清代因桥拱俗称为“桥瓮”,桥有七孔,后改称七桥瓮。1956年曾对桥身两侧和瓮壁进行维修,同时修补残损分水兽头;1964年,增建水泥桥栏;1974年铺设沥青桥面;2008年对整座桥梁进行了综合修缮。现存七桥瓮基本保持原貌,桥墩、桥瓮、兽头等均为明代原物。是南京主城区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的桥梁之一。

七桥瓮是南京最大的石拱桥,明清时期,所在的地域位于秦淮河与运粮河的交汇处,属于交通枢纽地带。因其所处于的重要地理位置,成为了古代兵家必争之地。在明朝这里是“饮万马于秦淮”的粮运古道,也是明代拱卫京城的门户与防务要冲。太平天国时期,清军两度在该区附近设立江南大营,为此太平军也在七桥瓮附近构筑军事堡垒,并两次破清军于此。1911年辛亥革命时,江浙联军又在此大败守军。

为了保护古桥,国家在2007年专门在此地区建立了七桥瓮生态湿地公园,一来是为了保护这片珍贵的湿地,二来也是为了保护七桥瓮。七桥瓮则位于这个公园的最西部。目前的七桥瓮因几百年的风吹雨打,颜色已经发暗。桥栏和桥面是2008年大修时更换,同桥墩、桥拱相比颜色有所差异。

二、七桥瓮的形态特征与建构

七桥瓮为七孔不等跨的半圆形石拱桥。桥墩、桥拱均用条石砌成。七桥瓮“桥长99.7米,净宽13水,中间最高处25米。” [2]正中的桥瓮最大,跨12米,其余靠近河岸的桥瓮依次缩小,最小的两个桥瓮均净跨7米。由于此处水面宽阔,桥的形态在水面的空间起到点景的作用。石拱如环,造型优美,曲线圆润。

七桥瓮桥身形态酷似弯弓,造型考究,是一种将力学与美学、建筑与艺术、实用与文化融为一体的建筑形式。桥身用花岗岩和灰岩渗合石灰浆、糯米汁、桐油砌成,异常坚固。七瓮排列整齐,有6个宽2.5米的分水桥墩,因减少水流阻力而呈梭船形。中间桥瓮为最大,其余两两相对。桥墩的建构均是由高0.30米,宽0.45米的长短不一的块石砌成。桥墩两侧的分水尖石向外凸出约3米,尖石上各有雕塑分水兽头6只,并且在桥瓮上方两翼各精工雕刻16只螭首,犹如古代殿宇飞檐上的兽吻。造型上别具一格,可谓我国古代石拱桥中的佳作。桥两头的瓮宽9米,拱净跨7至12米。拱券部分由长1.15米、宽0.5米、厚0.25米,略带弧度的242块条石,采用并列法砌成。

七桥瓮的建构技术同样反映了江南地区石拱桥的建桥特色。由于七桥瓮为多孔石拱桥,其主要承受荷载的部分是拱圈和桥墩。这里的桥墩与拱圈在形态上互为表里,相得益彰。雄浑中透着几分别致。由于当时桥梁功能的需要,七桥瓮拱圈的厚度和桥墩的厚度均较大。七桥瓮的拱碹均为半圆形条石横向并列砌筑构造。拱券石纵向对齐,但横向间略有错缝。横向并列的砌筑方法始于宋以前,在科技不发达的古时民间,由于圆曲线放样方便,易被工匠所传授,因此大多的石桥均砌筑成圆曲线状。古代建桥匠人采用此种砌筑构造,一方面,在造型上以及审美感知上希望形成灵秀细腻的风格;另一方面,采用长条石的横向并列砌筑,增加桥梁的承载力,使得拱桥结构坚固、受力均匀、以及提升桥梁抗急流的冲刷的能力。特别是为了减少桥墩的洪水冲力,其分水石一般都修成梭船形,尖尖的船头与分水兽结合,犹如昂首的水鸟,形象美观。由此看来,七桥瓮的形态特征与建构技术是十分独特的。

三、七桥瓮的艺术特征与装饰

七桥瓮在众多的秦淮古桥中具有特有的个性和气质,在布局、选型、用材和装饰等方面有很高的成就,其优良的石质和科学的结构使古桥数百年长存。桥梁是以实用为目的的交通建筑,其细节美则蕴藏在桥梁石作中,如护栏石、望柱、抱鼓石、合龙板、长系梁、船缆石的石作,使古桥成为一种兼具实用性和艺术性的交通建筑。这些优美的石作不仅记载了建桥时代的工艺技术,而且体现出传统的民风民俗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

七桥瓮的艺术形态与装饰体现出一种秀美、雄浑的形态氛围。桥体以砌筑构造表现了古代造桥的传统素平技法。建桥者利用石材的不同模数错位密集拼砌,形成了石材自有线条和秩序纹理。由于石材搭接方式的变化,产生了生动而又丰富的景观效果。

七桥瓮的桥身两侧与瓮壁是其桥梁的重要装饰特征,也是桥梁不可缺少的装饰形式的一部分。古代的建桥者利用一些图腾来装饰桥体和表达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这些雕刻艺术品除了具有一定的文化含义外,也是桥梁的文化形象的重要标志。其栩栩如生的形态以及精致的雕刻装饰技法,给桥梁增添了装饰细节与美感。其中利用祥瑞之兽来作为桥梁装饰是古代桥梁建构的重要表现手段之一。祥瑞之兽一直是被人们认为具有吉祥寓意的动物,能够给人们带来平安、幸福或好运。在中国古代桥梁中常用龙、凤、狮子、仙鹤、大象等来进行装饰,其形态不仅有着装饰美化的作用,而且也承载着人们对石桥美好的祝愿。人们希望借助瑞兽的吉祥意义来保护石桥永远稳固、平安。

七桥瓮的祥瑞之兽是“螭首”[3]与“趴蝮”,[4]它们是依附于七桥瓮分水石上以及桥瓮上方两翼的“镇水兽”。人们寄望于“神力”来抵御以及征服自然灾害。镇水兽首推龙,古代民间的传说中一直把龙的初始原型归结于河川的自然形态。先民们从河川的蜿蜒曲折,奔流不息,想象出龙的灵活飘逸、腾云游雾的妖娆雄奇。于是把龙神化为一种既能兴云布雨又能镇水平浪的神兽。镇水神兽是传统民俗文化的一种象征,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思维、心愿与希冀,是人们想象与创造的神物。因此,在七桥瓮的建造上采用了丰富的雕刻手段。无论是在桥瓮两侧的“趴蝮”。还是在分水石上“螭首”均采用了精致的圆雕。最引人注目的是桥墩两侧的分水尖石上俯卧着6只雕塑分水兽头,尖石向外凸出约3米,兽头高高昂起,神态各异。兽头高于洪水位以上,以警来舟。“螭首”形态呈人面兽头像,头上无角,两耳长在眉毛上,从正面看像是猫耳朵,粗眉瞪眼.鼻孔外张,左右两侧分别有口颗犬齿咬合,面目凶煞,神情威猛;除了在分水石上“螭首”,在桥瓮上方两翼还镶嵌了16只“趴蝮”,0.44米见方。“趴蝮”形态呈龙狮像,面目狰狞,眉目雕刻夸张精美。可谓我国古代石拱桥装饰艺术的佳作。

七桥瓮石作的装饰载体除了“镇水兽”之外,其栏杆、护栏石、望柱、抱鼓石等也是装饰最多的部位。望柱是栏板和栏板之间的短柱,分为柱身和柱头,有方形和圆形两种形状,是石桥雕刻的主要部位。由于望柱的特殊性,其雕刻精美而又复杂。古桥上的石作题材和内容丰富多彩,不仅有真实的事物形象,还有抽象的符号图案。在桥梁栏杆以及其他部件装饰中,植物纹样异常丰富。主要有牡丹、莲花、卷草、葫芦等纹样。建桥者通过这些植物图形来寓意美好的生活。这些雕饰不仅仅显示了古代民间艺匠的精湛技艺,也承载着民间的民俗文化、道德观念以及精神需求。

七桥瓮栏杆由护栏石、望柱、抱鼓石、地口等部分组成,这些是桥梁不可缺少的部件。因此,建造者给与了精心地雕饰。目前桥梁上所呈现的这些石作形态均是在不同的时代根据历史的痕迹与记载修复出来的。七桥瓮栏杆以及桥面的石作装饰,采用了浅浮雕的手法。在桥梁的栏板上雕刻有花草、卷云纹等,内容丰富,形象生动。桥栏两端冒柱头顶为平面,望柱的柱头采用了方形平顶莲花瓣柱头。建造者采用线刻的手法在其上雕刻精致的莲瓣图案。形象生动、构图简洁、轮廓明显,整体形态具有雅致之感。莲纹的出现和中国佛教盛行于民间有关。自佛教传人中国后.便以莲花作为佛教标志,代表“净土”,象征着纯洁,寓意着吉祥。因此,莲纹被引入中国古代桥梁以及利用莲纹来装饰桥体,体现出某种神圣的,美丽的、圆满的以及纯洁高尚的象征意义。

四、结语

七桥瓮保留了许多秦淮文化的印记,从一个侧面再现了南京地域的历史风貌和文明进程。我们通过七桥瓮造型艺术特征的研究,希望更多地了解它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造桥的技术与艺术。七桥瓮之所以能称的上是中国古代造桥历史中的精品,其造桥的艺术与技术功不可没。特别是其造型特点,体现了秦淮的文化背景和审美观念。因此可以说,七桥瓮是我国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在当今飞速发展的城市建设时期,我们重新审视与体验七桥瓮的造型艺术,并充分挖掘、借鉴以及利用古桥资源和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注释

[1] 韩品峥,韩文宁.秦淮河史话[M].南京:南京出版社,2004(7):48.

[2]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南京文物志编纂委员会.南京文物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7(12):108-109.

[3] “螭” 古通“魑”既魑魅,是古代传说的一种动物。色黄、无角,兽形。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虫部》:“螭,若龙而黄,北方谓之地蝼。从虫,离声.或云无角曰螭。” 文颖注曰“螭为龙子”。周鑫,吴卫.台基上的龙头——螭首探析[J].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75-76.

[4] “趴蝮”是专职于镇水的神兽。趴蝮(蚣蝮、叭嗄),又名吸水兽、吞水兽,传说是龙生九子之一。中国传统文化中有“龙生九子”的说法,是指龙生9个儿子都不成龙,各有不同。趴蝮,没人说得清它的样子。头部有点像龙,不过比龙头扁平些,更接近于兽类,有点狮子相,头顶有一对犄角。身体、四条腿和尾巴上都有龙鳞。王培君.镇水兽与中国传统镇水习俗[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6:55-56.

参考文献

[1] 韩巍.中国设计全集:建筑类编·城垣篇[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2(12).

[2] 乐振华,徐晓民,刘舒.江南古桥石作艺术研究[J].现代园艺, 2012(4).

[3] 韩品峥,韩文宁.秦淮河史话[M].南京:南京出版社,2004(7).

[4] 黄禹康.古桥·古韵·美江南——寻找苏南三镇古桥[J].城乡建设,2008(2).

[5] 缪步林.苏州的古桥[J].档案与建设,2003(5).

[6] 朱铁军,叶贵霞.江南审美意识观照下的古桥建筑形态设计研究[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

[7] 孔庆普.中国古桥的结构与建筑技术研究:2009年中国古桥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福州,2009(11).

[8]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南京文物志编纂委员会.南京文物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