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文化缺省情况下汉英翻译方法及技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文化缺省情况下汉英翻译方法及技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翻译既是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文化之间的交流。翻译与文化密切相关。文化缺省是汉英翻译中常见但又常常被人忽略的现象,随着近年来世界文化交流的增多,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也越来越受关注。由于文化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原文中的文化缺省就使翻译变得十分棘手。本文在分析探讨这一文化现象对翻译产生的影响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汉英翻译中处理这一现象的常用方法和基本技巧,使翻译能够更好地为文化交流服务。

[关键词] 文化缺省;汉英翻译;方法;技巧

【中图分类号】 H31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5-113-2

一、引言

翻译是古老而永远弥新的工作,随着时代的推移,翻译所涉及的面和范围越来越广,但文化永远的翻译的主要对象。语言既是文化的一部分,也是表现和传承文化的有力工具之一。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苏珊・巴斯内特就将语言比作文化体内的心脏(Bassnett,1980:13)翻译是跨语言的活动,所以每当论及翻译,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就是文化。文化包罗万象、丰富多姿,所以翻译特别是涉及文化的翻译,如何处理文化缺省现象就成了翻译的重点。

文化缺省是指作者在与其意向读者交流时双方共有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省略。在写作过程中,文化缺省能够使作品具有含蓄美和简洁美,使读者获得阅读的和享受。然而,由于文化之间的差异性,一种文化中显而易见的背景知识,在另一种文化中却可能很难传达,文化缺省就成为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独具特色,因此在文化缺省情况下汉英翻译就容易出现欠额翻译、过度翻译,以及误译的问题。所以归纳总结文化缺省情况下汉英翻译的方法技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二、汉英翻译中文化缺省现象常用方法及技巧

基于翻译这一文化交流功能,笔者以为译者在文化缺省情况下翻译中国文化,既要忠实地传达汉语文本内容,同时尽可能保留汉语文本的文化信息,更多地应该采取异化的翻译策略,让目标语读者尽可能的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达到我们文化走出去的目的。但是,译者需要充分考虑目标语读者的接收能力,针对具体情况灵活转换翻译方法,使译文能够最快捷地被目标语读者接受。在翻译实践中,根据文化缺省的不同程度和情况,在前人成功的翻译实例中,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种处理文化缺省的常用策略及技巧。

(一)文化意象替换法

关于中国经典爱情名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有这么一个故事。说是有一次总理陪同外宾观看此剧,开演前几位来宾向中国翻译问起这台戏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可任凭翻译怎么解释外宾就是不懂,这时总理在旁边说:“This is Chinese Romeo and Julia.”(这是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外国来宾一听恍然大悟,连称“OK”。此后这部影片跟随总理参加了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获得了广泛的赞誉,甚至在影片的高潮部分,放映厅里不时地发出同情的赞叹声和哭泣声,中国文化成功征服了世界。关于这样的翻译例子不胜枚举,比如说关于“济公”的翻译,熟悉西方文化的人们都知道西方有一个“Robin Hood”,其人其事都和“济公”很像,所以我们就可以直接把“济公”译作“Jigong, Robin Hood in China”,西方读者一看就会对“济公”的形象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上述两个例子的翻译也给译者的素质提出了基本要求,那就是作为译员必须深谙两种文化,而且还要对自己的意向观众和读者的文化知识结构有充分的预测,做出正确的判断。

(二)文化意象舍弃法

对于什么才算是好的翻译,古今中外可以说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但是“忠实”和“通顺”一直都是不变的黄金定律。可是问题又来了,什么才算是“忠实”?是完全依照文本还是精神上的一脉贯通?这些问题可以说也没有固定答案,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就是在翻译过程中不管是理解还是表达,都是译者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有的学者用“创造性叛逆”来突出翻译的主体性,这就要求译员在翻译过程中学会选择和取舍。

翻译过程中有时候一句话会出现多个意象,完全对等忠实的翻译难免使文本信息伯仲不分,目标语读者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吸纳和接收所有的文化信息。这个时候译员就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不重要的文化意象舍弃掉,这一点在影视翻译中尤其重要。比如说《霸王别姬》这部享誉中外的影片中有这样一句话:原语:楚霸王气度尊贵,要是威而不重,岂不成了江湖上的黄天霸了!这句话中有“楚霸王”“黄天霸”两个重要意象,还有外国人怎么都不能理解的中国的“江湖”。如何把这一句意象丰富的汉语在短短的屏幕和时间限制下成功的翻译给英语观众就成了影视翻译的难题。译语:If the King of Chu fails to bear himself with majestic dignity, he’s little better than a gangster putting on airs!

在这里我们不难发现译者省略了的“江湖上的黄天霸”这一意象的具体翻译,而是采用意译的方法,选择了“gangster”这一普通词汇,因为对于“黄天霸”这个人物形象中国人民都未必十分熟悉,只是从名字上觉得他这个人应该不怎么样而已。所以把它舍弃而用一个简单的“gangster”代替,不仅能够让观众在短时间内明白如果楚霸王不怎么怎么样就会和“混混”“流氓”无异之外,还突出了楚霸王的身份地位,最重要的是传递了文本最主要的信息,观众也便于理解和接受。文化意象舍弃法或称意译法虽然失去了原文所包含的文化信息,造成了文化意象的损失,但是它所产生的译文的简洁流畅却是深受大多目标语读者喜爱的。但是并不是中国文化中的所有意象都能在英语中找到相应的表达,而且大多数情况下是根本就不存在的。我们不能把它们都舍弃掉吧,那还怎么让中国文化走出去呢?这个时候我们就得采取直译加注和直译加文内解释这两种方法了。

(三)直译加注

有些词语具有特别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在翻译时需要通过加注释的方法使译语读者了解原语独特的文化现象。如:原语:我属鸡。我从不吃鸡。鸡年是我的本命年。译语:I was born in the Year of the Rooster. I never eat chicken. The Year of the Rooster will bring me good luck or bad luck.

外国人一般不知道“属鸡”或“本命年”的文化意义,在跨文化的英译本中就需要特别解释这一意象,所以懂行的翻译往往会用注释来加以说明。

Chinese people traditionally use 12 animals, representing the 12 Earthly Branches, to symbolize the year in which a person is born. Spring Festival 2005, for example, is the first day of the Year of the Rooster. People born in this year have the rooster as their life symbol. All other years of the rooster, according to an old Chinese saying, become either good-bad years for them.(包惠南,2001:13)

有了这样的解释,目标语读者就能够理解整句话的意思了。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注解只是暂时性地、快捷地为目标语读者提供帮助,所以内容不宜过长和繁琐,不然不仅增加读者的阅读负担,还会对阅读失去兴趣。因此,注解一定要遵循言简意赅的原则,所以一般情况下会采用文内解释的方法。

(四)直译加文内解释

如上文所言,如果读者一直在搜索注解就会失去阅读的兴趣,因此:“只要有可能,额外的信息就应当嵌入文本之内,这样读者的注意力就不会被打断。”(“where possible, the traditional information should be inserted within the text, since this does not interrupt the reader’s flow of attention”)(Newmark,2001:92)直译加文内解释法可以在文内补偿目标语读者所需文化知识的同时保证其阅读的流畅性,达到文化传递和交流的目的。如:

原语:端午节那天,我们都要吃粽子。

译语:During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which falls on the fifth day of the fifth lunar month), it is a common practice to eat Zongzi, which is a rice pudding wrapped up with weed leaves.

中国传统节日的翻译想来也是五花八门,但是大家一向比较认可的方式就是把节日的主要特点翻译出来,比如说元宵节就翻译成“the Lantern Festival”(“灯笼节”)就是因为元宵节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挂灯笼。而端午节的一个传统项目就是赛龙舟,所以翻译成“the Dragon Boat Festival”(“龙舟节”),值得注意的是译者在这里文内加注的方法把这个节日的日子告诉了目标语读者。第二就是关于“粽子”的翻译,西方文化中是没有“粽子”这种食物和文化意象的,译者就用一句“用苇叶包裹的米饭布丁”把粽子的形状及内容给表达了出来,目标语读者心中对“粽子”就有了初步的印象。如果对中国文化特别感兴趣的自然会去搜索资料看个明白,那个时候中华文化的独有魅力就显现了出来。

三、结语

文化缺省作为文学作品有并且常见的文学现象从美学的观点看它的存在增加了文学作品的本文空白,这些空白恰是“吸引与激发读者想象来完成本文、形成作品的一种动力因素,”也是“文学本身的特点和优点”(朱立元,1989:23)但是对于像翻译这样的跨文化交际的活动,如果对文化缺省处理得当,既可以促进文化间的交流,又可以保持原文文化缺省的艺术美感。相反,如果译者对此忽略或随意翻译则会使读者误解或者无法理解原文。本文通过对文化缺省情况下汉英翻译策略及方法的总结和归纳,我们发现东西方文化并不是完全对立没有联系的,人类的感情是相通的,所以我们在保有我们文化特色的情况下可以借助文化意象替换的方法拉近与目标语读者的距离,让他们觉得亲切和自然。但是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还是要采取异化加注的方式来保持中华文化的独有特色,虽然这个接受过程是漫长的,但也不能让他们认为中国的“天”就是他们的“上帝”,“道”就是他们认为的“神”。

综上所述,翻译与文化传播是相辅相成的,而且这个依靠翻译来传播文化的过程是漫长且艰辛的。但是随着世界交流方式和机会的增多,随着世界对中国文化翻译和研究的关注,原文中文化缺省现象会越来越被目标语读者理解和接受,相信中国文化终将以它独有的风姿吸引世人的瞩目。

参考文献:

[1]Bassnett, Susan, Translation Studies, London: Methuen & Co. Ltd,1980.

[2]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3]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4]查明建,田雨.论译者主体性[J].中国翻译,2003(2).

[5]麻争旗.译学与跨文化传播[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6]王宏印.新译学论稿[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7]熊俊.英汉互译简明教程[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

[8]许钧.“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性的确立[J].中国翻译,2003(1).

[9]晏小花,刘祥清.汉英翻译的文化空缺及其翻译对策[J].中国科技翻译,2002,(2).

[10]朱立元.接受美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作者简介:孙亚男(1989-)女,汉族,河南原阳人,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