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中地理课程中人文教育的实现途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中地理课程中人文教育的实现途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地理新课改侧重学生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的健康发展。人文精神贯穿始终,强调学生应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将地理课程将从纯粹的“科学世界”回归到学生的“生活世界”,注重学生地理思维和价值观的培养。由此,地理教育工作者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应把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放在突出位置。本文从师生地位,教学资源开发、学习方式和价值趋向等四个角度来探讨地理人文教育的实践与意义。

关键词:地理课程、人文教育、平等合作、生活地理、价值追求

一、前言――一份平凡的感动

2013年教师节前夕,笔者收到一位毕业不久在杭州某高校读书的学生寄来的贺卡:亲爱的老师,感谢你三年来对我的教育,直到今天,我才真真切切领悟到了美好环境对我们的重要!看完贺卡,一种情絮始终在我心头萦绕,久久不能释怀:几年哪怕只有几个月过去了,学生对我们苦心传授的地理知识可能会遗忘殆尽,但是,一种理念,一种价值观可能在他心里扎根,永远不会褪去。

二、高中地理课程中人教育实施的必要性

1、适应时展需要,改善人文教育现状

康德说,教育的目的是使人成为人。而作为教育者最大的悲哀是,一方面自己为应试教育考核机制下的“升学、排名、业绩……”呕心沥血,另一方面却常被一些毫无“感恩”之心的“得意门生”甚至是社会“妖魔化”。为何教师得不到社会应有的尊重?为何乳臭未干的中、小学生就感叹生活的无味?为何学富五车的大学“骄子”却做出“虐猫”、“虐狗”等令人发指的行为?为何当中日为“”归属争论不休时,还有人为拥有一辆日系顶级跑车而自豪。究其根本还是在于教师为追求“功利”与“实用”在日常教学中过分强调学科知识的本位性、逻辑性和系统性,而忽视了人的发展和人文素质教育。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经济水平的逐步提高,人类在意识和精神层面上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理想社会,成为全社会奋斗的目标。公民道德纲要的颁布及构建和谐社会等举措的实施,就是着眼于人类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目标,对全社会人文素养提出的更高的要求。而这一目标实现的程度,很大层面上取决于教育中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2、落实课程教学理念,推动课改深入开展

《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它表明地理课程将从纯粹的“科学世界”重新回到学生的“生活世界”。这必然要求“地理课程目标设计趋向于高度关注学生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的和谐发展。人文求善,关注人的精神世界,给人以自由的思想和独立的精神,让人有社会责任感和良知”。进行人文精神的熏陶,将成为地理课程目标设计的重要价值取向。

因此,地理教师应当转变教学观念,加强自身人文修养,抛弃狭隘的学科思维模式和应试教育的禁锢,充分挖掘教材内涵,搭建地理教育的人文平台,多途径的渗透地理科学态度、爱国爱家情感、环境伦理道德、可持续发展观念、合作与竞争意识、尊重他人和其它文化、社会责任感与全球意识等公民基本素质教育,从而使地理教育充满人性的魅力和科学的理性。

三、高中地理课程中人文教育实现的主要途径

1、摒弃传统观念,营造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

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战场。要将人文精神的培养落到实处,必须高度重视课堂教学这一环节,把课堂教学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主阵地。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只有加强师生相互沟通和交流,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创设民主互动平台,才能积极而有效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由此教学过程就应该是师生、生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明确人文素质教育目标,使地理的科学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有机地融合。

传统的地理教学以教师的“传道、受业、解惑”和学生的“聆听、接受、模仿”为基本模式,实践证明以这种模式对于学生获取地理知识是有效的,但是对于学生科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是不够的,因此应该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把学生推向主体学习、自主学习的地位。

比如,我们在必修2第四单元的教学中经常涉及到各种环境问题诸如水土流失、物种灭绝、臭氧空洞、水污染和水危机等等应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深入的讨论:人类在其中扮演怎样的角色?我们怎么样才能避免或减轻这些问题带来的危害?并让每个学生思考和“检讨”自己的哪些行为可能造成这些环境问题。当学生明白了:纸张的浪费和满天飞的卡片与森林的破坏关系密切;平日用的发胶和家中的冰箱空调也可能造成臭氧层破坏;每天接触的洗发水和洗衣粉以及随意乱扔的废电池都会造成严重的水污染……使他们便能感悟到每个人都可能是各种环境事件的制造者。善良的孩子们就会自觉自愿地成为一个个环保志愿者,不仅身体力行,还会用他们特有的方式影响着周围的人们。应该指出的是,在课堂讨论过程中,教师必须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学生的讨论,让教学的民主氛围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让教师的亲切和蔼的态度去唤起学生的人文情怀。

2、研究乡土,关注热点,开发贴近现实的教学资源

社会生活是地理教学中最丰富的教材,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身边的素材,社会生活的热点问题,关注国内外重大新闻时事,精心选择一些学生熟悉的地理事件、学生生活中遇到的地理问题,或对学生发展自己生存能力有启示、有帮助的地理素材,把它们搬上地理课堂,使枯燥的地理知识充满生活气息、时代气息。同时揭示地理学科的科学性与人文性的溶合点,激发学生的人文意识,强化学生的人文关怀,培养珍爱家乡、热爱地球、善待环境的人类责任意识。

比如,在讲到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时,笔者就利用课余时间和学生一起收集我们生活的城市所出现的环境问题,并用相机把它记录下来,通过归纳整理作为课堂素材并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大家思考、讨论。不仅调动了大家的思维神经,激发了学生关注环境问题带来的危害,而且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珍爱地球的情怀。

还有,现如今人类面临着许多共同的难题,如全球的能源危机和粮食问题、全球性疾病暴发和传播、地区冲突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等等。对于这些重大国际社会问题,教师应该着重引伸讲解,帮助学生获得知识以外的领悟和感化,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人类的急功近利和短视行为带来的严重后果;深刻理解全球化已使国际间的相互依赖和协作关系日益加深,互动性越来越强,全人类已被共同的利益和危机联系在一起。

再如,塑料袋、一次性塑料餐盒、饮料瓶、农用薄膜等等的使用大大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和生产。但是,这些塑料制品使用后的废弃物随处乱扔,造成“白色污染”,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开设“白色污染”研究课,组织学生讨论,使学生意识到“白色污染”的危害性,探讨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使学生在生活中自觉抵制“白色污染”,提倡绿色消费,同时也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我国要提出“限塑令”,从而自觉支持国家相关政策。

总之,只要细心留意,生活处处皆地理,地理教师要善于捕捉日常生活一切与地理科学有关的问题,去启发学生的心智,提高学生的素养,加强学生的人文关怀,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3、大胆创新,倡导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长期以来,地理教育注重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把教学变成机械、狭窄的认识活动。科学的理性学习方式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新课改力图改变这种状况,把科学性和人文性融为一体,重视科学思维、科学态度、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不仅学会知识,更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交往等,这是新课改的目标,也是新课程的显著特征。

陈旧的地理学习方式,使学生处于被动应付,机械训练,死记硬背和简单重复之中,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摧残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积极营造条件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自主思维中,合作状态下去体验,去感悟。比如在高中区域地理的复习中,许多教师感觉区域地理复习十分繁琐,通常在课堂上面面俱到,可是学生却听得昏昏欲睡,不仅知识掌握不好,能力无法培养,更谈不上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人文素养,甚至让学生产生抵触和厌学情绪。在这里,笔者以为下列区域地理复习方法能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故教学过程中不断运用发展:既老师首先讲解分析地理的复习方法和思路。如图1:

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这个思维导图去画每个区域的思路图。例如:东亚从地理位置入手,最大的大洋与最大的大陆交界处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这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因此季风气候显著;由这里地处板块交界处的地理位置说明这里多火山地震,多山地高原;由西部高,东部低的地形特点及气候特点认识该地河流流向及水文特征,等等。然后每个学习小组准备一个区域,教师和学习小组集体备课,每个小组派一位同学来给全班同学讲自己小组负责的区域。通过这个教学过程,不仅教会了学生区域分析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团结协作的精神。

新课改提倡“鼓励学生采用质疑和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我们要不断引导和指导学生去主动探究,更期待探究能内化为学生经验系统的一部分,成为一种思维品质。比如在讲水循环的地理原理时,我们就可以设计一个地理实验教学:步骤一:在一平底玻璃缸中加入适量的水,以铺满缸底1―2mm为宜。步骤二:在玻璃缸底部一侧放一楔形塑料片A。步骤三:用透明塑料纸蒙住玻璃缸,同时用不透明塑料片B放在塑料纸上(要求塑料片B放在楔形塑料片A相对应的正上方)。步骤四:把实验装置放在中午的阳光下直晒。经足够长的时间曝晒后,观察,然后抛出问题。①按先后顺序描述你所看到的现象;②说明该实验模拟了自然界的哪种地理现象,并指出其相应的各个环节;③在上述实验装置中,往楔形塑料片A上均匀地撒上一层极细的沙,可能会发生什么现象?④你认为可以用什么方法防止这一现象的发生?学生看到这个实验,就觉得很新奇,很快被吸引到教学情境当中,通过观察思考,大家畅所欲言,纷纷表达自己的观点。由此可见,地理实验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思维能力和科学的研究方法;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合作意识、科学态度。

新课改强调探究合作学习,要求引导学生通过交流合作,包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社区资源的合作来完成学习任务,养成自觉运用合作来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问题的习惯,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懂得尊重和理解他人,形成团队意识和献身精神。

4、弘扬生命关切和持续发展的价值追求

新课改关注高尚的人文素养,关注人们生命祈向和价值趋向,使学生理顺科学、自然、社会和人类的关系,理解并重视人生的意义,同时给社会、自然多一份人文关怀。

地理教育应当以学生的个体生命为基本出发点,营造一种追求真理,崇尚学问的精神氛围,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通过引导他们对自己生命的人文思考和人文建构去发现生命的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促进生命的完善和实现生命的超越。比如,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我们地理备课组就特意整理了一堂《我们身边的自然灾害》,并作为公开课欢迎全校师生听课,系统介绍了我们身边常见的自然灾害及灾害面前如何逃生的问题,获得了全校师生的好评,更多的是树立了大家的生命意识。在此基础上,我们又组织学生开展《关爱生命 学会自救――关于××中学学生防灾自救常识的调查报告》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并把这一活动与学校的安全演练有机结合,学生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撰写心得体会等不仅宣传了灾害自救意识,同时也无形中确立了学生珍爱生命的人文意识。

当前,人类正面临着全球环境变化和社会持续发展的巨大挑战,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越来越多地与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等问题交织在一起,逐步成为影响一个国家、民族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地理教育要弘扬持续发展的价值追求。比如,在和学生探讨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的有关问题时,笔者拿出这样一则材料:一项“绿色”技术――纯低温余热发电,正在加速改变浙江水泥业“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的旧形象。2009年7月底,浙江建德三狮水泥有限公司的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正式并网发电,公司总经理陈华说:“我们一下从吃电老虎变成产电大户”。目前集团内部近一半的子公司共上马了8条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如果全部建成,整个集团一年可发电3.5亿千瓦时,增加利润2亿元,减少18万吨煤燃烧发电所释放的二氧化碳,董事长姚季鑫说:“煤电成本要占水泥生产总成本的约70%。09年浙江省水泥全行业亏损的情况下,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便成了新的利润增长点。”然后抛出问题:低碳经济会影响我们的经济发展吗?如果你是企业老总,你喜欢这样的经济发展吗?问题一提出,立刻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火花,引发了学生间思维的碰撞。很多学生认为这样的好事肯定要想方设法去做。由此我抛出一个论点:谁率先掌握了低碳经济的新技术,谁就能引领未来发展的潮流!从而使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毫无疑义的进入到学生的心灵。

四、结束语――一句真挚的寄语

社会进步是人和物整体演进的统一过程,社会发展以人的发展为本位。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地理的教学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人文教育,实现人文追求正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时代的要求。作为一名中学地理教师,在高中地理新教材的教学中渗透具有时代特点、符合中国国情的人文素质教育,就一定能更好地实现地理素质教育目标,进而培养和造就富有责任感、热爱地球家园、珍爱生命的21世纪新人才。愿明天的学生在教师的教育下离校后都是一个“和谐的人”,愿明天的教师在学生敬重的眼神中褪去“妖魔”的外衣!

参考文献:

[1]地理课程标准研制组《地理课程标准解读》人民教育出版社学科教育

[2]彭弋《地理新课改的人文诠释》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