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注重培养小学生的符号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注重培养小学生的符号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符号是数学的语言,是人们进行表示、计算、推理、交流和解决问题的工具。《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发展学生的符号感,并指出:“符号感主要表现在: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符号来表示;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会进行符号间的转换;能选择适当的程序和方法解决用符号所表达的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以此为指导,培养小学生的符号感。

一、在具体的情境中培养符号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创设愉悦的数学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字母既可表示一个特定的数,也可表示变化的数。

如教用字母表示数时,教师可设计如下几个活动。

活动一:玩牌游戏。出示六张扑克牌A、2、9、J、O、K,把这六张扑克牌按数字的大小从小到大排列。学生在此游戏中体会用字母可以表示特定的数。

活动二:初读儿歌。一只青蛙一张嘴,二只青蛙二张嘴,三只青蛙三张嘴,四只青蛙四张嘴……探索问题:怎样用一句“( )只青蛙( )张嘴”把儿歌读完? 活动三:再读儿歌。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用一句话怎样表示这首儿歌?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二只青蛙二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三只青蛙三张嘴,六只眼睛十二条腿……( )只青蛙( )张嘴,( )只眼睛( )条腿。通过讨论,学生会达成共识,这首儿歌应该用“a只青蛙涨嘴,2a只眼睛4a条腿”来表示。

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既能够体会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又体会到含有字母的式子还能表示现实的数量关系,从而建立符号感。

二、在认真观察中培养符号感

观察是思维的触角,是学生认识事物的基础。观察是形成和发现数学知识的基本方法之一。教师可引导学生围绕目标,有序、认真、多角度、全方位地观察,帮助学生建立等量思想,发展符号感。

如教学式与方程时,第一步,出示图1。先让学生说说这个图像表示什么,然后让学生找找在这个图像中表示男生的人数有几种方式(8人可以表示男生人数,“18-10”也可以表示男生人数)。同样的道理,可以讨论女生的人数和总人数的不同表示方式。第二步,将男生的人数8人改为x人,如图2。最后再让学生讨论上述的几个问题,从而获得这个图像的方程。

三、在交流表达中培养符号感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也是思维的结果。古人云:“言为心声,言乃说,心乃思。”积极交流不仅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方式,而且是强化学生的认知结构,发展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的有效手段和必要的途径。

如做式与方程内容的练习时,教师可出题:某课外活动小组有18人,其中男生8人,女生10人。根据这些条件,可以找出哪些等量关系?学生会用文字表述三个等量关系(男生人数的等量,女生人数的等量,全组人数的等量)。然后,教师将这三个条件改为用字母表示:某课外活动小组有18人,其中男生x人,女生y人。学生纷纷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这样的交流学习中,学生不仅促进了对知识的形成,而且在文字表述中建立了等量思想。

又如,教完用字母表示数后,可要求学生用生活实例解释“x+4”。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有的会说可以表示两个人的年龄关系:小青是8岁,小明就是12岁;小青是10岁,小明就是14岁。有的会说可以表示两种商品价格关系:商品甲20元,商品乙就是24元;商品甲30元,商品乙就是34元等。练习的目的是让学生把字母表达式转化成具体实例,促使学生看见字母的表达式,就能联想到实物模型。当然,这些练习仅仅限于一些简单的字母表达。

四、在解决问题中培养符号感

解决问题是一个发现、探索的过程,也是儿童亲身感受问题策略,实现数学价值的再创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学起来自然会感到亲切、真实,体会数学是非常有用的;另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如。下表是我国1949年到1999年的人口统计数据(精确到0.01亿)。

教师提问:表中的数据表示了哪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根据表中的数据,你能预测一下我国2009年人口的总数,并说明理由吗?

学生通过练习,不仅能获得1949年到1999年的人口统计数据,而且能分析每隔10年人口变化的趋势,从而初步地作出一些预测。

又如,下图表示的是汽车运行的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教师可提出如下的问题让学生思考:

汽车运动的时间、速度范围是什么?

在最初的15分钟内,汽车速度的变化有什么特点?在第15分钟时,汽车的速度是多少?

在接下来的15分钟内,汽车速度的变化可以怎样描述?在第30分钟时,汽车的速度是多少?

在最后的lO分钟内,汽车速度的变化有什么特点?在第40分钟时,汽车的速度是多少?

学生应该能够用语言正确地描述图像所表示的关系,从中获得以上问题的答案。

总之,学生符号感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而是贯穿于数学学习的全过程,伴随着数学思维层次的提高而逐步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的符号感的培养,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