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就地取材农村初中美术资源之我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就地取材农村初中美术资源之我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初中美术课程具有人文特性,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美术教育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强他们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其高度责任感,培养他们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态度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本文就如何就地取材、充分挖掘初中美术教学资源进行有益探索。

关键词:就地取材;挖掘;教学活动;开拓视野;创新活力

在素质教育中,美术教育起着不容忽视的重大意义。初中美术课程是学校进行美育的有效途径,所以国家把美术课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我国广大的农村中,学生亲近自然,感悟自然,许多农村学生都有美术的学习创作灵感。然而,美术教学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用以制作美术材料。许多农村美术学校教学条件极差,教学设备严重短缺,仅仅依靠现有的教学资源开展美术教育可谓心有余而力不足。令人欣慰的是,神奇伟大的大自然是美的资源宝库,美来自于现实生活,美术教师应该善于发现大自然的美术素材,灵活挖掘并创造运用它,使之更好地为美术教学服务。本人长期在农村学校教学一线工作,以下是我对农村初中美术教学中怎样就地取材谈谈肤浅感想:

一、把美术教师高度重视美术教育摆在首要位置。

农村美术教师应该正确看待美术教学,要充分调动自己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千万不能因为有些学校不重视美术课程,学校缺乏应有的教学设施设备而忽视美术教学,感到“自惭形秽”,甚至为自己的不负责任而寻找某种借口。教师应该主动利用农村当地的资源,因地制宜的寻找素材,自制教具教好美术。农村虽然具有诸多不利因素,但是学生家家户户拥有电视,那些精美的画面,他们电视上见得多了。现在的交通如此发达,学生进城去身临其境地领略城市的风光与繁华也不是什么难事。学校里的实物投影仪可以放大所需的图片,多功能设备可以制作视听效果极佳的画面、视频等。农村美术教学与城市美术教学之间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大部分农村孩子没有城市孩子会画的最大原因也在于此。当然,我们不得不承认先进的教学设备可以促进和改善美术教学,但是丰富的教育资源毕竟是教学的次要条件。如果没有这些资源就会严重影响课堂教学吗?达・芬奇、毕加索等世界级画家依靠的是先进的教学设备教育的结果吗?显然不是。其实要教好学生,无论是农村学生还是城市学生,关键在于我们美术教师。我们要把高度重视美术教育放在第一位,要知道怎样帮助学生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

二、因地制宜积极主动地挖掘美术自然资源,切实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一切美都来自于大自然,生活中可以处处发现美。在山水田园中,在小桥流水中,在天空彩霞中,在小草甘露中,在树叶颜色中,在荷塘月色中,在山间小道中……只要留心观察、善于观察,随时随地都可以感受美的无穷魅力。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提高农村学校美术教学的有效性,要做到留心、细心、真心、爱心,引领学生去发现美,耐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用爱心指导学生。这样不仅能够提高美术教学的实效性,还能够使农村学生积极参与到美术实践中,获得较高的美术洞察力,从而有力促进农村美术教育的蓬勃发展。

三、确定主题,广泛寻找美术创作的原材料。

制作美术作品,首先要确立主题,学生围绕某一主题在大自然中寻找需要的美术素材。可以在学校统一发放的义务教育《美术》教科书中找到教学的主题,但是不同的学校存在地方性差异,所以美术教师可以自己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源来确立上美术课的主题。如秋天到了,南方的叶子有红的,黄的,还有其他颜色的,就可以围绕叶子来上节用各种叶子制作动物的课。那么同学们就会去想身边的叶子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做什么动物才最逼真、形象、生动,在课后积极采摘合适的叶子;还有在泥塑课上,可以确立《我的泥塑作品》为主题,学生即可围绕泥塑来寻找相应的泥或面粉之类的美术原材料。

四、广泛开展切实可行的乡村美术教学活动,张开学生想象的翅膀。

大自然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灵活选取农村现有的自然资源,如花、竹、叶、根、草、泥等,对学生开展经济实惠的美术教学活动,引导他们从原材料的形状、颜色、情态、质地等多角度进行仔细观摩,大胆合理地发挥想象。或者教师带领学生,把美术课堂教学搬入自然界,提高神奇、美妙的自然景观进行形象写生,身临其境地发现、感悟地理、人文、风土人情等无限的风光美。还可以因地制宜广泛采集美术材料,从而把个人的切身体验描绘于笔端,以达到一举多得之实效。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考察探究农村美术的情趣,充分调动了他们积极参与的饱满热情,而且进一步提升了审美技能,活跃了美术创作的灵感和思维。再则,把乡村美术教育与学校文化建设紧密对接,譬如:举办“校园一角”主题美术作品评比展示,邀请当地美术名师或“画家”现场创作等,促使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有利于师生美术水平的提高。

五、开拓学生的视野,用形象直观的美术作品激发求知欲。

不言而喻,诸多课程都是以抽象符号为基础的,而美术课程则需要更多地让学生接触实际事物,这样才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向创造思维提供丰富的营养,提高他们的综合思维水平。身处农村的学生,对美术概念的认识尚浅,教师要不断激发他们对美术学习的浓厚兴趣,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例如:教师充分发挥美术学科的无穷魅力,向学生们展示徐悲鸿、齐白石等名家的代表作,或者教师本人的美术获奖作品,让学生充分接受艺术的熏陶,发出由衷的赞叹。接着乘胜追击,放手让学生现场临摹,及时予以孜孜不倦地指导点拨、表扬激励。然后挑选出优秀学生习作张榜公布,积极推荐参赛发表,使这种良好的兴趣转化为持续的情感态度。同时,学生之间存在着美术基础差异,教学时还应该依据难易程度安排各种层次的绘画学习,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以满足所有学生的和谐全面发展。

六、充分张扬学生个性,努力让他们的创新活力竞相迸发。

学生美术学习的终极目的,是要逐步提升审美意识以及造就创新精神,这些都贯穿于学生美术教学的思考接纳和创作过程中。对于农村学生来说,大部分家庭条件比较差是不容回避的现实,因此就地取材就成了学习的重要一环。这不仅能够节约制作成本,还能够培养学生勤俭自强、艰苦朴素的优秀品质。并且能够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张扬个性的发挥,促进全面发展。这种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必定会对学生将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产生积极的有力影响,甚至让他们一生受用无穷。

总而言之,作为农村初中美术教师,大力推进农村薄弱学校美术教学是我们肩负的重任。我们要从农村地域本土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有效利用好美术教育资源,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积极、主动地引领学生去发现美,感悟美,使学生在丰厚的农村文化浸染中获得发展进步的动力源泉。把美渗透到每个学生的心田,让农村的每个角落都散发“美术之花”的芬芳。以致在颇具魅力与感染力的乡土文化中,探寻并彰显农村学生的自身价值。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有越来越多追梦人的“画家梦”梦想成真!

参考文献

[1] 杨永善: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八年级《美术》,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7

[2] 傅幼康,徐健:《上好课问题与对策:初中美术》,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5

[3]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

[4] 柳海民:《教育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