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书呆子”办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书呆子”办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我的一位老同学特别喜欢查字典。在校读书时,“字典是不吭声的老师”这句话就常常挂在他的嘴边,一本字典都给他翻烂了。走出校门后,他坚持了这个好习惯,受益匪浅。

可是,有一次他却因为查字典被领导斥为“书呆子”。事情是这样的:这位领导在职工会上批评说:“我布置了的工作总不能及时完成,这种政令不通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同事们正襟危坐,听批挨训,唯有他咬文嚼字,翻开字典,查到了“政令”这一词条。原来“政令”是指“政府公布的法令”。他找到了依据,理直气壮地“翻起白眼”来,居然一手拿着打开的字典,一手在上面指指点点,说领导对“政令”一词理解有误;还说领导的批评“言过其实”。领导很是恼火,提高音调斥责道:“你们看,他可是个书呆子,还查字典哩!”

想不到,“书呆子”也进了报社,成了我的同事。这个“书呆子”来办报,就免不了经常招来一些麻烦。一天晚上,新华社播发长篇通讯,报道了一位县长为官一任,造福百姓,离任时县城万人空巷,自发地拿着鸡蛋、粽子为其送行,很是感人。“书呆子”看了稿件,拍案叫好:“我们党多么需要这样的深受人民群众拥护的好干部啊,就在明天的一版上转载吧。”我沉默了好一会儿,说:“我们这里的县长刚刚调走,没有人十里相送,本报是县级报纸,很是贴近,弄不好,引起别人的联想怎么办?不要急,待人民日报、新华日报这些大报转载了,我们再转。”

“书呆子”一点也没有听出我的意思,据理力争:“那不成了小报抄大报了。‘联想’好呀,文章的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审美作用无不是因为‘联想’而产生的……”

“你呀,你呀,真是书呆子。办报要讲政治。”

可“书呆子”还“扳死桩子”,他先是说上一通鲁迅对阿Q的一段描写:“阿Q头皮上生有癞疮疤,讳别人说‘癞’以及一切‘赖’的音,后来推而广之,‘光’也讳,‘亮’也讳,再后来,连‘灯’、‘烛’都讳了。”接着便加以评论:“阿Q还没有忌讳别人的一头乌发哩!既讳己之短,又忌说别人之长,这也叫‘讲政治’?”

我虽然受到他一番揶揄,却觉得他说得有理,就同意转发了。谁知报纸第二天一早到了读者手里,果然有人“联想”了,一位分管报社的县领导急匆匆地赶来报社,责问我们发这篇稿子有什么意图,引起一场轩然大波。幸亏人民日报、新华日报等全国各大报纸都与我们同一天转载了这篇通讯,只不过比我们的报纸晚到读者手里,这位领导看了才作罢,风波总算平息下去。

后来,“书呆子”又遇上一位 “政治家”,事情就不是这么轻易收场了。

县长来报社为事业发展事宜实地调研,现场办公,“书呆子”在报纸一版上发了一则消息报道县长此行,稿件中说:“县长指出,报纸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希望把报纸办得更好。”县里的那位几乎天天都要在媒体上露面的领导看到这则消息,把有关部门的负责人找了去,一脸严肃地训道:“我只知道,报纸是,怎么又成了政府的喉舌了?怎么回事?要查!”于是,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就要求报社“说清楚”。这下子大家都感到紧张了,似乎捅了娄子。“书呆子”却胸有成竹,他记得“喉舌”的说法同志在一次讲话中阐述过,但一时想不起这份资料在哪里,于是就仔细翻寻起来,从办公室找到家里,一直找到深夜一点多钟,终于找到了这份资料,一看,讲话的第一个小标题就是:“媒体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竟高兴得跳起来。“书呆子”如获至宝,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的脾气又上来了:“检查不用写了,明天把这份资料复印一份送上去!”

这时,有位同志慢条斯理地对他说:“冷静,冷静。你想想呀,难道领导真的因为无知而挑起这场‘喉舌之争’?鹰有时飞得比鸡还低,但鸡永远飞不到鹰那样高。‘政治家’思考问题的深度,是‘书呆子’永远揣摩不到的。”

“书呆子”一脸愕然……

(作者单位:南通市通州区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