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用典 第8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用典 第8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考点分析

用典,即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是古代诗人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典故就是出于古典书籍中的轶事、趣闻、寓言,历史人物、传说人物或有出处的诗句、文章,都可以作为典故来运用。用典分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引用前人诗句包括化用前人诗句。恰当地运用典故,可以丰满诗歌形象,丰富诗歌内涵,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可收到辞约意丰、言简意赅、耐人寻味的效果。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多层面地展示了周瑜的英姿,特别是周瑜的雄才大略,其真正目的是表达词人内心深处建功立业的真切渴望;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的“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用的是《南史·谢灵运传》的记载:谢灵运游山,必到幽深高峻之处,为了登山省力,他特地准备了一种屐底前后装有活动齿的木屐,李白以此显示“梦游”中的身心放松,轻快如燕;姜夔《扬州慢》的“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春风十里”援引了杜牧的诗“春风十里扬州路”,原诗显示的是扬州十里长街的繁华景况,词人反其意而用之,凸显了扬州现状的凄凉情形,从而寄寓了词人对扬州昔盛今衰的感慨。

近年高考真题索引

2012年天津卷,2010年安徽卷,2008年浙江卷,2007年浙江卷,2004年上海卷均涉及用典题。

应考锦囊

提问方式:

本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答题步骤:

先具体答出用典的手法,然后具体分析诗中是如何体现用典手法的,最后指出用典手法所起的作用。

答题范式:

本诗运用了用典的手法,诗人写( )的典故,其意在表现诗人( )的感情,有着( )的作用。

现场练习

日暮倚杖水边①

王 寂

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

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

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

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慢迟。

〔注〕①此诗为王寂被贬官至河南蔡州时所作。

此诗颔联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

(2008年浙江卷,题目有改动)

答案解析:

题目《日暮倚杖水边》揭示了诗作的时间、地点。题干所指颔联紧扣题目,写了和水相关的两个人——“大夫”“司马”,即屈原和白居易。这两个人我们都比较熟悉了,他们和作者王寂所处时代相隔久远,不在同一时期,可见这不是赠和之作。况且屈原、白居易都有着旷世才华而不被重用,如此想来,作者有借古人说事之嫌。反映到诗歌鉴赏的技巧上,很自然我们会想到“用典”。但是这二人经历颇多,作者从哪个角度选材,怎样运用典故,表达怎样的情感,这需要借助全诗的内容和诗下注释分析便可得出。

颔联引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和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以自况,作者的用意是显而易见的:正直爱国如屈原,忧民忧时如白居易,皆不免被贬逐黜放的命运,何况自己?接着颈联笔锋一转怒斥那帮得逞于一时专门罗织罪名、陷己于不义之地的奸佞小人,坚信天理自在,苍天有知。但现实终归是严酷的,尾联即明白无遗地坦露了作者在奸佞当道、君主寡恩、伸冤无望、前途渺茫的事实面前暗悔当初的低沉心绪。

综上答案为:颔联用典(1分),借正直爱国的屈原,忧民忧时如白居易皆被贬放逐以自况,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和忧国忧时的情怀(2分)。颔联化用典故,丰富了诗歌意蕴,增强了抒情力量(1分)。

强化训练

送魏大从军

陈子昂

匈奴犹未灭, 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 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 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 惟留汉将功。

本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