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跨文化视角下河北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传承模式的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跨文化视角下河北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传承模式的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已成为广大专家、科研学者与民间艺术骨干共同关注的焦点,也是开展新时代文化工作的一项新课题。本文通过剖析当今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对比不同文化视域下的传承模式,以探索我省区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与路径,为非物质文化产业的开发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参考。

【关键词】跨文化视角 河北省 非物质文化遗产 生态传承模式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2-0010-03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屹立在世界文明之巅。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是广大劳动人民世代生产生活实践中宝贵精神财富的结晶。河北省物产丰富,人杰地灵,孕育了独特的燕赵文化审美价值理念。一代又一代辛勤质朴的燕赵儿女留下大量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更创造了享誉海内外的各类形式多样,艺术气息浓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吴桥杂技、沧州武术、武强年画、井陉拉花、蔚县剪纸、永年吹歌、衡水内画、曲阳石雕、西河大鼓、河北梆子、徐水狮舞、女娲祭典、耿村故事、屈家营音乐会、磁州窑烧制工艺等。这些凝聚着深厚河北地域文化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了我省文化的魅力,是连接世界文化与中华文明的精神桥梁与情感纽带,为文化遗产的薪火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 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现状

一直以来,河北省委、省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高度重视,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全省文化工作者的共同配合下,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取得了较快发展。一方面健全了组织领导体系,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与工作部门,如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河北省民族民间文化研究保护中心,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等。另一方面,确立政策保障制度并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制度的构建。出台了《关于加强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实施意见》。目前,我省已初步形成国家级、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在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518项)中,我省以39项的数量位居全国第四。此外,我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如举办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组织河北特色民间艺术表演与交流等。由此可见,国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我省相对较为宽松的产业发展环境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开拓了广阔空间,这将为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开发带来更多机遇。同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城乡居民的精神文化产品消费相对较少,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投资减少,从业者收入下降,企业经营不景气,非物质文化产品国际市场需求不足、购买力下降、出口减少,甚至有些文化产业项目不得不变更或者延缓。

二 跨文化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文化包罗万象,在不同文化交往的过程中,人们力图保持自己特定的文化身份,并对其他文化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从而更好地适应其他文化背景。跨文化是发生在不同文化背景交际者间相互作用的行为。世界各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模式均体现出不同国家的民族文化传统,如日本、韩国、意大利、法国,以其独特的传承形式诠释其民族精神。通过对比分析,以此为我省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提供参考依据。

1.日本的“线型”模式

日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歌舞伎、能乐、人形净琉璃文乐、插花艺术、日本料理等已成为其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使传统文化得以传承,除了每年在日本各地举行的各种传统活动,比如身着传统服饰的游行、焰火大会等之外,日本政府还分别在东京、奈良成立了国立文化研究所,专门从事古典表演艺术与工艺技术的资料调查和分析工作。亦通过分布在日本各个大学和图书馆的各类民间研究机构,如早稻田大学演剧博物馆、松竹大谷图书馆等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启蒙与推广活动,成为日本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研究和教育的基地。

2.韩国的“伞形”模式

传统歌曲、传统木制建筑的木工大师—大木匠、驯化猎鹰、宗庙祭礼乐、唱剧、江陵端午祭、圆圈舞等已成为韩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韩国政府、地方社团重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广大韩国民众也十分注意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众多民间性质的活动,如安东河回村社稷大祭等,形象地反映出韩国人民对文化传承的重视。甚至在韩国产的香烟包装盒上,韩国地铁站的广告栏中及韩国飞机座背上,随处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广告。韩国政府通过开发现代观光旅游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展,如济州岛海女文化、大长今民俗村特色传统活动,较好地吸引国内外游客,并鼓励国家级艺术家为外国游客表演,将高水平传统艺术呈献给各国游客。

3.意大利的“树型”模式

从威尼斯到翡冷翠,从“贡多拉”到“我的太阳”,作为希腊文化中心、罗马文明殿堂、文艺复兴先驱,意大利保存下来的各类历史文化遗产不胜枚举。以西西里傀儡戏(木偶戏)为例,意大利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较为注重生态传承和整体开发。位于亚平宁半岛西南的西西里岛有许多舞美设计考究的木偶剧场。木偶艺人专门请手工精湛的工匠雕刻、着色、设计木偶形象。这些工匠沿用数百年流传下来的制作工艺、手工繁复雕刻,做出面部表情高度夸张的木偶。表演者通过高超的技术来表现宏伟的史诗传奇。意大利政府为青年木偶艺人开办培训场所,举办西西里木偶节并开设奖项,在国内外举办木偶展览,兴建木偶戏学校等。此外,意大利的乡村“生态博物馆”是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又一亮点。生态博物馆将当地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遗产,如传统的磨坊、酿酒坊、打铁作坊甚至古老烧炭土窑等,以及浓郁的乡村节庆、传统歌舞、服饰等传统文化习俗、村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整体互动地保护起来并加以展示,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整体性传承,促进了国内外旅游业的发展。

4.法国的“塔形”模式

无论是塞纳河左岸的文艺气息,还是普罗旺斯浓郁的田园风光,亦是花都巴黎的浪漫风光与米其林餐厅的法兰西大餐,无一都向世界展示着法国的文化艺术瑰宝。由专家、学者和文艺爱好者组成的民间协会,利用专业知识向政府提出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长期计划。法国政府鼓励民间组织,如巴黎大众艺术和博物馆对民族舞蹈、歌曲、传统手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和展示。通过设立“文化遗产日”向公众提供了解历史与文化的窗口,使得这些饱含民族思维方式、想象力与文化意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法兰西精神的标志,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生命密码。

三 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传承模式的构建

积极推进河北省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大省向强省转变,有助于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丰富精神文明,有益于改善人际关系,营造人文环境。如何构建适合我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模式,已成为广大研究人员不断思考的新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具有不可逆性,一旦遭到破坏,将造成无可挽回的严重损失。因此必须选择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传承模式。

“生态”一词,源于古希腊文字,如今涉及的范畴也越来越广。简单地说,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彼此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传承,应以全面的、科学的规划为基础,通过深入资源挖掘与整合,结合品牌特色与地域特色,结合多样品种与多种档次,结合手工生产与机器制造,结合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努力使民间手工艺制造业成为河北文化发展的支柱产业。

1.引入现代设计理念,打造品牌和地域产业园区

对传统技艺的遵守和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传承的根本和基础。然而,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必须紧密联系当前社会的发展与人民的生活,才能具有广泛的基础,顺应时代的发展。这就需要在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合理利用方面融入或引进现代的设计理念,关注到现代人的审美心理和审美观念。在思路上既坚守传统,又面向现代。要设计研发一些具有时代感和现代气息的产品,赢得青年人的喜爱,从而在现代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以我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衡水内画”为例,传统的“内画”艺术主要生产各类的鼻烟壶产品,而如今这一传统功能已发生重大改变,在保留传统工艺和绘画技艺的同时,产品的生产有所创新,研发出新样式和新功能的产品。目前,该项目设计生产出一些精美的化妆盒、香水瓶、微型个人肖像瓶、花瓶等观赏性较强的工艺新产品,转变了鼻烟壶的原有功能,赋予其时代化的新内容,注入了新活力。目前“内画”艺术品远销欧美等地,深受欢迎,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好产品需要更好、更独特的个性化包装与装饰,将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如蔚县剪纸、武强年画、安新柳编、定州陶瓷等品类作为重点项目加以生态开发,并以资源所在地形成重点产业园区,组织规模加工,积极拓展全省乃至海内外市场,打造“华北民间手工艺经济区”,发挥对周边城市的卫星辐射作用,创建影响国内外的民间手工艺制作和销售产业基地。

2.整合工艺美术资源,开发传统工艺品现代附加值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传承,应将对手工艺品传统用途的追求转变为注重其附加值与文化内涵价值的开发上来,培养文化生态,营造保护文化空间。以冀南皮影刻制技艺为例,冀南皮影是中国皮影的重要分支和流派之一,是邯郸市首批入选国家级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主要流布于磁县、成安、曲周、馆陶县和肥乡县。其特点是造型粗犷古拙、体制简练、雕绘结合,体现着中国皮影戏的早期风貌。保留皮影工艺品的传统表演功能之外,将其转型为小巧的礼品,成为具有浓厚乡土气息与中华文化的佳作。又如,魏县花布染织技艺与威县土布纺织技艺,由床单、被面制品转型为现代家纺、服装、工艺壁挂等,大大提升了产品附加值与销量。为了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命脉的衔接性与真实性,其传承往往发生在师徒之间或家族之内。然而,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应树立动态的、立体的传承理念。以各地传统节日的活动,如庙会、赶街、汇演为契机,展示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民族文化魅力,使观众在欣赏各种技艺的展示和表演的同时感受传统、继承民俗。

四 结束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任务光荣而艰巨。为了更好地完成这项工作,全省上下需以现代化的文化创意与审美观念为指导,以燕赵大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基础,结合时尚流行元素,创造丰富多彩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与民族文化特色的手工艺品,形成在国内外影响广泛的“燕赵风”新民俗文化潮流,从而为进一步加强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构建和谐河北,做出新的贡献,对实践河北民间艺术产业生态发展模式及可持续的传承提供思路。

参考文献

[1]陈淳、顾伊.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视野[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122~129

[2]陶伟、田银生、吴霞.世界遗产中古城研究方法与内容初探[J].地理研究,2002(2):210~218

[3]高一虹.“文化定型”与“跨文化交际悖论”[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2)

[4]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提高涉外交流能力的学问[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