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让欣赏课变得生动有趣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让欣赏课变得生动有趣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说起欣赏课,很多人的印象就是单板、讲授式的课程,因为不需要孩子们动手绘画或者制作,所以孩子们对这样的课会觉得可有可无,以至没有兴趣。刚开始工作时,因为没有任何经验,一堂欣赏课上下来,自己和学生都累得筋疲力尽,于是我开始思考,我应该怎么办?

雕塑大师罗丹曾说过:“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美术教学中,教师的任务就是让学生睁开发现美的眼睛。这一点在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儿童都是爱美的,而且对美的事物感受很早,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渴望艺术享受的心情日益增强,尤其是进入小学以后,对于美的事物的追求更为强烈。美术欣赏课是一门综合性的复杂的教学活动,教师只有在先进的教学思想指导下,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手段,采取多种形式实施美术欣赏教学。

不同年龄阶段对欣赏课的要求是不同的。小学低年级欣赏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和表现生活周围的美好事物。在欣赏优秀儿童作品时,这些作品天真烂漫,是儿童心理世界的反映,这类内容学生觉得亲切,容易产生共鸣,其特点是低年级阶段所欣赏的作品富有情趣,符合儿童审美心理。如大脑袋,歪脖子,近大远小,树木画在半空等等,五花八门,比例不再准确,表现无拘无束。还有一些拼贴的小制作也深受小朋友喜爱;中年级欣赏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初步接触了解优秀美术作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艺术的情感。其特点是从小学中年级开始,欣赏一些与学生生活接近、学生能理解和接受的中国古今优秀绘画作品和工艺美术作品。欣赏课内容对于教学内容有“参考资料”的作用,在欣赏课中渗透了有关的教学内容,欣赏课的优秀作品档次高,起到了指导性的重要作用;高年级欣赏内容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祖国历史悠久的艺术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中国历代美术作品简介和欣赏,让学生基本了解我国历史上一些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的情况,使他们对祖国极其丰富的古代文化和艺术遗产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引导学生去理解、领会和感受艺术的美,通过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审美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在美术欣赏课程中,将德育贯穿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去,联系实际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道德价值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高对欣赏课的认识,欣赏时要有重点,教师要把欣赏的重点放在那些有代表性的、风格独特的名作上,以加深学生对著名作品的印象。欣赏的内容不可过深,超出了学生欣赏能力的东西,教师要少讲,甚至不讲,要欣赏那些看得见、摸得着学生易于接受的直观内容,如某一点某一处的用色、线条、构图、明暗等。

欣赏的手段要多样化、生动化、艺术化,避免教师空洞枯燥的讲解、学生被动地干巴巴听的现象。可以采用故事、提问、讨论、观察、悬念等多种形式,还要充分发挥幻灯、挂图、录像、录音等现代教学手法,增强欣赏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使学生乐学、想听、爱看,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遇到一些困难的问题或者容易混淆的问题时,可以用儿童式的思考方式来解决。比如我在讲四年级《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这一课时,孩子们总是混淆将军俑、士卒俑、军吏俑,我就告诉孩子盘着手光动嘴不动手的就是将军,戴帽子的是军吏俑,摆动作的是士卒。这样形象的记忆,孩子们非常快就能接受。

在美术欣赏课中,教师过多过地追求细往往就是一讲到底,这样造成教师很投入,而学生却漠然的尴尬局面,欣赏课变成了“讲赏”课。既不利于学生对作品的真切感受,又不利于学生欣赏能力的养成。比如我在讲五年级《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器》这一课时,先告诉孩子夏、商、西周的历史背景,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照欣赏青铜器不同的欣赏方面来展开讨论,并且引导孩子们思考:为什么青铜纵目面具会起这样一个名字?树形灯这个青铜器是干什么用的,怎样用呢?你能看懂利簋上的文字吗?从这些细节的地方入手,引导孩子们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及内容,还可以随时将自己发现的问题提出来在小组内讨论,这样课堂就完全交给了孩子,孩子们更有学习的兴趣。欣赏课讲授的知识比较多,孩子们有时会出现散漫的情况,这时,我就会说:“哎呀!下边这个可厉害了昂!”“这个肯定谁也不知道是什么!”“这是怎么回事?”当然还要加上不同的语气和表情,这样孩子们的兴趣又被集中过来,不仅觉得有趣,还增强了学习欲望。

教师在艺术欣赏课的教学过程中应当引导儿童学会感知和欣赏艺术作品。艺术欣赏应重在对艺术的审美感受,而执着于艺术所表达的意义是不妥的,每一件艺术品都是对某一件事情的陈述。每一种感觉式样都可以被视为一种陈述。这种说明不一定要有意识地进行的。阿恩海姆甚至认为,没有哪位真正的艺术家能够用文字说明他们要说的事情。在这方面,凡高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有些艺术家干脆就拒绝这样做。相应地说,艺术教育如果坚持把艺术品传达的意义阐释清楚,那么这种阐释往往是虚假不真实的,很难与作品的本义相符,所以这种阐释是危险的,对艺术欣赏恐怕只能是一种多元的感受和有所想象,有所附会的理解。

在教学中还应该帮儿童了解艺术中一些常见的表现手法。艺术是通过形式上的特征来表现其丰富内涵的。而且艺术作品所表达的内涵往往不同于作品表面上所具有的特征,如一幅画从画面上来看是蓝色调,只有从隐喻的意义上去理解它才表现了忧郁或悲哀,因此,对视觉艺术的敏锐的感知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要善于正确地、敏锐地把握作品中线条的表现性。形成敏锐的线条韵律感、色彩感、形体感、质感和构图感。

欣赏评述领域的美术课程,不应该停留在表面的看一看,说一说。还要增强学生深一层的理解力,比如说:作者的想法,作品的含义,给自己的启示等等,但是这些都是以学生的兴趣为前提的,把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欣赏评述领域的美术课会更加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