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赵衷《罗汉渡水图》赏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赵衷《罗汉渡水图》卷,纸本,白描,高34厘米、长700厘米。画末隶书款识:赵衷熏沐敬写,钤圆朱文印“衷”。画描绘十六罗汉渡海,东海龙王偕侍从及眷属迎接的情景。画面由右向左逐步展开。十六罗汉在灵山承受佛说偈后,欲度苦海,到达无尘彼岸的历程中,“灵石山主复为说偈。十六应真同住世,中流揭厉诱迷俦。灵山记莂无余事,游戏神通卒未休。洪武壬子秋七月七日,如莂”(《江村销夏录》,转自《中国书画全书》第七册、第996页)。过程是艰苦的,也是愉快的。灵山壮阔幽深,树木茂密,罗汉骑各种灵兽,由深山向大海进发。画面开头是深山,第一尊罗汉驾麒麟、手执如意向前行进,其后一武士偕一虎为之送行,罗汉回首与揖送的武士话别,武士顶盔冠带,腰佩剑,威武雄壮,身后猛虎驯服地低头跟随。罗汉所驾麒麟张大口作怒吼状,放开四蹄向前狂奔。第二尊罗汉亦骑麒麟(鹿蹄、狮子尾、鳄鱼头、浑身鱼鳞纹),面貌清癯,回头顾盼,左手执如意,右手伸指,侍童荷物紧随其后。第三尊罗汉骑牛,左手捏摩尼宝珠,右手拄牛背。其右前一侍从肩扛锡杖步行,二人交谈兴致正浓,皆面含微笑。第四尊罗汉骑狮驻足回望,似等待后面三罗汉,他神情坚定,长眉高鼻阔口,两只鱼形眼炯炯有神,卷毛狮子长有一幅人的面孔,颇耐人寻味。第五、六、七,三尊罗汉各骑狮、马、梅花鹿并辔而行,骑马者满头卷发、连腮胡,回头呼唤,似提醒后面四罗汉跟上,骑狮、与骑鹿者边走边交谈,骑狮者双手执串珠,骑鹿者手捧八卦炉。从第四尊罗汉开始,山树逐渐被推向远方,似逐渐走出深山,接近大海。第八尊罗汉结跏趺坐于巨象背上,作正面,右手执金刚铃,左手平放股前施禅定印。面型方阔,浓眉立目,连腮胡,胸毛浓密,梵僧相貌跃然纸上。象形体庞大,长鼻触地,一双长大的象牙从口中伸出,驯服地蹒跚前进。象侧侍从肩扛幡竿,大步流星紧随,回头凝视。侍从一身武士装扮,满头卷发,四肢肌肉暴突,腰腹铠甲裹身,其后已见山间流水,为接近大海作铺垫。
第九、十、十一、十二尊者分两组并辔前进,骑马者作正面,较年轻,长眉细目宽脸,笑容可掬,右手肩荷禅杖,禅杖缠行囊垂于身后,右手持经卷放于胸前。骑马者左侧和前面二尊罗汉均驾龙,左侧罗汉手执如意,偏袒左肩,回头呼唤,所驾之龙,巨爪粗尾浑身鳞品清晰显露,龙头作牛头状长有鹿角,张大口向前面罗汉作祈求状。前面驾龙者右手揽龙崽于胸前,它所驾之龙回身低头张口与左侧龙相呼应,且脚下缠小龙。从二龙关系看应为雌雄对龙。与嘉龙者并行的罗汉骑独角兽,头似虎,角似羊,爪似狮。
第十三、十四两尊罗汉一骑驼,一驭虎,二人作老者模样,均与后面的罗汉相招呼。他们面前以近海口,忽又高山耸立,岩石间树木丰茂。
过最后一道山间便来到海口,两个少年抬着礼物兴致勃勃向大海走来。大海波浪滔天,浪下露出两龙头,似为先期迎接者。
十五、十六二尊罗汉分头驾龙、坐龟,遨游于海浪中,一韦陀摸样的武将站在驾龙罗汉身后,双手合十,远望海口,应为迎接罗汉的先遣官。
坐龟罗汉前面则是东海龙王偕侍从及眷属迎接罗汉的队伍了,罗汉所坐之龟似乎见到了亲人,拉长脖子昂头张口作欢呼状,坐在龟背上的罗汉双手合十,喜笑颜开。老龙王手持笏版、脚踏海浪前来迎接,态度虔诚。龙王身后的侍从或高挑氂头欢呼,或头顶果盘香炉,或肩扛侏儒,欢呼雀跃。
画面最后是龙宫大门,门已开启,门前三位女眷双手捧果盘、鲜花迎候客人。
整个画面笼罩在紧张欢快的氛围中,人物刻画生动传神,线条流畅秀劲。山石树木刻画亦颇见功力,树木或夹叶双钩,或墨点梢头,枝干舒展,姿态潇洒,有马、夏树木之风韵。山石以披麻皴,墨色明润。人物衣纹多以铁线描,但用笔注意顿挫和疾徐的变化,富有韵律。人物表情变化丰富,灵兽行动各富特色,并多人格化。
传统的十六罗汉多根据《法注记》,各有明确的名号,所执法器以有定名,但无坐骑(有的身边伴有动物)。赵衷所画的十六罗汉,虽可能出自李公麟《渡水罗汉》,但显然是按照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加以改造了,如灵兽中出现的驼、鹿、牛、马等,都是北方游牧地区常有的动物。
画史记载,南朝梁张僧繇、唐王维、宋李公麟画过渡水罗汉,他们的作品都未能流传下来,其形象特征也就无从谈起了。南宋初释梵隆画过《十六罗汉渡水图》,但情节简单,远不如赵衷的丰富和细致。
有关元代画家赵衷,画史记载极为简略,作品亦少流传。《钤山堂书画记》(查没严嵩家书画)记有“赵元初(衷)《关山胜概图》一,白描《兰亭图》一,真笔”。《石渠宝笈初编·御书房九》仅著录赵衷《兰亭图》一卷,连同赵衷“兰亭觞咏图自序及题诗”,表明赵衷不是一般的画工,而是有很高文化素养的文人画家。近代郑午昌(1894~1952年)在《中国画学全史》元代部分,提到“赵衷、萧月潭之白描人物,则尤为元代人物画所少见而可贵者”。民国年间收藏赵衷《罗汉渡水图》的著名的书画鉴藏家朱文鈞(1882~1937年)对此画有比较详尽的述评:“赵衷字原初,宋宗室,元末浙之嘉兴人。书画史称其善白描,工篆隶。《严氏书画记》著录有《兰亭图》、《关山胜概》两种,兰亭图,严氏籍没时归于内府。清乾隆间《(石渠)宝笈初编》记载较详(此卷今仍在故宫。朱原注),卷后篆书自识‘东吴野人赵衷原初临觞咏兰亭序,时至正甲辰(按甲辰为元顺帝二十四年,朱原注)九月’云云。有嘉兴赵衷、天水等印。惟书画史云吴江人,与印记不符,自当以印为断。此卷似为《罗汉渡水图》,宋僧梵隆有此本(见《江村销夏录》。朱原注),然梵迹颇简。与此不类。赵自识临李龙眠,此画原迹或亦伯时笔欤?此图树石、衣纹具有法度,笔意沉劲高古,不同凡近,自是一代作手。余旧有朱孟辨《临梵隆十八尊者像》卷,轻微淡远,别饶胜韵,与此异曲同工,正不能有多轩轾,洵可谓珠联璧合者已。原初之迹严录而外,绝少流传,人亦鲜有知者,故特表而出之,且以表一时之幸云。辛未九秋,萧山朱文钧题记。钤朱文印二:萧山朱文钧印、翼盦。”
在赵衷作品极少流传的今天,大陆能发现如此高水平的鸿篇巨制《罗汉渡水图》,应特别引起重视。此件作品,无论从构图经营、形象塑造、笔墨技巧等方面都独具特色。另外,十六罗汉各骑灵兽,为这一题材提供了新的式样,也值得研究。
附:赵衷传世画作考
赵衷,字原初,号东吴野人,元代吴江(今属江苏)人。世业医,能篆隶书,工人物、山水、花卉。尝作《九歌图》,白描人物学李公麟。
郑昶《中国画学全史》①中论“元之画学”中关于人物画家认为:“赵衷,萧月潭之白描人物则犹为元代人物画所少见而可贵者也”,亦被列为“专长人物名者”。
从现存绘画资料中赵衷的史料较少,而且一致限于“世业医,能篆隶书,工人物、山水、花卉。尝作《兰亭图》,白描人物学李公麟”。直至清末,一直缺少书画鉴赏家的介绍与对其作品的鉴赏。从传世作品的递藏关系来看,也是一样缺少重要的收藏者留下的鉴赏印章。倒是近代受到了藏家的关注:吴湖帆在日记②中记载“又吴小仙《铁笛图》卷,有祝枝山、文三桥、王雅宜跋,仿龙眠白描法,自在仇十洲之上,画状元之称,洵非虚誉。其纸似粉非粉,似蜡非蜡,洁白可爱。余曾购元赵原初《花卉卷》,其纸亦如此,惜已剥蚀”。此作即为现藏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的《墨花图卷》③。
1940年黄宾虹在致陈柱书信④中论述白描画法时提及:“此《九歌图》粉本与习见不同,敝藏有元人赵衷《九歌图》,元刘堪跋,曾为国光社印出,又仇英《九歌图》,见《清河书画舫》、式古堂着录,李公麟画用游丝皴,钱舜举、赵孟頫皆铁线,惟南宋刘松年、马和之参吴道玄兰叶皴,明代戴进、吴伟、汪声、张路、郭诩、唐寅、仇英皆法南宋,鄙见是南宋粉本,而元季明初摹之为近。若松雪全师唐人笔意,而与吴道子特钵。东坡论王维、吴道子之诗,固久印入士大夫脑中,至南宋院画中人始取法道子,一变耳。宗唐法者必不令南宋混入,因派别悬殊,然澄卓飞动若此册,当非明中叶后可到。”
仅就《中国书画全书》及近现书画出版资料,试作赵衷传世画作目:
一、《兰亭图卷》,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作。最早见明代文嘉编《钤山堂书画记》⑤,系明代严嵩被抄没之书画目录,由明大内至清宫廷,清乾隆间《石渠宝笈初编》著录,据朱文钧1931年于元赵衷《罗汉渡水图卷》题跋言尚在当时故宫博物院,徐邦达编《重订清故宫旧藏书画录》⑥则记载故宫南迁时已被运去台湾。
二、《关山胜概图卷》,最早见明代文嘉编《钤山堂书画记》,其后不见流传记载。
三、《九歌图卷》,元刘堪跋,近代黄宾虹藏,民国神州国光社影印。其后不见流传记载。
四、《元人集绘卷》,张观、沈铉、刘堪、吴瓘、赵衷共五人八幅,其中刘堪一幅署款:“子舆为原初写。”赵衷自写山水两幅,并于后幅题跋说明吴瓘之作得来原委。张观、沈铉、刘堪、吴瓘同为元代至正时期同仁。引首有近人吴湖帆题签《元赵原初云山清趣图》,图后又有吴湖帆题识“右赵原初二画,明明有原初款字,而《石渠续编》皆误作吴瓘之画,前贤着录之疏忽可知一斑”。此卷著录于《石渠宝笈续编》、《式古堂书画汇考》。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⑦。
五、《墨花图卷》,元至正辛丑八月(1361年)作。自称师法汤正仲,汤为扬补之甥,故远得补之法。近代经吴湖帆收藏,又归寓居美国的日籍华人收藏家程琦,现藏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
六、《罗汉渡水图卷》元末明初张氏家藏,近代朱文钧藏。朱氏题跋谓:“……此卷似为《罗汉渡水图》,宋僧梵隆有此本(见《江村销夏录》),然梵迹颇简与此不类。《兰亭图》赵自识临李龙眠,此画原迹或亦伯时笔欤?此图树石衣纹具有法度,笔意沉劲高古,不同凡近,自是一代作乎!予旧有朱梦辨《临梵隆十八尊者像》卷,轻微淡远,别饶胜韵,与此异曲同工,正不能有所轩轾,可谓珠联璧合者已!原初之迹,严录而外绝少流传,人亦鲜有知者,固特表而出之,且已志一时之兴云……”朱氏《介祉堂书画器物目录》⑧著录。国内私人收藏。
注释:
①郑昶著《中国画学全史》第289页,中华书局1929年版。
②吴湖帆著《吴湖帆文稿·丑簃日记》第9页,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③《海外中国名画精选·元代》第118页,台湾锦绣出版公司、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④《黄宾虹文集·书信编》第132页,上海书画出版社1999年版。2007年诚轩春季拍卖第367号拍品。
⑤明文嘉《钤山堂书画记》,清嘉庆鲍廷博知不足斋刻本。另明汪砢玉撰《珊瑚网画录》民国五年张氏适园丛书本、明张丑撰《清河书画舫》清乾隆二十八年池北草堂刻本、清王原祁等编纂《佩文斋书画谱》康熙四十七年武英殿刻本、《天水冰山录》清嘉庆刻本、清李调元撰《诸家藏画簿》,清光绪七年函海丛书本均有著录。
⑥徐邦达编《重订清故宫旧藏书画录》第77页,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
⑦《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元代绘画》第96~99、111~112、135页,上海科技出版社、商务印书馆(香港)2005年版。
⑧《收藏家》杂志1994年连载,著录中赵原初误作赵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