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急性创伤患者心理特点分析及护理干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急性创伤患者心理特点分析及护理干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 对我院接诊的100例急性创伤患者心理特点和护理干预手段进行分析,以期研究对急性创伤患者更科学的护理手段。方法 根据临床资料,我们对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剖析,对所实施的护理手段进行总结,然后,对病人的具体反映情况进行比较。结论 通过结合患者的心理特点对急性床上患者实施有针对性地护理干预措施,患者的情绪得到明显改善,有利于各种治疗手段的实施和病人的尽快康复。

【关键词】急性创伤 心理特点 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1-278-01

1 基本资料

从我院近年来接诊的患者中,随机抽取了100例创伤患者,在这些患者中有男性患者80例,女性患者20例,其中年龄最大的患者为62岁,年龄最小的患者为13岁,80%的创伤患者为青壮年。创伤患者致伤的原因有以下几种:一是因车祸而导致创伤;二是在训练中因子弹而受到创伤;三是因炸药等物品爆炸而导致的创伤;四是被利器刺伤;五是被机械绞轧伤;六是被高空坠落物砸伤。

2 急性床上患者的心理特点

从临床情况来看,急性创伤患者的心理行为特点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我们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简要分析如下:

2.1 心理退化性期

一个体魄非常健康的人,因为突发性事故的意外发生,这个人在心理方面毫无预感、身体和心理等方面都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在身体方面受到突然的打击,在短暂的时间内,他们从一个很健康的人变成了伤残患者,甚至是面临着死亡的威胁,在她们的心理容易产生前所未有的恐惧感,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患者的脸色苍白、哭闹喊叫、全身抽搐或者发抖、、不知所措等,这些心理反应都是在患者出现突然而至的创伤时最典型的表现,在这个时候,患者的心理压力特别大,心理比较脆弱,同时,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判断力也和正常的时候不一样,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

2.2 心理进攻性期

患者出现进攻性心理以青年人居多。另外,从创伤的原因看,以因公致伤或斗殴致伤的患者为主。具体表现为患者焦虑不安,时常心神不宁,性情暴躁易怒,经常莫名其妙地对家属、肇事方和医护人员发怒,甚至完全失去理智难以自控,这样的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治疗措施经常不配合,有时候会出现自残的行为。

2.3 心理休克期

对急性创伤患者,很多时候要进行手术治病,对于患者来说,不管手术大小,都会产生一种心理活动,他们会担心能否通过手术这一关,这对急性创伤患者来说是一种考验,同时,由于周围环境的变化,患者都会产生一种孤独感。在这个时候,患者往往对抢救治疗不太在意,表情非常淡漠。

2.4 心理抑郁反应期

急性创伤患者通过在医院进行一段时间的治疗,他们会发现,由于意外事故给自己的身体或心理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比如:肢体的残缺等,这时,患者就会在痛苦、忧伤、抑郁、失望中难以自拔,同时,给家人或者身边的其他人造成了很大的麻烦,连累到了别人,就会出现悔恨交加、自责、失望等心理反映,甚至会产生轻声的念头。

2.5 心理依赖反应期

出现心理依赖的患者,多是那些公伤患者,或者是医疗费用能够报销的患者,他们不用急于上班,能够安于自己是一个患者的这个角色的现状,有一种小病大养的心理,时间久了,就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自信心不足,患者角色的心理反映在他们的身上得到强化,甚至已经成为习惯,进而逐渐形成依赖心理。

2.6 心理适应期

一个正常的人,由于受到急性创伤,经过长时间的治疗,他们逐渐进入了患者的角色,在心理的驱使下,他们的行为和精神都会发生变化,对本来很感兴趣的事物失去了兴趣,爱好也会发生变化,对于外界的事物有一个重新适应的过程,表现出以应付的态度制订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们的情绪逐渐趋于稳定,能够面对自己由于创伤而发生变化的现实,勇于向疾病挑战,在治疗上比较配合。

3 急性创伤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

针对以上我们对急性创伤患者的心理特征分析,医护人员在护理的过程中,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对患者的心理进行干预,以便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使患者早日康复。

3.1 通过树立良好的医护形象,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创伤急诊患者充分的时间了解护士的最初印象,一般都是急诊,不像一般患者那样有充足的时间了解护士,因此,医护人员要通过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取得患者的信赖,建立最佳医患关系。医护人员要有很强的义务感和责任感,在护理的过程中要细心,要有热情,能够始终保持沉着冷静的个人情绪。特别是对待急性创伤患者在应激状态下的各种举动,应该能够谅解,并及时、耐心地进行诱导或者劝解,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帮助患者逐步采用恰当的态度面对现实,在心理方面要想尽办法体贴宽慰患者。

3.2 对患者以诚相待,取得患者信任

患者的心理行为,特别是患者产生的进攻心理与急性创伤患者的致伤原因、损伤程度、个人素质和修养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些时候患者的情绪是不能够自控的,如果在护理的过程中,护士的语言比较生硬、机械,就会激化患者的进攻心理,产生进攻,这样是不利于患者疾病康复的。但是,如果护士能够细心观察患者的举动,了解患者的心理和个性特点,对它们进行不同的心理护理,让他们能够感觉到自己的人格得到了尊重,利益得到了保护,患者就会更加信任医护人员,产生安全感。因此,护士在护理的过程中,要给患者以真诚的关怀,用温柔的态度和贴心的护理服务感化患者,改善他们的心理。

3.3 对患者进行启迪疏导,帮助患者摆脱创伤的困扰

人受到急性创伤以后,经过一短时间的治疗,患者发现自己的身体留下了一定的伤残,就会非常苦恼,在身心方面受到很大的痛苦煎熬,有的患者不能接受这个现实,整天纠结在无限的烦恼当中不能自拔,甚至出现心理抑郁现象。对于这样的患者,应该采取措施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比如可以给他们讲述一些伤势类似的成功案例,让他们能够懂得否极泰来的道理,启发他们在治疗的过程当中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也可以通过亲人般的关心和精心细致的护理,让他们能够通过适当的渠道表达自己的感受,宣泄内心深处的痛苦。

3.4 加强医患沟通,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方案

护士在护理的过程中,要不断与患者进行交流,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收集各种信息并进行综合分析,找出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比如:在手术前后要为患者安排适当的人员作为陪伴,维持患者心理平衡,对那些有可能致残的急性创伤患者,医护人员要做好康复期患者的心理咨询工作,提倡他们主动地、自觉地、强度适中地各种锻炼。在护理的过程中,护士要根据收集来的各种信息,为患者制定最合适的护理方案,不能机械地照搬照用。

参考文献

[1]刘喜文、刘冬焕、万宝珍等,多发伤病人的急救系列护理,中华

护理杂志,2010年05期.

[2]沈伟锋、江观玉、干建新,创伤急救一体化的实践与探索,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9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