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探析环境资源消费的“租值耗散”问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探析环境资源消费的“租值耗散”问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通过揭示环境资源的经济属性,指出其模糊的产权设置是造成“租值耗散”的根本原因,从而提出明晰环境资源的产权归属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认为环境会计的核算对象是与环境有关的经济事项,这一点能够为环境资源产权明晰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关键词:环境资源;“租值耗散”;产权;环境会计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3-0003-02

尽管人类已经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但面对短期利益,个别企业还是会把对坏境的伤害、对资源的掠夺视为理所当然,完全不顾及自身应承担的社会责任。2011年6月,总部位于美国休斯敦的康菲石油公司在华制造了重大的环境污染事故――渤海湾溢油事件,该公司的表态从最初时的三缄其口,到面对媒体时的闪烁其词,再到监管部门检查时的避重就轻,无不凸显出该公司环保意识的淡漠。事实上,环境资源之所以屡屡成为企业谋取经济利益的“牺牲品”,归根结底是源于其自身的经济属性。按照经济学观点,环境资源首先是“公共产品”(Public Good),在没有私有产权保护的情况下,其消费及使用的非竞争性(Non-rivalry)、非排他性(Non-excludability)、不可再生性(Irreversibility)和稀缺性(Scarcity)等特点,决定了人们可以在低(零)成本下恣意开发、耗费,从而造成生物资源几近枯竭、矿产资源过度开采的局面;其次,由“公共产品”属性带来的“外部性”(Externality)问题,使得企业在发生与环境资源有关的生产经营活动时,可以不通过市场交易的方式影响(妨碍)到其他人。当企业的私人收益高于社会收益,且私人成本低于社会成本时,差额利润就成为刺激企业制造污染并转移污染成本的“理性”动机,在“利益最大化”的驱使下无节制的扩大生产又进一步加剧了企业对环境的污染,从而形成对社会的“负外部性”。而这正是人类生产活动对环境资源消费所引起的“租值耗散”(Rent Dissipation)问题

租值耗散理论(The Theory of Rent Dissipation)是当代产权经济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它是指本来有价值的资源或财产,由于产权安排方面的原因,其价值(或租金)下降,乃至完全消失。其中“租值”是指无主的、没有界定清楚产权所有者的收入,它会在竞争中逐渐消散,直至边际增量为零。该理论最早由F.H.奈特(1924)在《社会成本解释中的一些谬误》一文中提出。1954年H.斯科特・戈登在《公共财产资源的经济理论:渔业》中明确分析了海洋渔业中的租值耗散问题,指出海洋渔场由于对所有的渔民开放会导致渔民的过度进入和捕捞,结果使渔业的总产量和渔场价值下降。1970年,张五常在《合约的结构与非专有资源理论》中拓展了戈登关于海洋渔业租值耗散问题的分析,建立了一般性非专有资源租值耗散理论。该理论对解释“公共产品”使用过程中的低效率很有说服力,比方说存在一处矿产资源(如金矿),我们设计两种产权配置模式。一种是私人产权,即某人(企业)拥有这处金矿。为使问题简化,假设是手工生产方式,则开采时需要q个工人,每个工人的单位成本为a,挖出的金子(产出)为f(q)。这样,该企业根据“利益最大化”原则会使生产规模达到max[ f(x)-ax],此时雇佣工人采矿的最佳数量为f′(x*)=a,而非越多越好;但如果这处矿产是公共资源,即任何人都有权开采时,则平均每人挖到的金子数量为f(q)/q,但f(q)总量是常数,它会随着q的增加而逐渐减少(f(q)/q),但是对个人而言,只要每多挖1个单位金子获得的收益高于其增加的成本(边际收益≥边际成本)时,就会在该矿产资源尚未得到产权保护前产生加速开采、过度开采的冲动,f(q)/q≥f′(q*)≥a,直到f(q)/q=a,但此时f(q0)-aq0=0。这就意味着该处矿产资源会在有限时间内被消耗殆尽,根本谈不上持续发展或留给后人,这便是“租值耗散”(见下页图1)。

显然“租值耗散”对社会而言是一种低效率状态,而由环境资源的“公共产品”属性决定的共有产权配置则是造成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由于产权是使自己或他人受益或受损的权利(H.德姆塞茨,1997),在交易费用不为零的情况下,明晰的产权可以有效配置环境资源的消费、使用、处置和收益,准确划分环境资源要素在生产领域的权利和责任,确保其能够安全、有效的流动。但在中国,长期实行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主要依靠增加要素投入而非提高要素使用效率,因而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随意破坏和消耗不属于企业产权范畴内的环境资源已无可避免。作为企业这样有着不同偏好、不同资本、不同技能和不同信息资源禀赋的市场交易主体,实际是一个由正式契约和非正式契约组合在一起的契约集合。由于契约构成的不完备性和交易主体的多样性,使得企业按照自身效用最大化原则进行决策时,只会考虑自身帕累托最优而忽略企业外部利益,从而在环境问题上不讲投入、只讲索取。因此,要解决因环境资源产权归属不清而引起的配置效率低下问题,必须将环境资源要素纳入企业目标函数,只有将环境资源产权合理划分,明确企业对环境资源的产权归属,才能使企业自觉考虑环境保护和资源的持续利用,才能化解因“租值耗散”而带给社会的“负外部性”。相反,如果环境资源仍作为“公共产品”置于企业产权以外,那么企业就不可能真正关心环境资产的保值、增值,各项环保工作都只会为了应付政府检查、敷衍社会公众而流于形式。所以,只有将环境资源的产权配置与企业利益联系起来才能有效防止“租值耗散”的出现,并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提供动力。正如道格拉斯・诺斯(1997)所言,只有建立起有效的产权制度,才能使经济组织的投入要素得到有效的配置和使用。可以说,“租值耗散”理论为科学理解环境资源的经济属性,进一步理顺环境保护与经济利益之间关系开辟了一条新思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但如何才能做到环境资源的产权明晰呢?笔者认为,推广环境会计核算体系将有助于把环境资源作为生产要素纳入企业的生产函数和目标函数,这为企业自觉、高效地完成对环境资源产权划分与配置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因为推行环境会计,会促使企业了解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关注自己在环境保护方面付出的代价和所获得的收益,加强环保意识,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内部管理,科学确认环境经济事项,计量环境资源要素的经济投入和支出,制作并披露企业参与环境治理和资源利用的会计信息,最终在经济利益和社会责任上实现“双赢”。另外,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程度日益加深,企业不仅要面临国内严峻的竞争环境,而且要接受跨国集团的巨大冲击。传统会计体系因无法提供包含环境资源信息在内的决策数据而贻误商机,但经过环境会计修正后的信息则包含了与环境资源有关的经济事项所引起的损益和规模变化情况,因而更有助于展现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和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孟凡利.环境会计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211-274.

[2] 许家林,蔡传里.中国环境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J].会计研究,2004,(14):87-92.

[3] 田昆儒.论企业产权重组会计[J].南开管理评论,1999,(3):56-112.

[4] 杨骞.行政垄断租值耗散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9,(3):25-27.

Analysis of “Rent Dissipation” of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Consumption

SUN Ming-shan

(School of Economics,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 310027,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reveals the economic attribute of environmental resources,points out that the set of its fuzzy property rights is the root cause of “the rent dissipation”.then put forward environmental resource property belonging to the importanc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and thinks that the clarity of the property ownership of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is import t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and proposes that the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can provide strong technical support to clear property right of environmental resource.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resources;“rent dissipation”; property rights;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