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国画中的“山水”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国画中的“山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中国的山势是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山水之势南走东流,师自然造化,中国山水画的南北特征是很明显的、这决定于中国南北山水画家们所处的山境特点有异,存在决定意识,画画特点不一样也就不难解释了。在艺术特色上。中国山水画有南北之分,表现在技法特点上,就是南派山水和北派山水了。不过也有中和的国画山水,这种南北调和的画面,在明清两个时期的山水画作品上是为最多。

关键词:国画;山水画;三远法

中国画的起源自汉代始,简称国画,统称画在帛、绢、宣纸上的加以装裱的卷轴画,中国画有人物、山水、花鸟三科,而中国山水画的兴起却是在中唐时期。中国山水画,描述的是大自然中的山水水,重在“山”和“水”,山生伟岸,水衍柔情,临境生画意,走笔洒丹青。最近在贵州观画展,总能看见中国画那风姿绰约的黔山秀水,尤其是山水画。秀气灵韵的贵州山水早已看得多了,对贵州山水画中的表达特点已是娓娓而来、亲切熟悉了。放眼我黔川大山,地势高低不平,绵绵群山起伏,于自然中、品高山烟雨,触山岳奇拔。那一望无际、险峻的自然界蕴蓄的连天山体、状态魏巍。山川起伏绵绵,浸在雨雾中、呈现烟云浮动的幻变,自然包罗了无尽的艺术山水画理。群山、苍山如海,江湖、瀑布连天,平际、山野无形,这些、都足以引起画者对山水的依恋之情。同时对于那伟大自然山水的自然力量,更能促进艺术山水画家对山水的敬畏,涌现崇高的艺术心迹。

贵州位居祖国西南一隅,在中国地理版图上,属南中国境,与北中国境相对应。从地理上看中国国家地理分属南北,其中国山水也具有南北特色,北山南水,北马南船,自然是依南北画家对于所处的环境而言的。不论接近哪一方面的画家,不免带着自己身处的哪一处自然界的特征。中国的山势是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山水之势南走东流,师自然造化,中国山水画的南北特征是很明显的、这决定于中国南北山水画家们所处的山境特点有异,存在决定意识,画画特点不一样也就不难解释了。在艺术特色上。中国山水画有南北之分,表现在技法特点上,就是南派山水和北派山水了。

中国山水画兴起于中唐、发展到五代十国时期,明显形成南北两派,到北宋初年,分成了北方山水画派和南方山水画派。北方山水画派的创始人是荆浩,荆浩是五代时期后梁画家,并著有经典的山水画论《笔法记》,《笔法记》是荆浩技艺臻久,人格、画艺双修达到高境的理论著作,是作者师法自然,专研而就的心得体会,对后世山水画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来的李成、关仝、范宽继承和发扬了荆浩北方山水的优秀成果,把北方山水画发扬光大,共同成为了中国北方山水画派的一代宗师。尤其是李成,他创造了中国最早也是影响最深远的山水画皴法之一的“卷云皴”。南方山水方画派的创始人是董源,他是五代南唐画家,是南派山水画的开山鼻祖。董源作品《潇湘图》被视为南派山水画的开山作品,后人评价他的画: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南方山水画后来在董源门人巨然的继承创新之下,更显江南真山水,写尽江南之秀色。董源、巨然是中国南方山水画派的创始人,后来以他们为代表的南方山水画家不断书写那些峰峦晦明、林靡烟云、洲渚掩映、山光水色、平淡天真的江南山水,名作不断。

中国地理特色的显著地域特征就是北方多山,南方多水。北方有名之山,如东岳泰山(地处山东泰安县),西岳华山(地处陕西西安华阴县),南岳衡山(地处湖南衡山县),北岳恒山(地处山西浑源县),和中岳嵩山(地处河南登封县)其它如昆仑、峨嵋、太行、雁荡、黄山等等。名山几乎都雄据北方,伟大的山岳,数不胜数,北方山水刚劲挺拔、雄伟峻厚、严峻险怪、以壮美取胜,为中国北派山水的成群发挥提供了广袤的艺术源泉,用之不尽取之不竭。北方的无木之山,涸水之川,雄伟峻厚,风骨挺拔,到了冬天愈发现出一种伟大的镜像特征,寒风凛冽的的时候,北方自然界更显出崇高的感觉。所以中国山水画幅上,山岳志趣,常见于北派画。

就中国南方来讲,著名之水,有如湖南岳阳洞庭湖、青草湖,江西鄱阳湖,江苏太湖、洪泽湖,安徽巢湖,长江、黄河等等。江河奔走急、玉带绕山川、多在南方,南方山水柔和平淡、温润清秀,柔顺温和以优美见长,反映在南派山水画上,能彰显其特色。南方繁树的群山,艳丽的水流,空灵朦胧、平淡幽深、苍茫深厚,到了春日最能显出南国山水的特色,春雨霏霏的时候,南方自然界更显出缥缈的感觉。所以中国山水画幅上,河川志趣,常见于南派山水画。不管是北方山水画派还是南方山水画派,画家们分别以北方山水和南方山水为泉源,各自创作出影响后世的山水艺术名篇,描述名山大川、山川河流的唯美境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艺术风格。

不管是北派还是南派画风、北方山水还是南方山水,都是中国山水画,只是由于所处地理环境不同而呈现风格迥异而已。不过也有中和的国画山水,就如董源,也学习过荆浩画风,巨然由于南塘亡国为了生存也到北方学习过李成。南北山水画在后来后世画家特别是在明清画家们的综合揉搓下,画面上出现了艺术上的南北调和。所谓南北调和,就是拿中国北方山水画和中国南方山水画的自然趣味互相调和。以前所谓的北山南水,北马南船,后来也有融合在一幅画上而独辟一种画趣,这种南北调和的画面,在明清两个时期的山水画作品上是为最多。

中国山水画在历史呈现的大舞台上还形成和运用了独树一帜的透视法则--散点透视。散点透视其实就是“三远”法,即平远、深远、高远。宋代著名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谓之,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中国山水画的三远法,就是一种时空观,以仰视俯视平视等不同的视点来描绘画中的景物。中国山水画不是描出几千里的深远,就是描出一片渺茫无际的平远,要么就是独耸云霄的高远。南朝宋画家宗炳《画山水序》谈及:竖画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三远法的确立是中国传统山水画成熟的一个体现,它打破时间,空间的局限,把人的视线引发开去,导向无限的空间。打破了一般绘画以一个视点来观察景物的局限。不管是南是北,中国画的观察点就是散点透视,它区别于西方的焦点透视,显示了中国山水画家独特的艺术创造力。中国山水画强调与自然为伍,到自然世界中去寻找山水灵韵,中国山水画在追求远字观察法的同时也阐述体现了写生的重要性。画家荆浩来到太行山洪谷,尽心于此,终生作画写生,接受天地精华之灵气,终成一代大家,开山立派。他的“可忘笔墨,而有真景”的绘画思想,是师法自然的升华和飞跃。即使凭空的构造,也是继自然的记忆而起。

明清时期中国山水画限于停滞,但却促进了南北融合。

在近代,中国山水画创新发展,获得生机。一代大师黄宾虹、李可染、张大千、傅抱石、关山月吸收了西方绘画理论,深入观察自然,创作创造出自己的绘画风格,使山水画重新注入生气,将山水画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尤其是傅抱石关山月合作的《江山如此多娇》开创了国画巨幅山水的先河。

中国山水国画制作,一方面寄籍大自然的助力,一方面确不能离开山水画求新的艺术思想。山水艺术思想是怎样的深渊,山水画艺术表达便怎样的充分。山水画思想平凡,山水画艺术便庸俗。山水画思想的全部价值,常常可拿山水画艺术作品来代表。所以运用自己的意思成为创作,是中国山水画艺术创作上必要的一回事。

作者简介:龙贵凤(1975-),贵州铜仁人,遵义师范学院副教授,现主要从事中国画教学研究和红色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