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以听障学生发展为本数字化实现教学更灵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以听障学生发展为本数字化实现教学更灵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上海闵行启音学校,上海201100)

摘要:在聋校的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育教学,形象、真实地突出教育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已经较为普遍和日常化了。本文主要介绍了利用数字化设备及工具促进听障学生发展的一些实践经验及做法。

关键词:听障学生;数字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03(2014)01/03-0114-02

上海闵行启音学校是一所对听力障碍学生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寄宿制特殊教育学校,面向本校周边四区招生,也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是目前上海规模最大的听障教育学校之一。学校现根据市教委的要求经区教育局批准成立了闵行区听障儿童康复教育指导中心,旨在面向学校招生范围的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进行康复指导与随访。

在教学中对于用语言不能完全表达清楚,而又非常重要的学习点,利用多媒体把实景影像以及生动的动画和丰富多彩的图片等来辅助呈现应用,可让聋生利用视觉直观地获得所学内容的信息,同时,对应语言文字表达,这样既在感性上对这些内容能有较为直接的认识,又可以更好地关联语言文字表达,现在看来这些应用已较为成熟和卓有成效了。

现如今整个的“课程改革”让我们领悟、更新了教学理念,同时,对我们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程改革”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行动口号,这种发展的主要涵义是:学生的发展是指适应社会需要的全体学生的发展而不是部分学生的发展,是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只重视其智力的片面发展,是学生有个性的发展而不是全部学生同一个“模式”的发展,是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可持续的发展而不是只局限在学校的当前发展。这是当前十分重要的课程理念。我们聋校同样拥有这样的教育理念,这也成为我校课程设计和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根本落脚点。近年来,我们边思考边实践,开展了这样一些实践活动。

一、魔灯点亮聋孩子热爱学习的心灯

2011年区教育局建立了“魔灯”教学平台,我们开始了尝试“魔灯”走进学校,走进课堂的实践。教师应用校级的魔灯平台于教学课堂上,在应用的过程中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而且更多的教师开始在平台上根据学科需求,设计、制作单元或横向知识结构,为教育教学活动搭建学习情境。基于该平台变革了教与学的方式:能创建预习资源并互动——实现教与学前移;实现课堂教学——重在合作探究、个体表达;能拓展教育教学活动时间、空间与内容——实现教与学的后续活动;能实现学生主动学习,同时,对学生的学习能进行较为有效的管理。在“魔灯”这个教学平台上,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主体,在这个平台上加强了相互协作,并能根据每位个体已有的经验更好地开展个性化学习,让每位学生亲自融入搭建个性化的学习情境中。魔灯平台界面如图1所示。

魔灯平台界面简单、精巧,容易安装,可以支持大量的多种类别课程,特别重视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可以实现课程管理,包括教师开展的培训课程和研修活动同样可以开展,可以灵活配置活动:论坛、测验、资源、投票、问卷、作业、实时交流、专题讨论,在活动中师生彼此间共同思考,共同合作解决问题。在这过程中,学生能很自然地建立概念,因为是在互动主动参与时共同创造出的情境世界,因此,能主动带来成效。其中,对于学习者的计算机技能要求不是很高,只要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并会使用IE浏览器的人就可以方便地使用。在实践中我校课程向全校师生开放,高年级学生在进行活动时,收集到的资料和讨论区的内容,课堂活动的整个过程记录,低中年级的学生可以以学校学生的身份进入浏览。这样高年级学生的一些活动过程、感悟可以更直观、感性地展示在低中年级学生面前,更易实现在身边熟悉的情感交流中获得正确合适的效仿教育。在开展应用魔灯开展教学实践的同时,我校加入了闵行区《区域推进信息化课程设计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课题组,申报了子课题——《基于MOODLE平台的主题活动对高年级聋生学习能力提升的有效性研究》。

二、数字化平台让个性化学习无处不在

我校在义务阶段的教育教学中积极响应区域电子书包项目的实践推进项目,成为区电子书包项目实验学校已经有一年的时间,已建设好无线网络与终端开展电子书包实践。

在这过程中,又有了新的深刻认识并开始实践这样的教学理念:区电子书包项目中推进实施“先学后教,以学定教,问题引领,发展智慧”的数字化教学,改进课堂教学,建构活力课堂,让课堂焕发师生生命的活力。我们理解了“颠倒的课堂”(如图2),并尝试具体制作微课程,丰富更多的知识预习放在课堂外。从理念到实践尝试了如何改变传统的“先教后学”的课堂教学结构与流程为“先学后教”的课堂教学模式,再次尝试让每位学习者都能得到适合的个性化教育思考与实践。

在新学期,我校已开始尝试学习应用电子书包项目数字化学习平台于实验班的教学活动,着手实现项目组、实验学校和实验教师共同优化电子书包项目专用平台、网络、资源,尝试应用电子书包学习理念促进知识呈现方式、师生互动方式、学习评价方式等方面的教育教学变革,指导学生运用个性化、多元化、探究式、协同式的各种适合和实用的学习方式。

三、数字化方式给聋儿康复带来无限活力

我校非常幸运地在上海闵行区这个优质教育环境下,但同时我们也有自己的困惑和思考,因为毕竟每天面对的都是一个个听障孩子,所以,更是特别珍惜聋儿康复的分分秒秒,在聋儿康复工作中,数字化更是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011年学校成为全国20家特殊教育学校“医教结合”实验基地之一,该项目更是要将发展迅速的数字化前沿融入特殊教育。通过实施积极探索综合康复与特殊教育的有机整合,为推动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多年来,学校始终贯彻口语为主、手语手指语为辅的教学原则,努力学习聋儿康复最新理念,引进先进设施辅助口语训练和日常教学。

语言教学涉及到语言信息和视觉形象的相互感应关系,人类的语言感知和其他感官的感知是两个系统,然而是彼此触发的。听障学生语言教学最重要、最艰巨的任务就是帮助他们建立语言信息和视觉形象的相互感应关系,具有彼此触发的能力,信息技术能帮助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因此,在编写语训校本教材的同时,设计、开发了“言语列车”的语言学习网站(如图3),以形象、直观、动态的内容以任务驱动的形式呈现在校园网上,让听障学生能随时随地上校园网浏览、学习,自主地选择他们所需要的知识和语言,提高他们学习语言的兴趣。

现代科技教学设备的发展,给聋校的语言教学手段带来了新的活力。为了改善学生的聆听环境,提高聆听效果,学校先后添置了FM调频语训设备7套,用于听障学生集体课堂教学;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构音问题和发声问题,学校又购买了泰依格公司研制的“语言评估导航仪”和“新概念学说话”设备,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矫治和强化训练,解决学生语言的实际问题,提高语言的清晰度和发音的准确性;同时,借助设备,定期对听障学生进行语言能力评估测试,了解每位学生言语发展阶段情况及存在的需要解决的语言问题,及时调整个矫方案,为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提供充足的设备保障。

专业的辅听设备、数字化的康复设施满足了日常教学所需和学生个性化发展。每学年对听障学生进行听力检测与分析,提出康复教学指导建议,每学期制定不同阶段学生的康复计划及个别训练方案,每月设计语言康复单元活动,每周安排每位听障学生4课时的个别语训课程,加之在训练过程中随时产生的反馈、评价所形成的数据完整齐全,并正思考着手实现数据资料数字化归档、分析、调用,更好地开展康复训练。

四、展望未来

我校把“切实推进医教结合,提高语训康复水平”作为实施宗旨,在实施中以“发挥网络系统功能,优化康复数字环境,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目标,将有效的数据资源加以整合利用,把专业设备的功能拓展到听障儿童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使师生在教学相长的点点滴滴融会在各自成长系统的长河里,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形成听障学生个性化的成长体系。

当我们已经成熟地应用数字化积件实现补偿、辅助聋儿的教学更有效,如今着眼于有效利用平台的丰富功能来实现教学更灵动成为了我们勇于实践探索的主要阵地,理念先行,以听障学生发展为本,依托地域优质教育,数字化实现教学更灵动。[ 编辑:陈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