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家乡的愁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近日回到阔别4年的农村老家,见到了我那位以土地为生命的二叔。二叔给我讲的故事,听了让人心里沉甸甸的。
二叔天生犟脾气,像一匹脱缰之马,谁也拦不住,一生不怕天,不惧命,死守着那20亩黄土薄地,固执地认为黄土地里铺满了黄金,还美其名曰:“只要人勤奋,黄土也成金。”高中毕业后,二叔就一头扎进“黄土高坡”里,没有掏出一个金窝窝。
2001年,老家的油菜籽卖了有史以来的最高价,每公斤3.8元,这比种小麦的收入增了好几倍。于是当地镇政府和村里的主要领导把种油菜当成了家乡农民致富的好项目,大力普及和推广。2002年春,一场油菜大战在家乡的田地里拉开了帷幕。镇干部强行规定,毁掉麦苗,种上油菜,还“好心”地掏高价为农民们买来了高产油菜种。很多农民都“胳膊拧不过大腿”地把好田好地里茁壮成长、绿油油的麦苗毁掉,栽上了油菜。可二叔就是“牛犟筋”,怎么也不肯毁了青苗种油菜。为了拔掉二叔这个阻拦农民致富的“钉子户”,层层向上反映后,派出所把二叔带去做“思想工作”。村干部组织了七八个男劳力,以每天20元的报酬(当然是记在二叔的账上),把二叔家里的18亩地里的麦苗毁了,栽上了油菜。等到5天“思想教育”结束回家,二叔看见被毁的麦苗,愤懑、伤心、无奈地叹气,整天喝闷酒,发酒疯。恰巧这年春天大旱,“靠天吃饭”的父老乡亲算是倒霉透了,油菜苗大面积。看到一片片枯黄的油菜叶,绝望的二叔瘫在田埂上抱头大哭。这年油菜籽的最高价仅卖到每公斤1.70元。
2002年秋,外乡镇信息灵,反应快,动员群众种黄姜,第二年就大获丰收,黄姜卖到每公斤3元的最好价钱。镇政府、村干部说这种“经济”作物市场潜力很大,供不应求,于是为了“短平快”得到政绩,再一次强制让农民把旱地都种上黄姜,且以每公斤5元的价格为农民买了黄姜种。怕再次“进去”的二叔这次像驯服的羊羔,顺从地把所有旱地都种上了黄姜,也想尽快富起来,还上前年所欠的提留款、农业税、种子款,过上好日子。2003年秋,二叔和乡亲们看黄姜价低,没有当年把黄姜变成钱,而是把这一宝压在下一年,希望能卖个好价钱。谁知第二年收获黄姜的季节,每公斤黄姜仅卖到2角钱,愤怒的乡亲们干脆不把黄姜挖起来,直接耕了后再种小麦。伤心、愤怒、绝望的二叔在耕地时,嚎啕大哭,“天哪,真是作孽!5000元的欠款怎么还哪!”
听了二叔的故事,我的心撕裂般的疼痛。是啊,我们的领导干部应该真正为农民的致富想,找准因地制宜的项目,引导农民科技致富,而不要人云亦云,头脑一热,一哄而上,否则最终损害的是农民的利益。
登上回校的客车,回首遥望家乡的天空,愁云在我的心里油然而生……
(指导教师王守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