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多一分欣赏,多一份精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积极心理学旨在运用积极的心态来激发人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从而最大限度地挖掘人自身的潜力。本文围绕小L的典型案例,以积极心理学相关策略为手段,从心理层面引导和疏通学困生的心理障碍,从而营造有利于学困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良好的家庭关系,师生关系,同伴关系,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学困生 积极情绪
【中图分类号】 G6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4)03-028-02
案例描述
初次见面,他是一个自卑腼腆的大男孩。
在我还没有接手这个班级前,小L 已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名。之前教过他的老师都不约而同地跟我介绍说,小L就不用管了,他从来不学习,什么都不懂。莫非这孩子的智力有问题?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生?
开学第一天我注意到了小L,这是一个高大的胖男孩。留意小L的一举一动,发现他一整天就趴在桌子上。我站到他面前的时候,他正在写语文作业,仔细端详了崭新的本子上那几行歪歪扭扭又特别扎眼的“甲骨文”,我关切地问:“身体不舒服吗?这些字应该可以写得更端正些不是吗?”
几次提醒发现小L仍然老样子,萎靡不振,毫无学习的样子。我有些坐不住了,心想不信治不了他。我故作心平气和地把他叫到讲台前跟他说:“今天站在这里,在老师的眼皮底下把这几行字写端正了!改变从字迹开始。”可能是我的态度坚定严厉,眼前的大男孩突然哭了,一边抹眼泪,一边开始一笔一划地写字。我有些慌乱,也敏感地意识到眼前小L的心理防线是如此“脆弱”。“其实你的字迹认真写得话还不错呀!”“瞧,不是完成了吗?”“老师决定从今天起见证你字迹的改变。”这一次交流中,任凭我做多少努力,小L始终一言不发。
妈妈的信,感人温馨,爱能感化一切。
因为是初三才接手这个班,所以刚开始我就一直寻思着如何尽快地了解这群陌生的学生。进入初三,学业突然一下子紧张了很多,好多孩子都出现了一些焦虑情绪,在与家人的沟通上也出现了很多问题。为此我发动家长进行了一次“致我进入初三的孩子”的写信活动,也受到了广大家长的大力支持。小L妈妈的信让人震撼。“儿子,你知道吗?妈妈常常会拿出你上小学一年级时的成绩单来看,妈妈倒不是看上面的满分,而是看王老师给你写的评语:“你是一个诚实,好学又好问的孩子,能够友好地帮助你的同学。在你的小脑瓜里总有问不完的问题……儿子,不知什么原因,自从我们迁到这里,换了新的学习环境后,你的学习成绩急速下降。是生活上不习惯吗?是跟你的同学不熟悉吗?是你的老师太严肃,太陌生吗?还是妈妈对你的学习关心太少了?……”抓住这个契机,我主动与孩子的妈妈取得沟通与联系,一起达成共识:重点培养孩子的自信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多关注他的心理健康。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争取到了更多的支持与配合后,小L在情感上开始慢慢愿意与老师,家长打开心扉了。
重点关注,培养自信,他开始对学习产生了兴趣。
进入初三,我跟班级的所有同学都反复强调:这是一个重塑和展现自我的机会,每一位同学都可以选择与之前完全不一样的人生轨迹。在考虑怎样安排座位的时候,班干部建议我说:“把小L的座位放最后去,反正他也不学!”经过再三考虑,我把班级中前排的位置留给了小L.几次我都捕捉到小L眼睛里闪过的光亮,看得出来,他感受到了新班主任对他抱有很大的期望。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小L 原本的“腰痛”毛病好了,上课再也不趴在桌子上了。我还惊奇地发现原来小L的学习能力也不错,绝不存在任何的智力问题。在初三新开设的化学学科上还多次受到老师的表扬,连续几次考试在班级都名列前茅,考到九十几分的好成绩。“太好了!”我心里很开心,这和我之前认识的小L完全是判若两人。我仍然每天都关注他,向他投去敬佩的眼光,在同学面前也多次表扬小L的进步,慢慢的笑容回到了小L的脸上,他开始和我滔滔不绝地探讨人生理想了。而且我发现他口才还相当不错,知识面也很广,最难得的是,他总会主动来找我聊天,我意识到他的自信一点点得回来的,微笑挂在了他的脸上,而这些不就是作为一个教育者最愿意看到的吗?
案例分析:
以前那个什么都不学,老师无奈,学生不愿与其交往的“懒学生”消失了,小L重新认识了自我,变得自信乐观开朗起来。有了自己的优势科目,他一点点地在学习上变得努力了很多,最主要的是他又重新融入集体中,拥有了很多来自班级的支持与力量。从他的事例中我感受颇多:无论什么样的学生,多用积极欣赏的眼光捕捉他身上的闪光点,都能创造属于他们的精彩。
一、灌注希望,对学困生给予高期望值
积极心理学颠覆教师和学生之间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认为两者都是成长中的、发展中的个体。因此教师先要发展自己,培养自己的积极心理,以积极的心态看待发展中的学生,重视个体自我成长的经验,帮助学生发展积极心理,用平等、积极的眼光,为学生的心理营造一个积极和谐的氛围。罗森塔尔实验表明,教师的高期望值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活动,高期望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向好的方向发展。
对于小L,我坚持用肯定性评价来调动他的学习积极性,在不到一年的时间中,我也不断地删除着对于他的一些不良信息,始终对其充满希望。“你一定可以做到把字写端正。”“你一定能做到将化学考到班级第一。”“你一定可以做一个受欢迎的人。”当他认识到自己在某些方面比别人强,自己并非事事不如人,不必疑心别人歧视自己时,他跨出了改变自己的第一步。
二、汇聚力量,让学困生感受情感支撑
学困生群体中,很大一部分来自家庭的原因,在于父母和权威者不考虑孩子的独特观点,或者只有在孩子符合一定的标准才给予被爱的信息,那么这些孩子就容易出现不健康的情感和行为模式,这种心理上的扭曲最终导致学习上的各种困难。因此除了教师层面上的无条件支持外,给予学困生来自各方面的情感支撑尤为重要。
看得出来,小L的家庭比较正常,父母亲对其也倾注了很多的希望。特别是妈妈曾经亲自写给孩子的一句话:“爸妈不会因为你学习差而不爱你,爸妈永远会爱你”触动了小L的心。在小L本能的回避父母亲对其的关心,或装作无动于衷的外衣下,他的心理在慢慢发生微妙的变化。每天到校,愉快的笑容挂上了他的脸上,他至少对上学开始有期待而不是当作煎熬。她妈妈也欣喜地告诉我:他现在越来越愿意与他们交流,变得开朗自信了很多。在与其父母的沟通中,我们始终非常轻松愉快,不断发掘小L哪怕一点点进步之处,不断用正面的、肯定的评价来巩固这种进步。
班级的集体舆论的作用也不容小觑:我在引导班级中的同学树立正确评价标准的同时,也着力营造班级中同学间相互研讨难题的气氛。在班集体中,小L 也渐渐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在学习上开始参与学生的讨论,融入到学习小组中。随着在某些科目上的大幅度进步,班级中的同学对其的看法也在一点点的变化:小L 思维敏捷,学习潜力大,成为全班公认的事实。但他身上的一些不良学习习惯并非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这需要时间与耐心,需要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过程。但无论如何,我都尽可能地创造各种条件为小L的健康发展提供来自各方面的情感支撑,这些力量推动着小L一步一步地改变着自己。
三、虚拟成功,让学困生体验积极情绪
在小L的身上我就多次使用虚拟成功策略,为其提供了很多成功的机会。给像小L一样的“学困生”布置分层作业,当他们遇到困难时,适时给予必要的点拨,鼓励他们自己改正过来,促其尝试成功。给他们提供足够的时间去思考问题,把握他们能够回答问题的最佳时机,当他们回答正确时给予及时的积极评价。对于小L的作业,哪怕是一次作业的字迹有进步,我都会在作业旁适时写上几句激励性的评语。“字迹写得真端正,进步真大。加油!”但是对待“学困生”的转变并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一个坏习惯以及惰性心态的形成,也不可能通过几次表扬,或者短时间的辅导和几次说教就能改变。但是我坚信对“学困生”多一些关心和帮助,多一点宽容和耐心,积极寻求诊治“学困生”心理障碍的良方,就一定能够帮助“学困生”早日“脱困”。
古训道:“亲其师而信其道。”只要教师坚定追求,总是以这积极欣赏的眼光关注每一个学生,一定会有更多像小L一样在积极心理学的赏识下杀出来的黑马。融洽的师生关系,家庭关系和同伴关系孕育着巨大的教育潜力,注重学困生的转变,建立平等、民主、和谐、互动的人与人的关系,这必定是现代教育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