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瑞士银行为何欲说还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瑞士银行为何欲说还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14年5月6日,在巴黎举行的欧洲财长会议上,瑞士终于同意签署了一项有关自动交换信息的全球新标准。这一决定性举措意味着,数百年来瑞士银行业的客户绝对保密惯例将被打破。

来自瑞士银行业协会2010年的一份报告显示,金融行业贡献了瑞士11%的GDP,其中银行业贡献了6.7%,保险业贡献了4.3%;瑞士劳动人口中有6%(约20万人)从事金融行业,同时瑞士金融机构还有10万余名海外雇员。

可以说,银行业已成为瑞士的支柱性产业。那么,瑞士为什么要签署这一协议?

原因似乎来自三个方面。

随着跨国间资本流动愈加频繁,瑞士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离岸金融中心。“9・11”事件发生后,瑞士银行中发现多个恐怖嫌疑分子开设的账户。高度重视客户隐私在为瑞士银行吸引大量境外存款的同时,客观上也为逃税和洗钱等犯罪活动提供了便利。因此,虽然从运行的角度看,瑞士银行业是最称职的客户服务专家。但从国际交往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看,瑞士银行业实际上成为了他国开展金融监管和资本流动的一大障碍。

与此同时,近年来赤字累累的美国政府加强了对协助本国国民逃税的外国银行的打击,首当其冲的就是瑞士的银行(众所周知,美国政府的态度向来强硬)。2010年,为了结美国政府与瑞银的官司,瑞士议会通过了向美国移交4450个银行账户信息的决议;2012年,美国政府对瑞士最古老的私人银行威格林银行提出了税务诉讼,2013年1月该银行承认曾协助美国公民对其在海外持有的12亿美元资产进行逃税,因此向美国政府支付了5790万美元罚款,随后这家有着270年历史的银行被迫关闭。

在美国的攻势之下,德国、英国等饱受逃税之苦的欧洲国家也一改往日对瑞士银行保密制度的放任,开始不断对瑞士方面采取行动。在此基础上,美国又给骆驼加上了最后一根稻草――在经合组织(OECD)和G20组织的会议上,要求银行开放账户信息,并制定了一项有关自动交换信息的全球新标准(这项标准由经合组织制定,并得到G20支持)。

此外,同业竞争也是瑞士不得不考虑的因素。

从2008年1月到2009年11月,在瑞士拥有银行账户的外国人减少了28.1%,这种储户减少的状况近年来呈恶化倾向,新加坡、阿联酋的迪拜、卢森堡、巴拿马等新兴离岸金融中心,正在从瑞士银行手中抢夺客户资源。

既然已不再拥有强大的行业壁垒,率先有限度地开放,至少不会再被当做出头鸟。

另一方面,瑞士国内民众的态度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早在2000年时,瑞士的一项民调就曾显示,瑞士民众对保密制度的支持态度有了根本性改变:1/3接受调查者认为该项制度只为富人和奸商提供好处;10%的人希望彻底废除银行保密制度;其余人认为制度应该有所放宽。

不过,假如认为这种承诺是彻底背弃瑞士已存在了几百年的保密传统,你就太天真了!

瑞士银行家协会表示:“只要所交换信息仅与税收目的有关,瑞士的银行愿意与其他金融中心自动交换信息。”“仅与税收目的相关”,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前提。这意味着,并不是所有声称有问题的资金,瑞士银行都会把信息公之于众;也意味着,瑞士银行业仍然不会放松对客户信息的保护。

至于开放的具体标准,还有待瑞士银行业和公约标准提供方进行协商。值得注意的是,要执行该协议还需瑞士修改相关国内法,这可能还会遇到阻力(2013年瑞士国会下院就曾否决过一项旨在规避银行相关保密法规的法案)。

瑞士银行保密制度起源

1713年的日内瓦议会制订了一项规定,即银行人员应登记客户信息,但未经市议会批准,不得泄露给储户本人以外的任何第三方。此为瑞士银行保密法的前身。

1934年,瑞士议会通过了《银行法》,鉴于当时德国纳粹在欧洲各国清查犹太人资产的间谍行为,这部《银行法》别加入了银行信息保密及泄密处罚等条款。这部法律衍生出了许多感人传说,瑞士银行家保护犹太人资产的人道主义精神被广为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