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廉价劳动力时代已经过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廉价劳动力时代已经过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笔者日前休假回了东北农村老家,职业习惯促使我趁机做了小小的草根调研,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对于我们目前的经济结构及形式,真真切切落到微观实体上,到底是怎样的。

感受之一是劳动力成本的提高深刻改变了农村结构及农民行为。一直以来,农村农忙时节有雇工传统,三、五年前价格大约为15元每天,而后逐渐上涨,在最近两年呈现爆发式增长。今年刚刚过去的秋收农忙,雇工价格最高已达150元每天,农忙高峰后价格为100元每天。秋季农忙持续二十多天,按25天算,雇工价格按平均价格125元每天计算,一名雇工秋季农忙纯劳动可获收入3125元。加上春季农忙,当地农民即使没有土地,每年也可获得6000元左右劳动收入。

即使价格如此之高,农忙时依然很难雇到人,一方面价格较高,人们情愿多花时间自己多做,赶在霜冻之前收割完毕。另一方面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确实短缺,除非出更高的价格,否则在均衡价格上很难找到合适的人。

这个现象能说明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以劳动力的低成本进行农业投入逐渐成为过去。在低水平劳作情况下,劳动力成本的提高,逐渐会使更多的人放弃雇工进行农业劳作,这代表简单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的投入边际已经达到瓶颈。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正在失去传统的劳动力,并且已经达到异常严重的程度。我观察村中人口,20―40岁青壮年比例极低,可能20%左右,更多的青壮年选择进城打工。

而这里还有一个问题,一般意义上的理解来说,大家(包括专家学者)都会认为外出务工人员会对农村实现财务上的反哺,但实际上未必如此。笔者观察到的另一种情况也非常重要,甚至其发生概率要大于反哺的那种。即是即使外出打工,也依然在消耗着农村劳动力的劳动成果。典型的例子就是村中一户人家的儿子到城市打工,但已到适婚年龄,仍在迫使依然在农村的父母使用各种方式筹钱(卖地、借债、贷款等)为他在城市买房结婚,大家可以想象,农村种地的收入与城市房价的差距是多么的巨大,城市化、房地产已经将农村的资源基本耗尽。

二是农村劳动力为城市提供低端劳动力的边际已经很有限。一方面是数量上的,农村青壮年能出去的已经都出去了,没有更多的人了。剩下的人中,两个才能生育一个潜在农村劳动力,但按目前趋势,其中只有很小部分最终会成为农村劳动力,从源头上农村劳动力已经接近枯竭。另一方面,是成本上的,如果城市不能提供高于150元/天的价格,就无法与农村争夺残余的劳动力,这为城市的工业劳动力成本提供了刚性的底部,中国的低成本劳动力时代已经过去

三是农村的次级信贷似乎正在形成。近几年农村信用合作社对农民的贷款模式逐渐成熟,主要借鉴了尤努斯穷人银行的模式,提倡农民互相担保。大约每月利息9厘,按年化大约10.8%利率,大大高于城市资金价格,但在农村依然很火爆,甚至有疯狂的苗头。

这显示以下几点:

1、即使国家政策扶持,农民为资金付出的成本依然很高,农民把钱存在银行里,这存款利率为全国统一不变,但借贷利率很高,远高于央行的指导水平,表明银行(信用社为主)的收入在农民身上得到放大,另一个角度上说,是农村依然在为金融机构提供价廉物美的资金来源。

2、信贷进入农村,农民接受的相关教育还太少,没有意识到对未来生活及生产的深刻影响,这就蕴含着非理的种子。在村中的借贷案例中,部分用于生产资料的准备,还有很大部分用来提高消费水平,喝酒吃肉,很多人使用这笔钱就像是不用还的样子,这让人很担心,有极大可能影响偿还能力。信用社房贷以互相担保为基础,而不是以借贷人的抵押或偿债能力评估为基础,使得借贷人存有道德风险,这很像美国的次贷危机或中国的地方债务平台的模式,不但违约风险很大,也有杠杆效用,积累下来风险极大。

3、这种模式相当于提高了农民的财务杠杆,目的是增加消费,在家电下乡之后,刺激农村消费似乎成为灵丹妙药,却还没有措施提高农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