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晨雾 第16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晨雾 第16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早晨醒来,发现窗外白茫茫的一片,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起雾了。”

推开通向阳台的门,薄雾笼罩着我,如一层轻纱,梦幻般地想让我把这层薄纱捅破,看清薄纱外的世界。

走在上学的路上,那一棵棵树是那样高大,挺拔,雾轻轻地将它包裹,一片叶子,一根树枝也不放过。透过雾看树,就像在看一个羞涩的少女!偶尔有些地方的雾不均匀,就像害羞的少女探出头来张望。路上的车也被雾包住了。车轮被一层层的雾缠住,好像汽车长了翅膀一样,飘浮在云间!再看看楼房,静静地立着,就像一个巨人站在浓浓的雾中眺望远方。

走着走着,我自己也融入了雾中。此时的雾和路形成了一幅画。我呢,也成了画的一角。忽然觉得,自己爱雾!爱雾那虚无缥缈的样子,爱雾给大地穿上的一层薄纱,爱雾给自己带来无限幻想!

来到学校,坐进教室,外面的雾更浓了!从窗前往外看,似乎只有树和房屋的大致轮廓和一些隐约的颜色。还有的,就是那模模糊糊的人影!

下课时,拉着好友的手,在乳白色的雾间穿梭。周围白得似乎只有自己、好友和雾。走在雾中,我总是莫名地拉紧好友,生怕她丢了似的。雾中,隐隐看见灰色操场中有黑色的跑道,跑道那边,还有一棵棵轻摇叶子的树。看着看着,我似乎觉得自己更爱雾了,爱雾给人的朦胧感觉,爱雾的那种如云朵般的轻柔……

渐渐地,雾散了,只是散得缓慢。原本浓浓的雾开始淡了下去,一切又回到了原来的样子。

哦,我爱雾,爱雾留给人们的一切美好……

【指导老师:朱 敏】

哇!好美的雾,令我们有身临其境之感。那这篇习作是如何写出来的?有什么优缺点?接着往下看。

写作起源

我记得很清楚,那天很早就起雾了,而且雾很大,到中午时才散去。我在看雾的时候,心里有一种莫名的冲动,想用最美的语言把它写下来,结果当天就把草稿写好了。说真的,那天的雾美得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写了。

老师点评

朱 敏:怎样对身边的自然现象进行描写,这就需要我们的同学们做一个有心人。不仅要用自己敏锐的双眼去观察,用自己的双手去触摸,还要善于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对于大雾这一自然景观,小作者按照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比较具体地加以叙述,描写了雾的大而神奇。

孙永太:用词、造句、感受都有他的独到之处,题目也很有特点。选材构思独辟蹊径、不落俗套,表现出作者不俗的审美情趣和超凡的表达能力。由感而发顺理成章,雾有时捣蛋,有时乖巧,有时蹦跳,有时又异常温顺!雾,无拘无束,神秘莫测,这些惟妙惟肖的描写赋予雾以灵性美、神秘美。同时,也很自然地流露出作者对“雾”的那种特有的“爱”。文章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分别恰到好处地运用了比喻、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抒发真情实感。

丁 云:小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雾中朦胧而又神秘的世界,通过移步换景的方法,把自己上学路上的所见所想有序地表达了出来,文中细致的观察和合理的想象让文章增色不少。要是能够很自然地表达出对雾的情感那就更好了。

学生点评

我们听听浙江省平湖市乍浦小学六(1)班的同学怎么说。

徐天一:作者运用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把写景、抒情融于一体,凸显出作者对晨雾的那份喜爱之情。全文条理清楚,作者按地点的变化从雾的颜色、形态等方面写出了景物的特点。整篇文章主要通过雾中的景物来写雾的朦胧美,但细细阅读发现几个段落结构差不多,只是换了地方,换了景物,而雾的特点也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如果让我来写晨雾,我想我会按照“起雾了”“雾浓时”“雾去时”的顺序去描写雾的特点,我除了写雾中的景物外,还会写一写发生在晨雾中的人或事。

王敏艳:《晨雾》这篇文章中有许多十分恰当的修辞手法,通过丰富的想象与联想,使得全文更生动有趣,让人读起来很舒服。在这一点上我得好好向臧越同学学习。另外,作者在写雾的过程中还适当地加入了自己的感受,这使得情景交融,使全文更有味。

张亦娴:文章开门见山,段与段衔接十分自然,排比句用得恰到好处,想象也十分丰富。在读文章时,希望能见到段中掺杂些间接的描写,这样能把文章的韵味表达得更浓。雾散时,相信看到的也一定很多,如果把这一块内容也适当描述一番,这样晨雾的变化就更加丰富了,大家说对吗?

张文杰:这篇文章构思巧妙,小作者文笔可谓是妙笔生花。初看文字,第一自然段十分简略,但给了我们一个明确的信息――起雾了。第二自然段与第一自然段的衔接十分自然,紧接着就是“我”所看到的雾景,“梦幻般”“薄纱”等词把我们带进了这个美丽的世界。在去上学的路上描写得格外细致入微,人、比喻等修辞手法运用得格外多,让人仿佛感觉这幅场景正在面前。小作者的身与心都融入了雾中,一个排比句把小作者爱雾的心情体现了出来,字里行间都表达着小作者爱雾的心。最后,总结了全文:“我”爱雾。在阅读本文时,我发现小作者在描写“晨雾”的过程中,似乎缺少了层次性,如何写出每到一处地方后,这“晨雾”带给大地不同的美,应该是接下来继续修改的地方。另外,对于晨雾的“爱”,小作者在文中多次提到,我觉得大可不必,把这份对晨雾的“爱”融合在字里行字间不更有韵味?

陈春怡:文章条理清楚,语言流畅,构思独具匠心。开头简略地跟我们介绍“起雾了”,自然地引出了下文。用联想的修辞方法,把“树”比喻成“少女”,把“楼房”比喻成“巨人”,把“雾”和“路”比喻成一幅“画”等等,巧妙地用上了“梦幻”“轻纱”“隐约”“朦胧”等词语,细致入微、传神地描绘出了这美丽的雾,我们被深深打动,感叹这美丽的雾。更吸引人的是,作者在描绘雾的时候,把自己也融入了景中,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作者对雾的喜爱之情。一句独特的“走在雾中,我总是莫名地拉紧好友,生怕她走丢了似的”,更加生动地写出了雾的特点。整篇文章读下来,让人仿佛也置身在朦胧的雾中。只是最后一个自然段,虽然准确地点到了题,但是否太过简单?是否与文中的几个排比句重复了呢?

感谢浙江省平湖市乍浦小学的陈惠君老师和六(1)班的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