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北碚“宜居”的创新意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北碚“宜居”的创新意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宜居之基础在于环境,包括生态环境、通行环境、购物环境以及其他配套环境。北碚以改善生态环境为切入点,大打“生态牌”,包括新城建设中的“引竹入城”,危旧房改造中的“拆危建绿”,招商引资中的“环保把关”,都意在打造一个独具匠心、全国一流的生态之城――虽然距离这一目标还有相当长的距离,但北碚比主城其他城区更为宜居,却是不争的事实。在大力建设“宜居重庆”的今天,我们回头来看北碚这几年走过的路子,的确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北碚推进宜居建设,至少有三大创新

其一,坚持规划先行,着力塑造城市的个性特色,彰显城市特有的精神。生态资源是现代大城市最稀缺的资源。北碚立足这种优势,以生态立区、生态美区,紧紧抓住现代城市建设发展的“牛鼻子”,使自己的个性进一步凸显出来,成为独有的城区品牌。

其二,巧借投融资之手,调整空间布局密度,把握好城市要素的尺度,推动各部分之间的和谐、协调。北碚通过“老城做减法、新城做加法”,辅之以绿地、广场,既把生态问题解决了,也把新老城区统筹发展问题解决了。

其三,立足群众诉求,紧贴市民生活,推动人城合一。宜居工程本质上是民生工程,成败与否,关键是看能否走进群众生活。现在的城市居民都喜欢休闲锻炼,希望亲近自然。北碚因此筑傍山小区,修登山步道,建城市广场,配休憩座椅,博得的不仅仅是外在的好评,更增进了市民的舒适度、眷恋感。细节之处见真情,看似平常之举,实为高超之处。

当然,除北碚外,我市还有不少区县在宜居建设方面也做得不错。久负盛名的渝北、江北、渝中、沙坪坝等老大哥不必细说,大渡口、九龙坡、南岸、巴南等后起之秀也不用多言,单举几个偏远区县。笔者曾去过石柱,觉得这座小城的神来之笔,就是旧城改造时,利用穿城而过的玉带河,建成了玉带河南北两岸公园、休闲广场、旗山广场、良玉广场、石柱大道等一批民心工程。比如玉带河公园,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园内有草坪、广场、喷泉、雕塑、盆景、小桥等,与玉带河交相辉映。市民可以在岸边纳凉,也可到河边戏水,不但美化了城市,也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健身的开放空间。另外,大足、铜梁,人居于其城,乐于其中。这些城市,虽然和北碚的模式大相径庭,却有异曲同工之妙。相比之下,一些区县城市看上去千城一面,管理方式粗放,又远离百姓生活,所以显得既无生机,又缺乏个性。

受宜居北碚建设的经验启发,“宜居重庆”建设要创新,我认为关键是要融入三大理念,处理好三大关系。

第一是以人为本理念,要围绕人的需求来设计城市功能,布局空间,比如公园、广场、城市阳台、购物场所等。人的需求没得到合理的满足,就是城市功能的残缺,自然谈不上宜居。

第二是和谐共生理念。城市的各个要素之间一定要协调,包括色彩搭配、高矮粗细、远近布局、设施配套等等。城市规划中适度讲究“风水学”,并不是坏事。

第三是凸显人文理念。每个城市都有其自身的文化底蕴,这是不易复制的资源,挖掘出来,展示出来,稍加打扮就可再现自身姿色。

所谓三大关系,第一是保护和开发的关系。现在主城区的保护意识适度增强,但很多区县的生态保护、人文保护意识还比较淡漠,如果盲目开发,毁掉的东西想要再恢复起来,代价会陡增。第二是形象和功能的关系。城市首先是拿来住的,拿来用的,而不是拿来看的。我们必须追求先功能后形象,或者功能和形象并重,否则会本末倒置。第三是整体和局部的关系。整体上要突出绿化条件、环境质量等方面的宜居,局部上要强调细节上的精致、周到,突出人性化的要求,比如公交车站、路灯、垃圾桶、餐饮店等等,让人感到方便快捷。

(作者系市政府研究室经济处副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