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情感教学模式与教师教学行为优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情感教学模式与教师教学行为优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情感教学模式的实质是对教师教学行为进行优化,其情感性处理策略体系有利于优化教师教学行为,其自身是优化教师教学行为的环境条件。

【关键词】情感教学模式 教学行为

优化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2C-

0097-02

教师教学能力是影响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关键因素。在影响教师教学能力形成的诸多因素中,教师教学行为优化是十分重要的因素。但是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教师教学行为的研究不多,且大多数只是从理论上对教师教学行为的结构进行思考,对教师教学行为优化的培养途径和模式研究很少。笔者认为,情感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师教学行为的优化。

一、情感教学模式的实质是对教师教学行为进行优化

情感教学模式的实质是要达到以情优教的目标,即在充分考虑教学中的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重视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努力发挥其积极的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改进教学的各个环节,优化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这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首先,情感教学模式的出发点就是要对教学行为进行优化,而教学行为的好坏又直接影响着教师教学能力。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能力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并使活动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心理特征。因此,人的能力是和一定的外部行为相对应的。同时,一种行为经常得以强化,就会以一定的观念沉淀下来,从而影响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效率和活动任务的完成。

其次,情感教学模式是要促进教与学情感的优化。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内在需要的一种态度体验。这种体验对人的活动影响有积极和消极双重属性;是人行为的动力源泉,直接调节着人的生理行为、认知行为和人际行为。所有这些都直接反映到教师教学行为上,从而使教师教学行为得以改变。

再次,情感教学模式是要创建情感和知识相互促进的教学格局。这就给教师教学行为提出了明确的方向,而这也正是教师教学行为优化的实质标准。情感教学模式对教师教学行为具有潜移默化的优化作用。国外学者波斯纳(Posner)和古斯基(Guskey)都研究发现:学校教师发展计划通常都不能成功地带来教师态度和观念的转变,但是当说服教师使用一套教学程序并让其发现这对提高学生成绩非常有效时,教师教学行为就会发生巨大的转变。情感教学模式就是这样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程序。

最后,情感教学模式强调的是以情感为评价手段,淡化了教师教学评价硬性指标,增加了教师教学评价的柔性因素,符合后现代社会人的需要,更有利于对教师教学行为进行客观评价,有利于教师教学能力的自主生成,有利于克服以往那种强调教师教学行为只重视外部评价的观念。通过外部评价从外部植入方式促进教师教学行为优化的模式,虽然适合初级教师教学行为的训练与培养,但对大部分在职教师教学行为的优化没有实质性的效果。一方面,大部分在职教师已经形成自己固定的教学风格和范式,面对直接或间接的批评,自然反应是产生自我保护意识,甚至产生敌对情绪拒绝改变自己的行为系统,影响自己的教学行为的优化。另一方面,即使教师接受了新的建议,仍然需要通过对其他教师教学行为的观察来获得自身发展,是对自我的否定。因此,正如温瑞伯所说:对教师发展极为重要的因素不能从外部强加于教师,我们只能提供一些条件激发教师发展的内驱力。这里的内驱力应该是教师教学的愉悦情感。而愉悦情感对人的行为改变具有促进作用。

二、情感教学模式的情感性处理策略体系有利于优化教师教学行为

情感教学模式从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环境和教学评价四个方面研究构建了情感性处理策略体系,可以说已经对教学行为过程进行了具体规范。这种对行为过程的具体规范将直接影响教师教学行为的效果,保证教师教学行为的质量,优化教师教学行为。

首先,教学内容的情感性处理策略有利于对教师教学的备课环节行为进行规范。现代教育理论研究指出,教师教学过程的起始环节就是备课,备课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备学生”、“备教材”和“备教法”。备课的质量高低,将直接影响教师教学质量好坏。情感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方面提出的情感性处理策略中,认知匹配策略和形式匹配策略主要用以调节学生的学习心向,这就具体规范了教师教学行为,奠定了心理定势;超出预期策略规范了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呈现行为,是对教材处理行为的要求;展示情感策略、发掘情感策略、诱感策略和赋予情感策略都可对教师教学行为进行规范,使其教学行为得到事前准备。

其次,教学组织和教学环境的情感性处理策略是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规范。教师教学行为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键评价指标。教学作为教师与学生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必须要有一定的组织方式、角色、方法和环境。教师对这四者的合理处置是影响活动质量的主要因素。情感教学模式中的灵活分组策略、角色转换策略、表情调控策略、张弛调节策略、竞争互助策略、期待激励策略、良性积累策略、典型影响策略和创设氛围策略等就对此提出了明确的行为规范。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和调查研究发现,能把这些策略用好的教师,其教学行为是受学生欢迎的,亦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最后,教学评价的情感性处理策略有利于对教师学生学业成绩评定方面的教学行为进行规范。教师对学生学业成绩进行评定是教师教学行为表现的重要环节,这环节也是最容易被教师忽略或把其看成自己名利相关的环节。这两种态度都是教师教学行为不良的表现,更不利于教师教学行为的优化。而情感教学模式提出的积极性评价策略体现了教育活动的实质;特色性评价策略是教育活动的基本要求;主体性评价策略是有效性教育实施的根本途径;象征性评价策略是教育活动的基本形式,也是教育活动与社会活动的区别所在。如果对这些策略能够运用自如,教师的教学行为就得到了升华。

三、情感教学模式是优化教师教学行为的环境条件

现代心理学研究发现,环境对行为的形成与发展起决定作用。教师教学行为作为一种后天形成与发展起来的特殊专业行为,必须要有特殊的专业环境才能形成。而情感教学模式就是优化教师教学行为的环境条件。

首先,情感教学模式决定了教师教学行为发展的方向。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行为都受到其周围环境的影响。教师教学行为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行为也必须在特定的环境中形成与优化。环境不同就会形成不同的行为习惯,而行为习惯又直接影响着行为活动的方向和效率。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大多重讲解轻传授,不考虑通过合适的方式调整学生的学习心态,课堂气氛十分沉闷,必然导致教师教学行为向低效率方向发展。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早就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叶澜教授也明确指出: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的教学氛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情感体验的关键,也是教学成功的关键。这种氛围包括“物态”和“心态”两部分。物态指教育环境,心态指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与互动。情感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相对区分为“诱发—陶冶—激励—调控”四个环节,不但符合教学的物理时间流程,而且与学生的心理波动趋势完全匹配。在具体的教学中,各环节相应运用了一个或数个情感教学策略,这些策略缩短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产生出一种平等的师生立场,既尊重了学生的自尊,又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教学效果良好。这一结果已经为卢家楣教授的实验研究所证实。笔者统计参加情感教学模式实验研究的49位教师的实验报告数据,可以得到结论:情感教学模式可以改变教师教学行为的方向。

其次,情感教学模式决定着教师教学行为优化的速度。英国教师教育研究专家埃利奥特指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有着自己的内隐理论,理论化就是由对内隐理论的专业讨论和批判而形成的,而教师教学行为的高水平专业发展有赖于教师本人的自愿加入和对实践理论的反思。教师教学行为是一种复杂的、专业的社会实践行为,如果没有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那么其形成速度肯定会受到限制。即教师教学行为专业化发展必须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情感教学模式就能给教师教学行为提供符合客观规律的环境条件,使教师教学行为形成技能和技巧。

最后,情感教学模式决定着教师教学行为优化的层次和水平。这是因为,教师教学行为的优化过程其实是一场革新,既要教师提高职业化方面的素养,又要教师丰富学术方面的底蕴,同时必须解决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过去那种用钢性制度条款监视和控制来训练教师教学行为的方法,剥夺了教师自己的专业化活动,使教师成为技术监控下的工匠。情感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工匠式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创造着一种新的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强调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自主反思,填补了传统教师教学行为养成过程中的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鸿沟,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行为优化的层次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卢家楣.学习心理与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朱小曼.情感教育论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3]乔建中.情绪研究:理论与方法[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卢家楣.以情优教:理论与实证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5]赖志奎.现代教学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6]郑发祥.主体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7]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8]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9]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10]孟昭兰.情绪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谭贤政(1965- ),男,广西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博士;董 敏(1968- ),女,梧州第一职业中等学校教师。

(责编 吴 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