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在信息时代认识建筑与城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在信息时代认识建筑与城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随着我国网络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逐渐迈入信息化时代,它是当今时展的主流,会引领社会进行一场革命性的变化,本文简要做了几方面的阐述,对信息时代建筑城市作了初步探讨

关键字:建筑与城市;信息时代;发展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信息产生价值的时代就是信息化时代。信息化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是当今时展的主流。按照托夫勒的观点现如今世界已经进入以信息革命为主的第三次浪潮当中,大概是从上世纪中期开始,“计算机”是其的代表性产品,在信息技术为主体的基础上,重点开发和创造知识,同机械能与体能为主的前两次浪潮相比,第三次浪潮是以智能为主。

1 信息社会对人类生存方式及建筑的影响

人类过去一直是靠通讯进行交流情感、互通信息的。传统的交流手段有打电话、写信、发传真、当面交流等等,这些交流方式的便利性是会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大大降低的。人们希望在生产关系链中可以不断拉近彼此间的距离、加大关系的。在这种前提下产生了大城市的聚集、工业化大生产、以及明确的城市功能布局。

但是在数字时代,信息技术的在不断地发展当中,距离和位置不大会影响信息交流的速度、种类、和方便程度。完全可以通过信息网络来实现维持生产信息交流。网络有着许多的特点,它可以在改写人类的空间活动方式的同时加大信息流通的速度,让处于不同地域与位置上的人,通过电子技术与彼此联系与沟通,跨越空间、地域之间的阻碍,在人造的虚拟环境中进行互动。

在这种背景下,在过去的工业化大生产靠大规模的原材料进行加工的系统发生了惊人的变化,同时出现了新的空间分布模式。除了小部分的生产设施需要靠近原材料基地外,大部分的要靠便利快捷的电讯设备。某些大型的制造业中心已经不仅仅是生产基地了,已经转变成了地域分散分布的生产链控制核心。例如,许多的汽车制造行业,就是总部控制各个分部的生产,从而合理的制造汽车。在这种情况下,地域的邻近已经被软件的通容性所取代。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在个人计算机出现在世人面前,英国的科学家Adrian r. d. Norman和James Martin就指出,我们可以看到国内产业的复兴,但计算机终端代替了一个纺车。”到现在,预言即将会实现,实现了更为灵活的生产形式、分配形式和市场形式,最终它们会消灭受地域限制的传统生产模式,然后形成新的空间模式。工业化大生产可能会历史,被人们所湮灭,进入新的信息化家庭作业模式。到那时,影响生产力布局的因素,例如污染程度和外部环境条件、货流运输的便利程度、资源的分布和政治等方面因素,传统意义上的信息的分布状态将不会被过度地依赖。可以把高成本的工作场所转移到更为实惠的地点办公。渐渐地,也会虚拟化公司的组织结构和工作秩序,出现可重组的、临时的机构,规范的建筑环境以及实用主义的构架将会被摈弃,其能否正常的生存与运作或更多地依赖于国际互联网和电脑软件。有些工厂则可能完全分解为家庭式小企业。而许多工厂可以大规模的缩减以前的机构,使工厂机构简单化。会出现把工厂带到家中的可能,通过网络对工厂的设备运转和物流的移动进行控制。

由于工业革命使得原来的分散化生产力方式转变为集中化。信息革命将再次却是把集中化生产方式给打破掉,重新分散小型化劳动。由于网络的覆盖面广,涉及到全球范围,降低了城市之间的界限。

在改变生产力方式的过程中,工作场所的地点和性质也会转换。之前许多我们熟悉的工作场所类型都会解体,组合成新的空间模式。在信息社会的条件下,已经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对生产基地进行远程监控。未来的生产企业都将是一个由独立单位组成的不断变化的综合的网络体系。

分散化的信息技术对整个管理阶层进行了改变,在传统的办公空间的基础上未来的办公空间功能将会更加灵活。因其他部分的分散集体办公空间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应当把会议室固定在特定的场所,使之成为未来办公空间真正的核心。可以分散与移动个人的办公空间,把某些不重要的办公任务以由城市中心转移到消费较为便宜的郊区,在那里生活的雇员可以通过网络同总部之间的联系。以上的两点都将对传统的建筑概念提出挑战。

在未来,办公性的建筑物,尤其是机构总部作为处理信息的中心场所,会面向着智能型建筑发展。根据调查表明,未来独特的生产要素和经济发展的战略资源就是信息,这时,更多的办公建筑知识产品将通过电子媒介创造被创造出来,他同之前的物质产品是不相同的,因此,未来的办公性建筑将是一种能激发人类创造力和提高知识性生产力的效率高的办公场所也是更为集中的环境。更重要的是,为了使工作环境更为人性化、人格化,符合人类的各种需求,将会运用新技术以及新工艺在建筑设计当中。把那些头戴耳机、坐在显示屏前的人们,从虚拟世界中走出来,回到真实的现实中来,并重新把自己融入到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中。

在将来,建筑的设计应当把生产技术、生态和环境保护、高效的物流因素作为首要考虑的因素,而人类的主观感受中的文化以及艺术等因素渐渐地淡出人们的意识中。在生态、环境和能源保护等方面的要求将逐渐提高。

到那时,智能型建筑也可以发展到按照外部环境的变化对内部进行自我调节的生态建筑。人们会对建筑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对资源、信息、能源进行重新分配,使之达到提高知识性生产力的目标。

2信息时代的建筑与城市

上世纪末,信息技术的发展还没有开始就被淡忘。计算机与通讯卫星、无线通讯、数字光缆通讯网络互相融合,高速的空间信息公路在两个城市之间、城市内部和地域之间进行了相互联系,进一步在地球上形成了广泛的网络系统。把文本、声音、通讯、视频、动画的表现技术和信息处理为核心内容的多媒体信息技术结合为一体,对信息的改变有着很大的帮助。很明显的是,信息革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现有的生活与生产和沟通的方式,进而在未来城市和建筑的面貌上有着极大的改变。

2.1 城市建筑的结构重组

信息交流的同步化、高速化和多元化是信息时代最为显著的特征。首先突显于流通地域。现代流通地域涉及有人流、物流以及信息流。

在信息社会,因为信息高速的传媒,过去工业的集中化的生产方式又会被重新分散,可能还会出现以电子网络为基础的家庭工业方式。导致城市化的方式发生巨大变化,开发城郊结合部逐渐成为热点话题,把交通干道和信息高速公路网络为依托,进行各个城市与城市之间联系与沟通,形成网络群。同时,信息技术的革命还会带来以建筑功能和类型的组成结构进行转变,这些技术的转变应当同社会上的需求相适应。

因为流通媒界的改变,电子网络来承担了许多建筑的功能,靠多媒体技术营造的活动影像、虚拟空间和虚拟现实已经由电子网络所承担,某些建筑类型在空间尺度和功能组成方发生实质性的转变,将出现萎缩。如电影院、邮局、商场、银行等等。同时,像多媒体住宅、社区服务中心、信息源研究与制作中心、智能办公大楼等等这些信息智能化的建筑将会出现,为建筑类型学提出崭新的课题供其研究。

2. 2新陈代谢特征日益显著

在信息时代,人类会不断的受外部文化的冲击。时间效率概念使社会生活的节奏大大加快。由于科技进步的步伐很快,许多的“最新成果”眨眼间被弃之如敝屣,因为人类的社会生活转变的频率很快,以前的任何一个时代都无法跟上变化的脚步,信息时代的重点主题就是变化。这些都会对今后的建筑与城市的存在方式产生大大的影响。每一座城市的建筑从建成开始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地老化,这种日益突显生命体特征在信息时代会不断加剧,缩短时间。

现如今,我国对旧城的主要改造是以物质性为主,而在未来将会偏向结构性和功能性改造。为今后的建筑创作和城市规划是要靠城市与建筑类生命特征的实现,并提出了新观念,就是开放建筑和城市的观念。对城市设计、建筑创作、和城市规划中关于灵活性和可变性的方法技术研究。为历时态的可变性、民生性以及建筑和城市时态的多样性提供基础,未来城市和建筑创作的评价标准是空间形态的弹性程度。

3生活方式与人类聚居方式

许多种因素对现代人类生活方式共同作用。其中有情感交流需要、就业需要、物质交流需要、权利需求、通勤需要以及文化需要等。这些因素是相互矛盾相互制约的,信息革命强调了某些因素的作用,削弱了对人类生活的制约的某些因素,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改变了社会文化外化的城市与建筑。

(1)影响现代城市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是就业需要和通勤需要。随着经济发展和便利的交通工具使得当前的工业革命转变为城市的空心化。往往会因为人口的高度密集而出现一系列的问题,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极度恶化,人口过于集中,使得运输工作量大大增力日。工作地点远离生活区域,每人占用一倍以上的实体空间。

人们在家中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协同工作、控制生产,大大改变了通勤方式。人口聚集的大城市也不再需要更多的就业方式。不再给人们稳定的身份,而且在这种经济变革的形式下,工作地点也失去了其重要性和地位,生活、工作重新合而为一。这样避免了上下班的长途奔波,即提高了工作效率,在能源上也大大的节约了,同时还改变了邻里之间的关系和家庭的结构等。

城市的空间会因网络热门站点和虚拟空间成为另一种高度集中的空间。因此,城市本身的聚集方式将会被其他方式所替代,大城市中人类聚集方式将会发生巨大改变。

(2)物质交流需要购物过程包括运输和选择的过程,其中前者由于人类心理上的需要和实际的需要,可能会持续很长的时间,使得大量实体空间被占用,大量的能源被耗费。

然而在信息化的条件下,已经取消选择这一过程,更确切的说,是变为不可见了。完全可以在网上进行定购与选择过程。己不再对具体的物进行处理,而是要对信息数据进行处理。所以,在信息社会中,物质流将有一部分被信息流所代替,仅仅通过完成货物的运输过程来满足物质流通。这样,在节省了时间同时可以优化控制物质流,降低因为物流的无序化、盲目性所造成的浪费。

这与之前的交流模式完全不同,在这种情况下,人类将会选择新的合适的聚集方式,而不再是高密度的集中。

(3)情感交流需要。在信息社会中,人类生活的物理空间缩小了,由此引发了动作姿态、感情表达等可感可见的成分在人际关系中的作用渐渐地减小了。在很大程度上人与人的关系由人与媒体的关系被体现出来。也就是说,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转变成了信息环境和人之间的关系。但是,人类的情感交流还是必不可少的。这其中根据交流的亲密程度可划分为几个不同的层次。

①必须依赖自然人的接近并进行的交流。这一层次的交流方式涉及有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等,它不是依靠信息通讯手段来完成的,像拥抱、握手、亲吻等等。

②大部分的交流时靠通过通讯方式但是还是要需要地域之间的交流。上面的交流方式决定了人类聚居力方式的大构架需要靠文化的基本单位和民族、地域等环境划分。因为这方面的交流有文化认同的因素在内,所以,其中一部分的需要可以有通讯手段来满足,而更需要在许多场进行自然人之间的直接交流。

③完全可通过通讯方式实现的交流,它包括一般同事之间的交流、客户和供应商之间的交流等等。这个层次的交流不必依靠自然人的接近,而是通过信息技术进行通信与沟通,甩掉地域的限制的因素。因此它将不构成对聚居力方式的影响。

⑷文化认同需要。文化是影响人类生活方式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在一定程度上讲它对城市、建筑将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文化是存在于人类潜意识之中,并且成为代代相传的传统,与此同时,它在继承之中也将会受到外来的影响,产生内部的变化,进而发生演化与变异。因此在人类生活之中,这种演变则是最为缓慢的因素。建筑形态作为功能之外相对独立的因素那么将会受到更多文化的影响,所以它就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上这决定了在信息社会条件下,同与日新月异的建筑功能的变化不同,所以建筑的形态将会保持着一定的延续性。

(5)权利认同。这需要权力是通过对资源的占有而获取的,资源的占有同时就成为权力的标志。资源中包括有人力资源、利技资源、自然资源以及信息资源等。在传统社会中前二者是决定性的,同时对权力的认同是在城市空间之中进行的。建筑,因为其具有社会信息载体的功能,这就成为权力的最佳对象以及场所。而城市之的摩天高楼即就是大财团对财富以及权利的一种炫耀。

4 结束语

当今社会已经不断的朝着信息化发展,信息化对我国的建筑和城市之间也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我门应当站在合理的视角看待信息化对人们生活和居住方面的影响,提高目前的生活质量,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信息化的时尚国家。

参考文献

[1]陈静.信息时代下人类聚居环境的特征[J].重庆建筑.2004(S1)

[2]郑时龄.全球化影响下的中国城市与建筑[J].重庆建筑.2002(03)

[3]周正楠.信息观的建筑[J].华中建筑.1999(02)

[4]何明.面向信息时代的城市规划设计[J].中外建筑.2008(08)

[5]张昕.建筑涅槃[J].江苏建筑.2001(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