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基于天才教育的探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基于天才教育的探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天才教育是人们探究的永恒话题,也是人们争议不休的主题。天才源于先天因素,天才的培养模式是决定人是否被称为天才的重要途径,现世的天才教育方式也是天才最终得以显现出来的关键。

【关键字】天才;教育;培养

爱迪生那句名言众人皆知:“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这句话道出了一个真理,天才确实存在,但是又不是独立存在。尽管如此,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不教而自知,天才毕竟是少数,得益于天时、地利、人和,因此,天才教育吸引着各界教育人士不断探索,家长们也为追求孩子的教育推崇天才教育的培养育人模式。其间,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和见解。

一、塞德兹的天才教育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塞德兹,根据教育儿子的感悟,写成了《俗物与天才》一书。此书成为早期教育的经典著作,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父母们。其观点有:音乐能够造就出“天才”;有兴趣的学习;热爱知识;天才是全面教育的结果;纪律会扼杀孩子的天性;培养孩子的品质;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解答孩子提出的任何问题;消除孩子的恐惧;避免在心理上打击孩子;摆脱失意的情绪。在他的教育观念的培养下,他的儿子成了一名享誉天下的少年天才,从1岁半就开始接受教育,到3岁时已能自由的阅读和书写了,11岁考入哈佛大学,15岁时作为哈佛大学的优等生毕业,并在18岁时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成为了一名天才学生。

二、天才与庸才

天才指拥有一定的天赋,包括:卓绝的创造力;想象力;天然的资质的人。一般认为,智商160叫天才,就是具有卓越想象力,创造力和突出的聪明才智的人。天才亦可以变为庸才,天才一出生就应该比别人的智商高,如果不再发掘,不再探索,那他的智商就会停留在原本里,一切还有可能倒退,如王安石作品《伤仲永》中的“仲永”。这则事例告诉我们,人的知识才能决不可单纯依靠天资,必须注重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后天教育和学习对成才的具有重要作用。

三、中美天才教育的实施差异

美国天赋教育与中国的天才教育的区别,就是把教育本身回归到人自身的发展,以对学生个体的关爱为基础,没有让教育沦落为纯粹的智力化的标准。在中国的学校里,评价学生都是以考试为中心,导致教师把自己的行为归于一统,丧失了教育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也丧失了教育对学生的吸引力。在中国推进美国的天才教育,在理念上借鉴是非常有意义的,但是实际操作非常困难,甚至是不现实的。

四、天才教育的影响因素

1.价值取向影响天才教育。中国的传统文化讲究“经世致用”,知识要有用才能得到认可。“学而优则仕”,则强化了某种实用价值。功利之下,学校、社会、家长自然忽略知识的价值。所以我们只有考生没有学生。这样一种知识功利观才是对教育的最大伤害。

2.创造性机会的缺失。陶行知曾提出著名的“六大解放”,即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嘴、解放儿童的时间和解放儿童的空间。但中国教育亦如复印机,不断地复制需要的既定人才,只不过形式各异但本质未变。创新才是天才成长的机制,标准答案要求大家思想统一,亦无创新可言。

3.教育机制影响天才的培养。天才的培养就是扬长教育,培养有特色的学生是教师们的愿望,如无相应的教育机制,天才亦无从培养。我们学校现在很多课都上得比美国天赋教育生动得多,但是考试来临的时候,谁也不敢不应试。这抹杀了天才的有效成长。

4.家长的素质影响天才的培养。家长要想教育好孩子,首先要以身作则。其实孩子的所有缺点都可以在家长身上找到,有怎样的父母就有怎样的孩子。所以要教育孩子首先要从提高家长自身的素质开始。

参 考 文 献

[1][日]木村久一.胡世法,王艳华译.早期教育与天才[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2][美]塞德兹.俗物与天才[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5.

[3]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