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太极拳中的辩证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太极拳是矛盾对立统一的拳种。每个套路都是在各种矛盾的互变中求发展、求结果。每个套路都是一个辩证的统一体,包含着深刻的辩证法思想。因此,认识、研究这个哲理,对练好太极拳十分重要。
据粗略计算,太极拳运动中的矛盾有30余种。其表现形式为:阴与阳、虚与实、动与静、开与合(含与展)、刚与柔、曲与直、起与落(提与放、升与降)、屈与伸、轻与重、呼与吸、蓄与发(收与放)、进与退、顺与逆、内与外、意与形、快与慢、前与后、上与下、左与右、竖与横、松与紧、正与隅、单与双、粘与走、化与打、急与缓、攻与守、显与藏、始与终、吞与吐、仰与俯等,都是矛盾着的现象,都具有对立统一性。这些矛盾的对立统一组成了太极拳的每个套路,推动了每个套路的发展、完成。
这些矛盾都具有以下特点:
(一)两者共处于一体,互相对立,但又互为其根,互相连接,互相依存,互相转换。失去一方,另一方就不能存在。形成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相辅相成,相克相生。虽有千变万化,但皆不离其宗。
(二)这些矛盾的转换都有一个渐变的过程。也就是说,都是在逐步地、循序渐进地、似顿非顿地过程中转换的。而非一蹴而就,或骤然地变化。两者不能截然分开。
(三)这些矛盾的转换,都是顺其自然,节奏鲜明,有秩序、有规律地进行的。如“开合有致”、“快慢相间”、“动静相宜”、“刚柔相济”等,都具有自然、匀称、和谐特点。不加力而力自彰,不运气而气自周。自然而然,有“感而前通”之妙,动作提前或迟滞都不行。无任何强求现象。
(四)这些矛盾的转换,都是一气循环,无首无尾,周而复始。生生不已,变化无穷。如环运转,环环相扣,形止神连。没棱没角,无断续处。也不直来直去。都是绵绵不断地进行。
太极拳就是根据上述对立统一的哲学原理来指导其运动规律和技击法则的。例如虚与实,就是太极拳运动中最常见的一对矛盾。
每个套路除起式和收式开立步时,两脚短暂的平行站立外,其余动作无时无刻不在一虚一实、一实一虚的互相转换中进行。两者既相反,又相成。虚不离实,实不离虚,虚实相生。虚实亦是阴阳,亦是刚柔。虚为阴、为柔,实为阳、为刚。虚实转换先产生于内意,然后才逐渐在外形上体现出来。分虚实以下肢为主。左腿虚则右腿实,右腿虚则左腿实。两者互相交错,不停地转换着步法。与此同时,两手、两肩、两肘、两胯、两膝等,亦都应分清虚实。力避“双重”。但虚、实的转换都不是骤然地,而是逐渐由虚到实或由实到虚。正如先师所说:“虚之极则实之始,实之尽则虚之萌”。同时,虚中有实,非全然无力;实虚是实中有虚,非全然站煞。一般两腿分担体重的比例是:实腿承担2/3,虚腿承担1/3。
又如开与合。既是太极拳基本规律之一,也是太极拳中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开就是开展、张开、打开,放、伸之意。合就是合抱、合并、合拢、合劲、关闭、聚合、收、缩之意。开为阳,合为阴。开为实,合为虚。开为动,合为静。太极拳的每个套路自始至终都是在不断地开合中进行。身体的屈伸、进退是开合,胸腔腹腔的舒展、收缩是开合,腰胯肩膝的转动也是开合。总之,行拳中,不论举手投足,左旋右转,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无处不在开合。正中前辈所说:“一开一合拳术尽矣”。开合,应特别注意五点:(1)开合应以意、气、神为主,全身各个关节一起开合,而非只是两手简单的开与合。这样,才能内外结合,上下相随,前后互应,意形合一。(2)两手要随着两肩开合。以肩领肘,以肘带手。(3)开与合是相互依存的。开中寓合,合中寓开。但开是建立在合的基础上。欲开必先合,有合才有开。没有合就没有开,没有开也就谈不上合。二者相需相互。(4)开与合的转换一定要合乎规律,使其“屈伸开合听自由”。不妄动,不使拙劲,不紊乱。(5)开合与呼吸紧密配合。开吸合呼,吸足呼尽。吸或呼都应用鼻,力求自然、深长、平细、均匀。不憋气,不出粗笨之气。讲究调气、调身、调息,气形相合。
太极拳运动充满着众多矛盾,充满着辩证法思想。为了妥善地处理好这些矛盾的两者关系,使其运行好,转换自如,处处做到协调平衡,行拳中必须科学地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一定要顺应自然。常言道:“太极本自然,人意莫强求”。这里说的“自然”,就是宇宙法则。所以习太极拳只讲“顺”,不讲“逆”。要养成与自然和谐、与社会和谐的习惯。具体讲,有四层意思:(一)要具有良好的社会心理状态。自身的修为与拳技的长进有很大关系。人体是一个辩证统一体。凡事与人为善,少私寡欲,谦虚谨慎,豁达开朗,团结友爱,精神愉快,身体就会内和外顺。思想集中,心情好,拳技自然也会不断提高。(二)要讲究“天人合一”。天地间是个大宇宙,自身是个小宇宙,只有把自身的小宇宙与大宇宙融合在一起,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用大自然的风韵洗涤自己的精神世界,使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相结合,才能求得天与人、内与外的和谐统一,才能使身心处于平静、协调状态,达到以内为主,内外兼修的目的。(三)一切运动都要遵循自然规律和逻辑,使其循环有度地变化,并成为自身的一种本能的作用能力。行拳中,每个动作都要掌握好分寸,适可而止,做到刚柔相济、动静互用、开合有致、快慢相间、轻沉兼备、松紧互换、蓄发互为、曲直适中,使矛盾的双方两者相间,有节奏有秩序地进行。始终保持不偏不倚的中和状态。就像钟摆一样,既可以摆过去,又能够摆回来。动作顺遂流畅。不可过,也不可不及。更不能反序乱序。(四)要因人制宜。既要有恒心、有毅力,舍得下苦功夫,又要根据各自年龄和健康状况的不同有所区别。特别是年老体弱者,不能强求和年轻人、健康人一样习拳,否则,就违背了自然,违背了习拳目的。
第二,动作一定要松柔、圆活、缓慢、均匀、连贯、稳健。这是前辈解决太极拳运动中各种矛盾,自然转换的经验结晶,也是我们演练太极拳的基本要领。松柔是太极拳的灵魂。也是太极拳爱好者一世修炼、终生追求的最高境界。因此,从预备式开始,内求心神意念放松,外求肢体放松,全身关节节节松开。摒弃一切僵劲拙力,以安静平和的心态,从意、气、神到手、眼、身、步等愉快从容地演练。不紧张,不急躁,不皱眉,不噘嘴。缓慢、均匀主要指速度。慢练出真功,脚步不能忽快忽慢、时大时小、忽轻忽重。以慢而不滞,慢而不呆,慢而不松散为原则。只有速度缓慢、均匀,才能心静、意专、气沉,加强腿部支撑力。动作也才能层次分明,比较规范。连贯就是在上述几个要领的基础上,把每个套路的一招一势顺和地衔接起来,使其着着贯通,势势相承,一环套一环的一气呵成。不使有偏废、割裂和时断时续的痕迹。稳健主要指脚步要落地生根,下盘牢固。“脚不稳则拳乱”。同时,势与势之间还要“平稳过渡”,身体始终保持在一个水平,不能起起伏伏,忽高忽低。这样,就便于各种矛盾的转换。
第三,掌握好从相反方向开始运行的技击方法。如欲左先右、欲上先下、欲前先后,以及欲伸先屈、欲开先合等。在竞赛套路“42”式太极拳、剑中,许多式子都明显地具有上述特点。特别是陈式太极拳更为突出。这些特点,从三个方面揭示了太极拳深奥的阴阳哲理。(1)太极拳充满着阴阳对应关系;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互济。阴盛阳衰,或阳盛阴衰,都是行不通的。因为“孤阴不生,孤阳不长”。太极拳中的各种矛盾相互依存,相互转换,交错进行,相得益彰。(2)太极拳是圆的运动。行功走架,非圆即弧,非弧即圆。一切起落、旋转、技击等均具有从圆形中来的特点。(3)蓄储力量,形成整劲,加大技击力度。
第四,认真学习拳理拳法,坚持演练。古人说:“学太极拳先学读书。书理明白,学拳自然容易。”拳理拳法是指导太极拳运动、解决各种矛盾的纲领和理论依据。只有掌握了它,才能明确太极拳的特点、要领和对身体各部位的要求;才能加深对太极拳中各种矛盾性质和转换过程的理解;才能按照辩证法原则处理好各种矛盾,规范拳架。因此,每个习拳者都应把学习太极拳理论放在首位。认真学习先师和当代明师的一些论著。并结合实际,认真领悟。反复揣摩,弄清精神实质,指导拳架。同时,还应长年坚持,经常演练,反复实践。拳谚曰:“拳打千遍,其理自现”。特别是对一些难度较大的动作,要打“攻坚战”。要几十遍,甚至上百遍的反复演练,直至符合要求。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能由生到熟,由熟到巧,学到真正的功夫。